美捷登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djaden

博文

SCI论文投稿经验:如何正确对待拒稿意见

已有 4501 次阅读 2021-2-26 10:1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SCI论文被杂志社拒稿,应该是许多作者在投稿时经常会遇到的状况。收到拒稿意见后,可能有的作者会觉得沮丧,情绪上可以被理解,但理智的做法是,文章作者应该尽快仔细分析据稿意见,汲取其中积极的部分,尽可能用来完善文稿,为下一次的投稿做好准备。那么,具体我们该如何处理审稿意见呢?请看以下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一篇文稿被一份IF5分的杂志拒稿了,拒稿意见很详细,其中有位审稿人提了将近页的审稿意见,几乎是手把手教作者怎么写论文,同时也对实验设计方案提出了改进意见。由于涉及补实验而作者没有时间,所以作者没有修改文稿,直接改投了另一份IF3分的杂志,送外审后还是被拒稿了。拒稿意见也很详细,从审稿意见的写作风格和语气来看,有位审稿人应该和第一次投稿时遇到的写五页纸意见的是同一位,因为多条修改意见都很类似甚至一致。这位好心的审稿人看到文章几乎原封不动,似乎已猜想到作者可能无法补充实验,所以实验方面的意见少了一点,这次大概写了页纸。由于作者还是觉得有些意见修改起来很麻烦,于是这篇文稿又被转投到一份IF1分左右的杂志,结果还是被拒稿了。原因大家可能已经猜到,审稿人还是原来的这位,在看到作者的态度后直接建议杂志社拒稿。

案例二:一篇文稿先被投到一份IF4分左右的杂志A,送外审后被拒稿了。拒稿意见中一部分很难修改,但是另一部分意见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于是,作者将自己能够修改的内容修改后,重新投了另外一份IF4分左右的杂志B。这次送外审后被修回了,杂志B总共请了两位审稿人,第一位与杂志A刚好请的是同一位。由于作者事先已经针对他的一部分意见进行了修改,所以这次他只提到了上次意见中没被修改的那部分问题。但巧合的是,杂志B的第二位审稿人提了一些建议和意见,按照意见修改后正好可以解答第一位审稿人的问题。于是作者认真按照审稿人意见修改后修回,文稿很快就被接受了。

这两个案例说明,我们要慎重对待有价值的拒稿意见。审稿意见一般都是很有针对性的,对提升文稿的质量有很大帮助的。大家都知道,SCI杂志审稿人的审稿工作,一般是义务性质的,他们认真负责地提很多详细的建议,而这些意见对文稿的贡献,有时甚至会大过某些作者。他可能会在审稿意见里教你怎么改进实验,怎么展示结果,怎么讨论研究的意义和怎样彰显文章的亮点。能得到“大牛”亲身执教,机会是非常难得的,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为什么要浪费呢?所以拿到拒稿意见后,先别忙着改投,如果可以,我们可以尽量吸取审稿意见中积极的部分,尽可能按照审稿意见修改文稿。这样,既对审稿人的劳动成果表示了尊重,又提升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何乐而不为?

我们建议您慎重对待拒稿意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有些领域,真正的小同行就只有那么几位。这就导致即使投到不同的杂志,碰到同一位审稿人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所以,尽量不要对审稿意见视而不见直接改投。

如果作者本身确实条件有限无法补实验,可以先将审稿意见里面容易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掉,再转投低一档的杂志,同时推荐上一次的审稿人。不同档次的杂志对稿件质量的要求是不同的,虽然还是有可能遇到同一位审稿人,但低一档的杂志对文章水平要求不是那么高,很可能就会接受。当然,如果您有时间和条件补充实验后再修改文章,那是最好不过的,那样您就可以选择重投原来的杂志,甚至尝试更高分的杂志了。

总之,只要您能认真听取审稿人的意见,好好利用审稿人的专业经验,高分杂志将不是梦!

 本文出自美捷登学术部(美捷登版权http://www.medjaden.com/,欢迎转载,转载请勿修改内容)


如果您需要降低文稿重复率,或者有进一步的润色需求,您可以将您的文稿上传到美捷登投稿系统(电脑端)http://online.medjaden.com/control/login



往期精彩回顾


美捷登主席和总经理2021年新年贺词


美捷登精彩点评2020年JCR报告SCI期刊影响因子(附最全Excel表下载)


美捷登年终盘点:2020年十大科学事件


国内作者撰写SCI论文的常见误区


访学通|卡罗林斯卡学院2021年中国合作计划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5824-1273925.html

上一篇:不要动不动就CNS,动不动就指责别人在论文灌水!
下一篇:传染病学易发杂志整理
收藏 IP: 119.39.248.*| 热度|

1 王从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