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捷登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djaden

博文

小研究基金,大科学梦想 ——美捷登青年科学家研究基金获得感言

已有 4365 次阅读 2017-11-24 09:4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裴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副教授

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医学突破……这似乎是政府或者专业机构应该去做的事。但是,美国的马克·丹特(Mark Dant)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便是小的科学研究基金也可以推动世界级的医学突破。马克在为他的儿子莱恩治病(“粘多糖贮积症”,一种罕见的难治性疾病)筹钱的过程中,成立了一个以他儿子命名的小型私人基金会------“莱恩基金会”(Ryan Foundation)(1)。通过这项基金,莱恩不仅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为这项基金工作的科学家们更是取得了人类医学的突破,给其他的诸如“粘多糖贮积症I型”罕见疾病的患儿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讲座预告|美捷登2018年国自然冲刺班

透过莱恩基金会的例子,也许可以给我们基金会的发起者和申请者们一些借鉴和启发,小型基金会也可以成为推动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先锋力量,特别是在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小领域。20世纪科学上的一些重要科学发现,比如海森堡的量子力学研究、居里夫人的镭研究以及90年代以来的“外星人智能探索”等,都与美国私人基金会的资助有关。因为在科学研发领域,私人基金会的资金投入总额相比政府等组织来说显得非常微小,各基金会特别注意建立自己有别于政府、产业界和其他部门的“额外”作用,强调发挥自己的独特性。

美捷登青年科学家研究基金邀请函

在国内,科学研究和创新也常常被视为是政府部门去推动和做的事,普通的民众或基金会很少主动参与。作为我国民间由公司创办的为数不多的科学研究基金,美捷登青年科学家研究基金(简称美捷登基金),正好为那些没有申请到国家或地方政府部门课题,却有科研抱负和梦想的青年科学家提供了一种契机。美捷登基金的经费虽不及地方和国家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就像当年美国的私人基金会,但也能支持和鼓励开展一些原创有特色的小项目与微课题。这样的小型项目,现在来看未必能突破某些科学难题,但这样的工作对年轻的老师或医生来说在长远来看是有意义的。一方面,这种小的基金可以让一些性格沉稳安静、没有获得政府资助的青年教师或临床医生也能起步做一点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在课题的申请和实施过程中,初涉科研领域的“青稞”能从小课题的申报实施过程中得到锻炼,为后面申报和主持更大的课题积累经验。

因为美捷登研究基金在项目规范化管理(申请书的格式与撰写、评审、立项、发放基金与结题)有着与政府设立的公立研究基金类似的地方。例如:首先通过网络和邮件收集申请者提出的申请,然后由大学教授、职业科学家等组成的审核小组进行严格筛选,通过严格评审后,公榜并发放基金,申请者按计划提交研究报告等。因此,即便没有拿到公立研究基金,通过美捷登项目的申请,也一样能从中受益良多。总之,对于小众的“青稞”们,在国自然的申报屡屡受挫时,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卧薪尝胆、从申请美捷登这样小的研究课题做起,从一些被忽视的小领域入手,也能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参考文献

http://ryanfoundation.org/home

高校实验室承接课题/基金等科研项目—美捷登旗下公司华易研强势来袭!优质高性价比的实验外包服务, 服务标准以发表文章为导向,数据和操作标准均可靠!

夏华向教授呕心沥血,倾情奉献....30年科研历程,500万科研经费,3项科技进步/发明奖,180余篇科研论文……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Barry Marshall教授,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前主编Nicholas J. Talley教授,JAMA杂志副主编Edward H. Livingston教授,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编委照日格图教授联合作序力荐!《一本通》是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最实用的论文写作与发表工具书,更是医药健康企业馈赠合作机构和关键客户的超值选择。

————

不想被时代淘汰?不想晋升时被挑剔?不想让花样年华的留学梦流逝?美捷登海外访学项目,个性定制您的全套海外访学计划,圆您的海外访学梦! ————海外访学竟是如此简单!!!

————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5824-1086597.html

上一篇:德国访学感悟
下一篇:快速获取英文文献的若干方式
收藏 IP: 59.172.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