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高迪的圣家堂

已有 10140 次阅读 2014-11-19 13:1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与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高迪, 圣家堂


     写这篇博文,是因为在我的博文《佛罗伦萨随想》下,有博友老看客’留了很长的一段东西,讲他对宗教的看法。我一时兴起,就许了个愿说:“多谢这很有经历和想法的一段。我就不多说了,有时间时,争取写段有关教堂的博文,是为回谢。”以后就觉得欠了债似的,非得写一段不可,才能交待。

      我几乎转遍欧洲最著名的教堂,写一个关于教堂的专题系列也差不多了。翻我积累下来的照片,本想顺着留言,写点对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感想,那里面有教皇的青铜华盖,有米开朗基罗24岁时完成的雕塑《圣殇》,这是他唯一留有签名的作品。这个最“正宗”、最具有权威的教堂,里面是传统基督教堂的气氛,这种气氛在任何地方的教堂都可以感到,以后有机会再讲。在我见过的著名教堂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奇葩”,那就是高迪的圣家堂(La Sagrada Familia,位于西班牙巴塞隆纳,是城里最有代表性的地标。可以说没有进圣家堂去走马观花,就没到过巴塞隆纳
     圣家堂始建于1882年,是一个天主教的赎罪教堂,由捐款修建,也受捐款多少影响建筑速度,至今还未完工,据说要等到2025年才能最后完工。这个教堂是唯一未完工就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建筑物。圣家堂有三个立面:东为诞生立面、西为受难立面、南为未完工荣耀立面。设计有18座高塔,分别代表十八位圣经人物,代表耶稣基督最高。从外观看,犹如塔林,在周围低矮的楼房中拔地而起。

     高迪终生未婚,1926年6月10日,巴塞罗那庆祝有轨电车通车典礼。当天穿着平民服装、流浪汉般的高迪在外面转,大概没有注意到有个现代化的东西出现了,被电车撞倒而去世。高迪的建筑作品中,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七件被列入世界遗产,其中的圣家堂无疑是规模最大,也是他最为伟大的作品。他在建圣家堂上花了43年的时间,去世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这个建筑的地下墓室

     到圣家堂去参观的人每年以百万计,天气好的季节,总是要排长长的队才能进去。有人认为进入到这个教堂中后,会有一种震撼,感到主的圣严和召唤,你不得不跟随。但我进去后,没有这样的感觉。我有点钝,无神论者,除了做点科研外,会被归类为一个没有精神归宿的人。我进了教堂后,感到这房子好大、好高、好空,也是一种震撼。教堂前面的空间中,有悬在空中的耶稣基督受难像,看上去是真人大小。我也是第一次看见如此悬挂、屈腿的基督受难像,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中,那个多少人敬仰的形象,显得如此地渺小。

     世界各地的城市中,最富丽堂皇的建筑有两种,一是皇宫,二是教堂。建造前者靠的是剑,后者靠的是信仰。对圣家堂这样的建筑,人们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时间、耐心和金钱,去建一座几乎是空荡荡的房子?好像只能归结到信仰。无论哪种信仰,都可以把财富和人心聚拢起来,然后产生权力。说到这里,想起有博主在回复留言时说过:“[东方的]这几个古文明的特点都是多神崇拜,所以能接受容忍异端。西方基督教文明是一神论,只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神,其他都是魔鬼全该消灭。但这个现象的另外一面也是很有趣的。在不容异端的基督教文明中,产生出了自由、民主宪政的社会政治体制,而能接受容忍异端的多神崇拜的几个古老文明中,却都产生出了封建帝王独裁体制。这个好像跑题了。

     我感觉高迪是用这个教堂,来淋漓尽致地展现他的建筑才华,体现他一生对自然界的崇尚。他的其它设计,比如奎尔宫,文森、米拉、巴特罗之家等,从门把到门厅、走廊、客厅,他运用从各种生物形态中获得的曲线形态,把原本僵硬的建筑,弄得有了流动感,绕指柔,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这个教堂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走进了森林中。巨大的树干在顶部分杈,支撑缀满叶片的屋顶。它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堂的拱顶结构。诞生立面上,所有的圣经故事的背景,是海浪、花果,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不知学建筑的人,对这个130年前的设计怎么看。在没有计算技术的时代,建造这么一个复杂的庞然大物,怎么能保证那累积起来的巨量石块,不会垮下来砸着人?在教堂的地下室里,有一个沙袋模型,解释高迪如何根据沙袋、相关绳索和重力的关系,计算教堂的柱子和拱的形态,也是一种奇思妙想。

     干什么事情,并把它做到最好,都需要有一个简单但基本的理念,然后追寻那个理念,把事情做到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高迪认为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这大概就是他的基本理念了。看过这个教堂,我的感想是,与其说这个建筑是高迪对上帝的致敬,不如说是他给自己的建筑才华留下的墓志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99-844600.html

上一篇:写在柏林墙倒塌25周年
下一篇:从投稿经历看PLoS ONE
收藏 IP: 74.105.213.*| 热度|

58 陈小润 朱晓刚 李轻舟 李泳 李学宽 赵序茅 刘光银 马红孺 曹聪 杨正瓴 杨建军 张海霞 徐晓 戎可 武夷山 王春艳 李健 钟炳 陈楷翰 褚昭明 肖重发 张耀斌 胡努春 陈筝 王鸣远 赵美娣 刘艳红 任国玉 庄世宇 梁进 徐长庆 余昕 熊李虎 武永军 董全 陆俊茜 强涛 王桂颖 应行仁 王剑 马磊 曾红 陈湘明 徐大彬 余皓 侯成亚 王选策 李心诚 余超 kongshanniaoyu truth21ct anran123 eastHL2008 small03 wqhwqh333 shenlu crossludo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2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