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wangust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hwangustc

博文

[转载]科学·基金·通讯——第86期

已有 1830 次阅读 2020-2-28 19:56 |个人分类:最新科技动态|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科学·基金·通讯 |文章来源:转载

科学 基金 通讯第86期
  2020年02月28日

 

□ “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治理及影响”专项项目指南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提出重大挑战,也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启动专项项目,努力为科学防控和应对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减轻其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提供决策支撑和对策建议。

来源:基金委网站□


在全球中,没有证据支持人群可以抵抗新冠病毒,曹亚南/王卫庆揭示其潜在机理上海交通医学院曹亚南及王卫庆共同通讯在Cell Discovery在线发表题研究论文,该研究系统分析了ACE2的编码区遗传变异和可能影响ACE2表达的eQTL 变异,对不同人群中ACE2 的遗传变异特征进行比较。

来源:iNature□ 


最新研究!龟类也可能是潜在中间宿主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的刘龙联合广州暨南大学吴建国课题组在《医学病毒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龟类(西部锦龟、绿海龟、中华鳖)也可能是将新冠病毒传播给人类的潜在中间宿主。

来源:科学网□


 重庆大学黄晓旭等首次报道了10纳米以下的纳米纯金属的强化现象该研究首次将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高压实验方法引入到了纳米材料研究中,创造性地解决了纳米材料强度表征的技术难题,首次报道了晶粒尺寸在10纳米以下的纳米纯金属的强化现象。

来源:重庆大学□


 北京大学韩世辉课题组揭示人类面孔种族分类加工的神经机理及其与面孔再认和利他意向的关系该论文研究大脑如何自发地把不同个体的面孔归类为某一个种族,概念上突破传统的他族/本族面孔二分论,发展了一个新的基于大脑神经活动重复抑制的实验范式,在严格控制不同个体面孔知觉属性差异的条件下,结合行为、脑电图(EEG)、脑磁图(MEG)及功能磁共振(fMRI)等多种研究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系统阐明加工某一族群不同个体面孔共同属性(即面孔种族分类加工)的神经机制。

来源:北京大学□


 昆明动物所陈勇彬团队发现PAQR4通过调控Nrf2泛素化修饰和蛋白稳定性进而影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的新机制?该研究发现了调控Nrf2转录因子泛素化修饰及蛋白稳定性的新机制,提示未来筛选特异性靶向抑制PAQR4功能的先导化合物并联合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来源:昆明动物所□


 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国际首报404个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家系并揭示重要遗传机制该研究对404个中国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FAD)家系进行了长达17年的追访研究,深入系统地揭示了这一疾病的遗传规律,为中国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遗传学干预和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来源:认知论坛□ 


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建立条件温和、对水分不敏感的β-NTA开环聚合实现敞口制备β-多肽突破性进展刘润辉教授课题组致力于解决上述β-多肽合成的核心问题和挑战,建立了反应条件温和、对水分不敏感的β-氨基酸N-硫代羧基酸酐(β-NTA)开环聚合,以伯胺作为引发剂实现了可在敞口容器中制备可控二级结构β-多肽的突破性进展,摆脱了对手套箱和干燥溶剂的依赖。

来源:高分子科技□ 


清华大学任天令团队在钙钛矿光电探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工作实现了单晶钙钛矿在半导体硅晶圆上的直接集成,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超快的光电探测器。此项工作对构建基于钙钛矿的新一代高速集成光电子器件具有重大意义。

来源:清华大学□


 上海交大杨卓青团队在揭示石墨烯/铜纳米异质结构的电子传输机制构建了一种制备稳定柔性感应电极的新策略,揭示了石墨烯/铜纳米异质结构的电子传输机制,并将其应用于纳米摩擦发电机(TENG)。

来源:上海交大□ 


上科大陈刚课题组实现钙钛矿薄膜三维向二维结构演变的原位观测创新性地使用丁胺气体对三维钙钛矿薄膜进行表面处理,获得二维三维复合结构的钙钛矿薄膜;同时利用同步辐射原位X射线表面掠入射衍射技术深入研究了表面二维材料的结构、成分和生长机理。

来源:上科大□


 生化与细胞所刘默芳组揭示LARP7介导U6修饰及其在生精细胞mRNA精准剪接和精子发生中的功能该研究报道了LARP7蛋白通过促进U6 snRNA与具有RNA甲基化催化活性的box C/D snoRNP相互作用,介导了U6的2′-O-甲基化修饰,并进一步证明此过程为小鼠生精细胞中mRNA剪接保真性及精子发生必需。

来源:生化与细胞所□ 


过程工程所提出“时空有序”中空材料新概念过程工程所研发出一种简便普适的合成方法“次序模板法”制备HoMS材料,实现纳微结构的精准调控,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揭示其“时空有序”特性新概念及动态智能行为,有望为药物缓释、化工催化等诸多领域带来突破。

来源:过程工程所□ 


湖南大学等开发流感病毒预测预警平台湖南大学联合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和中山大学等单位,成功开发基于分子标记物的流感病毒表型预测平台FluPhenotype。

来源:湖南大学□ 


北师大张芳团队在PNAS上发文揭示促使区域雾霾形成 趋势与辐射强迫变化的新机制本研究论文基于长期观测资料及短期强化观测、实验室烟雾箱模拟以及模型计算等多种手段和方法,从中国近几年强减排、强控制的情境下但雾霾仍然频频发生为着重点,针对我国高浓度水平的一次细颗粒物黑碳(Black Carbon, B)和气态前体物,设计并控制不同湿度条件开展了新鲜排放的BC暴露在大气中最常见的气态污染物(SO2,NO2和NH3)中的烟雾箱模拟实验,揭示BC表面催化SO2的氧化反应过程中硫酸盐的形成和增长、化学机理和影响因素。

来源:北师大□


 港大潘烈文柳叶刀子刊发文:新冠患者死亡时痰液病毒载量很高北京疾控中心、香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传染病》(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发表了一篇通讯文章,报告了从82名不同感染阶段确诊患者中收集的不同类型的临床样本病毒载量,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

来源:澎湃新闻□ 


美报告冠状病毒快速筛查方法英国《自然·微生物学》杂志25日发表的一篇病毒学论文,报道了一种快速筛查冠状病毒的方法,并检测病毒感染不同物种细胞的能力,研究人员已用新型冠状病毒测试了这种方法。

来源:科技日报□


 柳叶刀子刊:湖北内外新冠死亡率明显差异和卫生保健资源相关西北民族大学生物工程与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荷兰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胃肠与肝病科的团队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全球健康》(The Lancet Global Health)发表通讯文章“新冠肺炎死亡率与卫生保健资源可得性之间的潜在联系”。

来源:澎湃新闻□ 


首份无症状新冠患者治疗研究:治疗可能无效,反倒造成肝损伤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安徽省疾控中心等团队的研究人员在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提交了一项最新研究(未经同行评审),报告了一名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和临床治疗细节。

来源:澎湃新闻□ 


首份新冠大样本CT研究:发病3周内病变迅速,可筛无症状者该联合团队首次对新冠肺炎患者肺部影像学的演变进行了系统性的充分表征,这篇论文也是目前在知名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新冠肺炎大样本影像学表现研究文章。

来源:澎湃新闻□ 


中外科学家给出基因组学依据:新冠病毒不是实验室合成!专家对新冠病毒基因组的两大显著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些分析提供了大量证据推论出:新冠病毒不太可能是实验室基因工程制造的病毒,而应该是病毒自然进化的产物。

来源:科技日报□


 实录!中国-世卫组织联合考察专家组发布权威结论在结束对中国为期9天的考察后,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24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考察情况以及对中国及全球疫情防控的建议。

来源:健康报新闻频道□ 


瑞德西韦在武汉多家医院开始临床试验,4月27日公布结果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介绍,瑞德西韦是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正在研发的一款新药,该药之前主要用于治疗埃博拉出血热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疾病,目前此药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还没有获批上市,现在还处于临床阶段。美国有报道称,该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产生了初步的效果,我国也在武汉的多家医院正式开始了该药物的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行中,4月27日才能公布临床试验结果。

来源:科技日报□


 新冠病毒关键受体ACE2 在结直肠肠黏膜上皮表达情况被发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房静远教授团队在国际上第一个应用自己收集的样本实施单细胞测序得出的正常人和结直肠肿瘤患者结肠上皮细胞ACE2受体表达情况。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为新冠疫苗打基础,复旦团队发Science近日,中国学者以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和Nature新发论文3篇。1篇Science来自复旦大学,且该团队正在研发防治新冠病毒药物。另外2篇Nature成果都与结构生物学有关。

来源:中国科学报□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首份医护感染分析:1月10日开始加强防护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篇论文“30例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研究团队通过对江汉大学附属医院1月10-1月31日收治的感染新冠肺炎的30例该院医务人员的调查,首次详细分析了医护感染问题。

来源:澎湃新闻□ 


仿生纳米颗粒有望成为通用流感疫苗粘膜佐剂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陆路、姜世勃团队联合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Mei X Wu副教授合作揭示了仿生纳米颗粒作为通用流感疫苗粘膜佐剂的作用和机制。

来源:中国科学报□


 破解新冠病毒如何侵染人体细胞西湖大学周强研究团队在论文预印本网站BioRxiv再次发

文,报道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与细胞表面受体ACE2全长蛋白(以下简称ACE2)的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揭开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神秘面纱。

来源:光明日报□ 


全球首款多阵列忆阻器“存算一体”系统问世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微电子所、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钱鹤、吴华强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共同研发出一款基于多个忆阻器阵列的存算一体系统,在处理卷积神经网络时的能效比图形处理器芯片高两个数量级,大幅提升计算设备的算力,且比传统芯片的功耗降低100倍。

来源:科技日报□ 


上海交大12学者:反思新冠疫情中暴露出的十大问题2月23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江帆教授牵头撰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的思考》一文。该文从我国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应急响应机制、科技创新、医疗供给与储备等十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的问题和短板。

来源:知识分子□ 


赵楠 朱廷劭:武汉“封城”对民众心理行为的影响与对策建议丨智库战“疫”本研究利用大规模微博用户数据和相关心理语义词典,通过对微博内容进行生态化识别操作,识别用户心理行为相关的语言表达特征,考察和分析在“封城”背景下武汉民众的情绪情感、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并提出对策建议。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公共卫生学:有多少“短板”等待“补齐”“这次疫情实则就是公共卫生人应该冲到前线的,然而公共卫生领域发声真的很少。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都是五年医学专业,但公共卫生职业医生和临床职业医生却有天壤之别,公卫没有处方权。回到这次疫情, 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做的就是配合命令做好疾病防控,在实验室里做文章……”

来源:中国科学报□ 


高校科研评价应遵循“四个导向”——英国大学科研评价制度的启示与借鉴科研评价中存在的论文“SCI至上”现象,已严重影响我国科技发展。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要求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应用,树立正确的论文评价导向。英国曾在2014年推出了“研究卓越框架”(REF)高校科研评估体系,以更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促进高水平科学研究,并取得明显成效。REF评估体系所遵循的基本规则和价值取向,对改革和优化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机制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

来源:三思派□


 完善代表作同行评议制度 力破“五唯”痼疾三天连续发布的这三份重要文件,是为破除“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痼疾打出的“组合拳”,凸显国家彻底根治“五唯”的决心。笔者认为,我们在加大“破”的力度的同时,应加快“立”的进度,要尽快建立起以代表作同行评议制度为核心的科研评价制度体系。

来源:人民网-


舆情频道注:这是基金委科学传播中心向科学基金相关专家提供的信息推送服务,        

 如果您不希望收到此类信息,请回复邮件 (scc@nsfc.gov.cn)退订。

衷心感谢您对科学传播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科学传播中心         

编辑制作 (责编:宋和平 曹克让 王星 刘兆庆 彭杰 唐隆华)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73-1220918.html

上一篇:[转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0年度信息科学部申请代码调整
下一篇:发表论文回眸:复杂网络与复杂系统
收藏 IP: 183.160.9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