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shikui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ikuidong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草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研究

博文

“高原之舟”牦牛的故事(3)—行为与习性 精选

已有 10178 次阅读 2010-10-9 21:32 |个人分类:科普集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牦牛驯养后终年放牧,保留了野生祖先的一些群体行为。放牧牦牛群基本上成群结队地在牧场上采食和游走。牦牛群夜间卧息时,公牦牛卧息或主动巡回于牛群周围,如遇野兽出没或攻击,一般公牦牛首先发现,并发出呼叫将信息传递全群,牛群随即发出呼鼾声戒敌,一些母牦牛随公牦牛挺身迎击野兽,有效维护牛群的安全。牦牛群众的优胜等级比较普遍而且明显。公牦牛中的最强者,容易得到配种的优先权;母牦牛中的最强者,容易得到最好的饲草或牧场;牛群中的最弱者对所有的牛都趋于服从地位。牦牛群容易兴奋或受惊,稍加驱赶就奔跑。夏季在阴坡、高山放牧或阴雨有风时,牛群相对安静;天气炎热、有蚊蝇干扰时,牛群喜往高山或凉爽有风的地方狂奔,甚至到水深及牛腹部的河中站立避暑。

                              图一:牦牛的牧食行为

     公、母牦牛的个体行为差异较大。公牦牛更野性或暴烈,喜角斗,在母牦牛发情季节,公牦牛来往于各牦牛群之间,为争夺配偶而频繁角斗,甚至相互致伤。公牦牛一般不伤害人畜,但遇野兽侵犯牛群时,能挺身追逐,凶猛攻击。公牦牛在交配季节过后,合群性变差,往往离群赴高山远处安静觅食,一般不主动归群,但较少受到野兽伤害。母牦牛母性很强,妊娠后期比较安静,一般逃避角斗或不主动向其他牛只挑衅而发生角斗,行动缓慢,放牧多落在群后,临近分娩时离群到偏远僻静的地方产犊。母牦牛在哺乳期间,具有很强的保护、照料犊牛的行为或母仔依恋行为,犊牛哺乳时母牦牛安静站立,多回头嗅舔犊牛尾、尻部,当犊牛吸吮动作过猛或刺痛乳房时,母牦牛欲蹄而又不伸出后肢,有时用头、角顶撞以示教训,但未见致伤犊牛的情况,且很快恢复平静,继续让犊牛哺乳。犊牛活泼好动,喜在一起相互追逐、嬉戏或奔跑,除少数母犊牛和对母牦牛依恋行为很强的犊牛终日随母外,一般喜欢远离。犊牛随母牦牛放牧时容易疲劳,喜在灌木丛、洞穴中酣睡。断奶季节与母仔分开后,犊牛精神不安,不愿采食,容易离群丢失。

    牦牛一般生活在海拔3000的地区,有些地区夏季放牧点超过5500,为登山队员驮运物资的牦牛最高达到6500。与平原或低海拔地区相比,高原地区具有地势陡峻、山高路险、牧草低矮、不易被采食、气候寒冷潮湿、变化剧烈、空气稀薄、含氧量低等特点。牦牛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在高原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系列适应特性。牦牛适应高原地势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四肢较短,强壮有力,骨骼坚实紧密,骨小管发育差,但含钙、磷较多。牦牛蹄大坚实,蹄壳细致发亮,蹄叉开张,蹄尖狭窄锐利,蹄底有很深的凹陷,蹄底侧及前面有坚硬而凸出的边缘围绕,蹄底后面有柔软且富有弹性的足掌,蹄与地面构成的内角较大(牦牛为50º-70º,黄牛为40º),前蹄大于后蹄。牦牛所具有的这种肢、蹄,不仅着地稳妥,而且可以减缓其身体向下滑动的速度和冲力,能使牦牛在陡峭的高山上放牧或驮运物资时行走自如,牦牛在高山上放牧到达的地方,只有山羊才能到达。

                         图二:牦牛在高山游走   

    牦牛采食高山草原矮草的适应特性主要表现为唇薄而灵活,口裂较小,上唇粘摸光滑,唇缘有较多乳头,与颊部锥状乳头连成一片,下唇口角处有许多较大的佛手状乳头,由口角向后逐渐变高,尖端向后与颊乳头相连。牦牛的鼻镜小,山唇中部鼻镜宽约1厘米,两鼻孔间宽约4厘米。牦牛的门齿齿面较宽且呈铲形齿冠,齿板接触面向后倾斜。牦牛的舌端较圆而宽薄,近似马舌,舌尖背面两侧密布着锥状乳头(密度为60-65/平方厘米),锥状乳头粗长且角化程度较高,因而舌面特别粗糙,触之如刺钩,有利于将牧草抓卷入口腔。牦牛所具有的这些口、鼻、舌的特殊构造,非常有利于其采食高山草原低矮的牧草。在天然牧草高约5厘米是,牦牛即可采食,绵羊可以采食的牧草,牦牛皆可以采食。在冬季有积雪的草地上放牧时,牦牛还可以踏开较厚的雪层,甚至用颜面撞开疏松的厚雪层进行采食,一般绵羊难以利用的灌木林地及边远牧场,牦牛能够很好地利用。

                         图三:冬季牦牛的牧食行为

    牦牛对高原寒冷气候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表现为体格大,体质结实紧凑,全身被毛,散热机能不发达,四肢相对较短,耳、垂皮小,体表很少有皱褶,相对体表面积小,即单位体重的体表散热少,有利于保存体内热量。被毛虽然为开放的被毛,但季节变化显著,进入冷季后粗毛间密生绒毛,有利于保温;身体凸出部位、腹部和臀部被毛密长,以保护这些部位和内脏免受冻害;牦牛被毛是由不同类型的毛纤维组成的混合型被毛,保温性能较高。牦牛的皮肤较厚,真皮层和脂肪层发育较好,容易沉积皮下脂肪,有效防止体热过度散发。牦牛的汗腺发育较差,一般呈弯曲的小管,细而长,排汗或分泌较差,不利于散热。在寒冷条件下,牦牛可以减少呼吸(减少到7-15/分),以减少呼吸散热、维持体温。牦牛的这些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特性,有效地降低了机体热量的散失,有利于保存体内热量,使牦牛在高山草原的冷季或气温远低于体温的寒冷环境条件下,能够正常的生长、生活。

    牦牛对高原缺氧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胸腔大而发达,心脏、肺脏发育较好,心、肺指数(心、肺脏的重量与体重之比)比普通牛高,肺泡工作面积大,同重量肺脏的气体交换机能比普通牛强;气管短而粗大(同犬的气管相似),能适应频速呼吸;呼吸、脉搏快且变幅大,能在缺氧环境下快速呼吸;牦牛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多且直径大,血红蛋白含量高且具有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可以增加血液和机体中的氧容量。牦牛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这些结构和生理特性,可使其在保持正常呼吸的条件下,能获得机体必需的或更多的氧气,以适应海拔高、气压低和空气含氧量少的生态环境条件。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2179-371541.html

上一篇:“高原之舟”牦牛的故事(2)—类型与特征
下一篇:国际合作要保证国家安全!
收藏 IP: .*| 热度|

9 孟津 赫英 朱志敏 王德华 沈妙根 吉宗祥 熊李虎 唐常杰 齐霁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