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shikui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ikuidong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草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研究

博文

非洲萨王纳大草原:草原类型与文化的多样性(3)

已有 3370 次阅读 2010-8-11 15:50 |个人分类:科普集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生活在塞伦盖提草原的牧民是马塞人,他们主要饲养瘤牛、绵羊和山羊。带队的向导告诉我们马塞是非洲最神秘的游牧民族,他们是非洲的吉普赛人,总人数大约100多万,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各50万左右;他们身材高大,手持木棍,身穿颜色鲜艳的长袍,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的醒目。木棍和红色是为了驱兽和防身,木棍都是用非洲一种特有的硬木做成,一端带球形疙瘩的形状,看上去就是一件艺术品;由于长年养成的生活习惯,现在的马人,无论男女,无论放牧、走路、聊天,那根神奇的木棍始终不离他们左右。这也使我想起青藏高原的藏族牧民手里经常拿着自制的皮鞭,这些放牧工具已完全变成了草原牧民的生活必需品。

马塞人很怕生人,他们一般不容许异族踏入自己的领地。马塞族向导的协调和努力下,当地一位马塞人同意我们参观他的家园。参观前,向导告诉我们,马塞男人可以讨多个老婆,大概三、四十头牛羊可以讨一个老婆了,每个老婆和她生的孩子一个小圆茅屋,所有的家庭成员住在一起就形成一个村落了。这种婚配制度虽与青藏高原藏民族兄弟几个同取一个老婆的习俗截然相反,但是两种习俗都是草原牧民长期形成的维系家庭和谐稳定的家族制度和生活方式。

在男主人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典型的马塞村落。村落呈圆形,围墙是用树枝编成的。进入大门后见到另外一个圆形的围墙,围墙里面则是全家牧养的牛,村落的围墙和牛圈的周围是一个同心圆。主人的四位妻子和已成婚的儿子的五个小圆茅屋就围绕着牛圈的四周,小圆茅屋是一个仅有一扇小门、四周完全封闭的建筑,外形与蒙古包相似,但做工极为粗糙:用树枝和草编成象柳条筐一样的低矮建筑骨架,然后将掺和着牛粪和土的材料糊上去。这种简单而实用的建筑风格与他们经常流动的游牧生活密不可分,这种小屋的功能与青藏高原藏族牧民的牦牛帐篷一样不仅供牧民休息,而且还要起到保护家畜安全的作用。

小屋的门特别狭小,进门时得弯下腰才能跨入。进屋后一片漆黑,待几分钟眼睛适应后,也只能将就着看清在前面“床”上趟着的马塞老人和拴在床边的羊。几块兽皮铺的地方是睡觉的地方,地上一堆灰烬是做饭的地方,一个陶罐,几个碗,这是主人的全部家当。马赛部落有钻木取火的传统,主人依然将这一传统保持至今。退出小屋我们来到了家园中央的一棵Baobab树底下,主人和向导交谈了一阵。虽然我们听不懂他的语言,但从主人热情的眼光中我猜到他肯定要款待我们!向导给我们翻译说,主人想给我们最好的礼物—请我们喝刚用箭取出的新鲜牛血。我们赶紧婉言谢绝,并驱车前往下一站—马塞人的集市。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2179-352039.html

上一篇:非洲萨王纳大草原:草原类型与文化的多样性(2)
下一篇:非洲萨王纳大草原:草原类型与文化的多样性(4)
收藏 IP: .*| 热度|

2 白图格吉扎布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