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琳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阅读笔记
2020-2-14 13:28
阅读:3019

图书规格

【 书 名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
【 作 者 】洪兰 蔡颖卿
【 ISBN 】978-7-5699-1416-0
【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时间】2017-03 第一版

笔记

其实,教养孩子一点都不难,它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以身作则:你孝顺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以后就会孝顺你;凡是你不要孩子做的,你自己也不要做,如此而已。 


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老师的重要性不亚于父母,所以这本书中对老师有很多着墨,在现今价值观混乱的社会,老师更需鼓励。 
一个学校要办得好,老师、家长的相互尊重是必要条件。 


“决定孩子行为好坏的因素,不是管教的松与严,而是父母参与孩子生活的程度。”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一个温暖的家,让他的情绪能在稳定安全的环境中发展。孩子要的其实是父母的陪伴与关心,心灵的安全感才是他终身的支柱。 


成功是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快乐是接受你得到的东西。 


我不喜欢分别去谈体制内与体制外教育的优劣,因为并不是每一对父母都能自由选择孩子受教育的体制。但无论体制内外、东方西方,只要缘于人心的改变、关怀的加深与方法的求进就能产生好影响。 


教育是一项绝不能虚耗情感、时间与金钱的工作,所有的教养结果大家终将一起承受。 


生活必须与教育一致,否则起不了教育作用;身心的照顾、人品的建立、礼貌的教养、服务精神的培育,本应由内而外才能根深蒂固。 


父母想要家庭有好的气氛与互助的情怀,一定要让孩子谨守分际地只获得应得的保护、关心与物质,也要维持不同辈分应对进退的礼貌。
一走出家庭这个小世界,自我中心的孩子生活起来只会感到不被关注、不受捧,绝不会拥有父母想给的快乐与轻松。
现在孩子很多自我中心的行为,实在是因为在家父母不管、在学校老师不敢管所造成的。 


父母可以尽量让大的孩子去照顾小的孩子,让他们能够相扶相持,培养亲密的感情,而不是用表面的物资平等来分化手足的关系。家人共享物质、彼此体谅,是很自然的事。 
公平不是台面上大家以为的“你有我也有”,还要考虑很多其他的因素。公平在乎的是实质的平等,不是物资上的假象。 


孩子需要比他们成熟的人给予真心的回馈,就算时间不能够很长,只要是他重视的人所给的关怀,对他们就很受用。
一个好的母亲懂得让孩子来帮自己做家事,同时利用这个时间教他生活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这样事情做完了,孩子也教到了。 


让孩子吃药或接受重大治疗前,大人必须有基本知识和普通常识,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用逻辑性的方法去判断网络或别人给的信息是否合理,我们是孩子的监护人,有监督和保护他的责任,不要把这责任推到专家身上去。也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验证别人理论的白老鼠。 


孩子的不安,是不知道自己在新的环境中要做什么、会发生什么事,因此我建议不要靠言语安慰他们,用实际的事或物来转移注意力更有效。 


在第一时间帮助孩子的重要性是,在那个当下孩子是无助的,你若能好好听他讲出原委,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把对错分析给他听,教他应对的方法,他会听进去。
最主要是“有人关心我”的这种感觉,会减少他受委屈的痛苦,并且对你感激一辈子。 


诚实是教养孩子最重要的原则,“爸妈从来没有骗过我”的信念,在他脑海中会变成“爸妈是可信任的”的观念。 


亲子之间的诚信问题,更重要的是物质之外、建立于经验之中的信任。
常看到父母为自己的失信找理由做解释,在这种影响下的孩子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追随父母,当一个习惯掩饰的人;另一是讨厌父母的作为,翻转自己的日常经验,逆向学习当个诚实的人。 


我们不会听自己不尊敬的人的话,许多孩子会叛逆,就是父母在他心中失去了受尊敬的地位,而诚信可说是赢得孩子尊敬最重要的原则。 


不要用容忍或利诱的方法爱孩子,不要剥夺他们原本可以被校正的行为与关怀他人的能力,因为生活中的小事正在酝酿他们了解这个世界的观点。 


幼儿在用餐的过程中有许多教育正在进行,不应该以“允许玩”来作为“赶快吃”的鼓励,任何教育如果只求管理方便,就会失去教导的本质。 


人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桌上放瓶鲜花、铺张桌布,摆好碗筷,吃相自然文雅起来;拿着洗脸盆盛饭菜、蹲在地上吃,再好的菜肴都被糟蹋了。
好好教导孩子吃饭的礼貌,并从中传递给他们美的概念,用餐习惯是从小养成的,父母责无旁贷。 


孩子的美感不能只靠参观美术馆、看画展、看艺术表演来培养,好好吃饭不就是很好的美感教育吗?不立基于生活,便无以成文化。 


如果你常抱怨孩子在外不肯跟人打招呼,应该先回头检视,孩子在家是否主动道早安、睡前说晚安,用餐前是否会招呼、等候家人?
一个孩子如果在家都能自然、喜悦地执行生活礼貌,外出就不会手足无措,要学打招呼也一定不难。
越是亲近的人,礼貌才更重要,因为维持一份关系最重要的是“敬”,没有尊敬,关系不会长久 


做个好父母,请记得一定要蹲下来跟孩子讲话,从他的角度看出去,才会明了他为什么有这个反应。 


不礼貌的说话方式,只是反映出自己的粗俗,一点也不能伤害到对方。 


让孩子了解因为他的付出,家里得到什么样的实质帮助,透过服务能传达对彼此的爱,而有能力去爱人的孩子,也才会感受到被爱的美好,这是一体两面的教育。
从家务的基本贡献,让孩子体会自己也有爱人的能力。
孩子要先体会父母的辛劳,才会心甘情愿为父母分劳。
吃苦的精神,是现在的孩子要通过服务去学会的。 


一个人有两只手,只养一张嘴,只要肯做,没有活不下去的道理。职务无贵贱,事情无大小,看到了就把手伸出去做,做就是学,钱会丢掉,但学到的技术会一辈子跟着你。 


每个孩子开窍成熟的早晚不同,喜欢的东西也不一样,聪明的父母会把握孩子想学的时机,他想学什么就赶快教,因为动机是学习最大的推手。 


老师们要以身教与言教或不伤孩子自尊心的方法,让孩子了解,师生相处在言谈或举止上的限制有哪些,这些限制都是奠基于人际礼貌,自然地施行师生有敬的教育。 


父母老师不用为了讨好孩子,故意跟他勾肩搭背假装亲热,只要愿意花时间聆听他说话,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他会敬重你,有事会找你谈、请你帮忙。 


大人对孩子的期待,会改变孩子对自己的期待,并从而改变行为,粗浅地为孩子分类或贴标签,无异是在伤害孩子的心灵。
孩子年纪小,对自己没有信心,也没有定见,所以父母不要任意贬低,批评孩子。 


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才是长久的,不要为了一时的考试而让例行事务停摆,那会得不偿失。 


反对别人的看法不是创意,提出更好的看法才是创意。
所有的大师都是先下苦功,一点一滴如学徒般开始学习、累积经验,再熟能生巧,从旧有之中变化出新的创作。
即使再好的点子,也是要做出来才算数,而执行的过程,没有纪律和毅力是不可能成功的。 


真正的天分是父母扼杀不掉的,但放弃基本知识的学习,会使孩子的兴趣无法更上一层楼去发挥。
才艺到最后一定需要品德的内涵加持,才能发光发亮,我们要培养的是大师而不是工匠,孩子需要广泛阅读、涉猎,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 


阅读是好事,但责任和纪律优先,不可以因为做好事就不守规矩。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不是喜欢的、好的事情都可以无止境地做,要顾虑到别人的感觉,也要看自己有没有尽到本分。 


阅读也不是要记得每一本书巨细靡遗的内容,而是看完后,它能增加你对某件事的了解,或使你反思过去的行为是否恰当。你必须消化它的内容,使新知与你的旧知连接起来,这份知识才是你的。 


背诵不等于死记,两者的差别在于有没有理解,先了解这项知识的基本脉络与架构,逻辑和条理一分明,意义就出现,也就容易记忆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贾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5749-121847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