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晓雷
不该冷落的书——钱文源《巨大的惯性》 精选
2016-4-9 09:28
阅读:9493
标签:科学史, 李约瑟, 钱文源

    在伯克利Doe图书馆借到一本英文书,the great inertia: scientific stagn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a,by Wen-yuan Qian。书的内封上,写有汉字:

    科学停滞现象于皇权一统中国

    巨大的惯性

    钱文源

    显然,这本书与著名的“李约瑟问题”有关,或者是作者的商榷、反驳,抑或是他自己的全新见解。钱文源的名字是我第一次听到,显然是位华人,但这本书怎么没有中文版呢,要知道,它1985年已经有了英文版,已经30多年了。

    关于李约瑟问题,国内的论著、相关访谈也算汗牛充栋了。不过,2002年刘钝、王扬宗研究员编的《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李约瑟难题及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算是到那时为止权威的总结和整理了。该书我读过,但的确不记得其中是否提到过钱文源(暂无法核实)。于是搜索了一些国内、国际科学史界有关钱的信息。

    钱文源,1936年生于上海(现在正好80岁了)。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0年前在浙江大学担任副教授,1980年代去了美国,先后在密歇根大学、Blackburn 学院、MacMurray学院学习或任教(教授)。

<补充:很遗憾,我再次搜索他的信息时,发现他已于2003年过世了,这里有他更详细的介绍,并得知1988年他获得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http://airsman-hires.com/tribute/details/321/Wen-yuan-Qian/obituary.html#content-start>

    国内对钱的介绍,只是零星的,比如:

    1、《自然辩证法通讯》1986年第5期,何绍庚先生(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写有“第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概况”。该会议是当年5月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会议期间专门安排有一次李约瑟难题研讨会,其中就有钱文源,并说钱是“原浙江大学物理系送出去的访问学者,现在在美国密执安(密歇根)大学读科学史博士学位”。

    2、2012年,王钱国忠等编的《李约瑟大典》,P724其中提到美国Henderson1985年在美国《科学》杂志刊发的对钱书的书评(英文版下载如下)。该文中译本刊发在1987年的《科学学译丛》第3期,只是把作者误作了“钱文元”,中文下载链接如下。

steps not made the great inertia.pdf

固步自封_(《巨大的惰性——传统中国科学发展的停滞》评介).pdf

    3、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陈方正教授(《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在一次访谈中提到过钱文源。尽管陈对钱的解释并不满意。见:http://www.qstheory.cn/wz/xues/201205/t20120507_156143.htm 

    4、2012年荷兰Floris Cohen<著名科学史杂志ISIS现任主编>的《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中文版出版,该书写作是在1987年前后。在第六章,他用了不多的笔墨对比了钱和李的观点。显然,他写作当初注意到了钱的书。

   由上可知,国内科学史界在钱的书出版后比较快地得到了信息(悉尼那次会议上),而且也有书评译介。但不解的是,为何钱本人没有推出他的中文版,或者中国科学史界在近30年内对其反响如此少呢?

    无论钱的观点如何值得商榷,一位华人科学史家的心声值得中国科学史界倾听,而不该被埋没。在该书目录后,钱写有一首英文诗,本人无力翻译,但大家应该能理解钱的想法。

<4月12日补充:该书本人已经扫描,文件比较大,有兴趣者可通过邮箱索取xiaolei1979@foxmail.com>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史晓雷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927-96887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3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