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
小心:这些因素正在损害新文科建设 精选
2020-11-14 22:58
阅读:7203

     

     2016 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2019年5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指明了方向。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学科融合与学科林立的冲突问题

一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要求高校要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另一方面,我国又在不断地新增一级学科数量。目前一级学科数量已经110多个,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大大加剧了山头林立,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目前主要西方发达国家一级学科数量一般不超过50个,美国只有27个。

一级学科一旦设立,下面的博士点、硕士点、学院设置均相对独立,尽管同一单位不同学院之间可能存在良性互动,但也存在利益之争,难以更好融合。

新文科建设是否应该考虑将现有的一级学科逐步进行合并精简?这个问题涉及的利益太大了,大家可以讨论。

第二,人文社科管理体制并没有首先按照新文科建设的要求进行改造

在现行体制下,新文科建设既是一个从上而下的过程,最佳模式其实应该从下而上或者两者相结合。无论是教育部的学科管理,还是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其学科分类体系还是采取传统的方式,近年来虽然提出了支持跨学科、交叉学科,并采取了一定的举措,但如果学科评议组、教指委的专家遴选机制没有按照新文科进行改造和优化配置,难以从根本上建立新文科。

举个例子,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专家应该考虑吸引少量具有计算机、情报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加入?

第三,决策部门的科学化亟待加强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是新文科建设的指向,战略决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新文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推进社会应用的。但目前决策部门的许多重大决策,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统计分析,比如对学术评价问题,要么停留在简单的数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要么就是反五唯但新的评价机制尚未完善。其实在科学计量学领域已有大量的科技成果早已经解决了相关问题,但决策部门并没有深化利用。如果学以致用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新文科建设就没有太大的需求和发展动力。

第四,跨学科优秀论文难以发表

新文科研究是新文科建设的基础,一些跨学科、交叉学科的论文,或者一些采用其他学科技术和方法模型的论文,因为不符合传统学科期刊选题和写作风格而被视为“另类”,往往难以通过初审,而大多数审稿专家对新文科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对送审论文往往评价不高,真正的新文科研究难觅知音。毕竟新文科相关研究论文甚至都没有出现“新文科“三个字。

     这几年我一直在从事新文科的相关研究,并较早将情报学、经济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相结合进行学术评价领域的研究,有时论文写出来自己也感觉到四不像,从单一学科看,根本难以找到合适的期刊投稿。情报学、经济学、公共管理、统计学、综合性大学学报?

第五,微观教学层面的问题

比如培养修车技师还是驾驶员。在本科教育阶段,现有的教学模式总体上是必须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公式推导、模型方法等等。但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学习大量的技术与方法。那么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根本的变革,必须以应用为主,培养的是司机而不是修车技师。否则的话,新文科专业大概5-6年本科才能毕业。这会面临较大的观念挑战,即某些课程不是学懂什么而是大概懂什么。

再比如专业设置问题,应该给高校足够的自主权,不需要审批。只有将教学自主权高度下放,才能真正做好新文科。

总之,我认为新文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项日常工作,需要全方位立体式进行思考和设计,是全方位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新文科建设成效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


                              2020.11.14 俞立平 于杭州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俞立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34-125837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