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
论文的余粮效应 精选
2020-10-18 10:33
阅读:9204

最近由于国际形势的影响,粮食安全问题再一次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所谓“家有余量,心中不慌“。其实,在科研中也有类似的问题。众所周知,科研人员的压力其实总体还是较大的,这种压力除了一般人面临的具体事件压力外,还有一种是深层次的底层压力,比如职称评审、聘期考核等等。事件压力其实还好办,过去了就过去了,但是底层压力是潜在的,是影响幸福指数的罪魁祸首。

减少深层次的底层压力是广大科研人员都需要面对的,合理掌握好科研节奏,提高时间效率,适当留点论文余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措施。如果每年都提前有一两篇论文被录用,那今年写的论文就是用于明年发表的,明年写的论文是后年的,这会大大缓解科研压力。不妨将未发表论文的科研余粮作为一种目标,慢慢养成习惯也就好了。

一般而言,通常情况下不可能一直都很忙,往往在开学初、放假前比较忙,申报课题的关键节点比较忙,个人有个特殊情况也比较忙。现在高校教师的日常干扰太多,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不过可以充分利用暑假、寒假时间做点事情,这是从时间角度上的办法。

不要以为科研余粮非常困难,其实只要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机动一次就可以了。比如如果有机会出国学习,或者国内做访问学者,或者机缘巧合可以少上点课等等,利用这段时间搞上一两篇论文就可以了,毕竟专注容易有好的科研产出。由于现在论文发表周期都较慢,这样明年的论文问题就解决了,以后明年写的论文就是后面发表的。上一年为下一年忙,这样相对而言压力会小一些。

由于学科不同,学者个体差异,科研余粮难以具有普适性,不过有这个意识,多少还是有点好处的。

进一步的问题不讨论了,比如为什么所有大学教师都要做科研?能否减少折腾?各种考核和填表能否少一些?……


                             2020.10.18 俞立平 于杭州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俞立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34-125478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