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林
成功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量子诠释学研究”开题报告会暨第六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2)
2021-1-7 11:17
阅读:2899

 

成功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量子诠释学研究”开题报告会暨第六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2)

吴国林

 

(第二部分内容)

会议第三项,2020年11月29日下午举行第六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此次报告讨论的主题是“量子科学与诠释学”,论坛分别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解丽霞教授、肖峰教授主持。

张江教授做“量子科技与诠释、阐释的关系”的学术报告。他讲了5个问题:第一,量子现象到底是一个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还是人的主观意愿制造出来的现象。第二,不确定原理是一个思维、认知上的变革。第三,量子力学是诠释、阐释,还是假设出来的?与已有的传统说法是一个什么关系。第四,我赞成诠释量子现象,诠释和阐释要分开的。阐释是有基础的。第五,不要简单把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的一套想法、概念搬过来。而要从量子现象出发,来研究阐释与诠释问题。当下吴国林的事,是在量子现象的认知的基础上,做出自己对于量子现象的阐释,或者用诠释学的眼光一个视角去认识量子现象,这才是踏实的。

   会议会场


吴国林教授做“量子科技何以是诠释学的”报告,他从诠释学的转向、量子理论的诠释学、超前理论、量子技术、诠释学真理和事物本身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诠释学的第四次转向应该是对自然本身的诠释。他指出,量子诠释学的研究应当从量子科技本身对诠释学的意蕴、诠释学对量子科技的意蕴两个视角来展开。肖峰教授做“心脑互译的哲学诠释”报告,心脑互译在某种意义上即为诠释。他讨论了从读脑到读心。文本和量子文本,它们的一个共性就是不能直接观察,它一定要靠技术手段去观察或者去测量。成素梅教授做“量子力学诠释的本体论承诺”的报告,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说,微观世界的对象并不是我们这样的一个人能够借助于任何仪器看得见的永远看不见。她讨论了微观的自在实在与对象性实在。且认为,微观的自在实在,我们是永远看不到的,你看到的是对象性实在。她还讨论了“倾向性知识”概念。李继堂教授做“量子力学诠释学何以可能”的报告,量子力学解释是针对量子态、量子力学形式化体系在量子力学之前,实际上有一些先天概念是一种理论性的先天的,不是实验发现的肖显静教授做“生态学的诠释学分析”的报告,在生态中讨论了胡塞尔的部分的整体论

李日容博士后就“海德格尔论物的开放性存在”进行报告,乔笑斐博士就“二次量子科学革命阐释”进行报告,彭鹏博士就“实验室中的宇宙”展开报告,罗栋博士就“时空局域结构的阐释”进行报告。

论坛大会的报告精彩异常,与会专家积极参与讨论,迸发思想的火花,对于量子科技、哲学分析与诠释学形成了更有意义的新认识,这也是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的一贯传统。

      部分会议代表合影

    潘德荣教授做报告

       吴国林教授主持报告会

会议第四项,2020年11月30日上午举行了潘德荣教授学术报告会,题目是“诠释学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报告会由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所长吴国林教授主持。潘德荣教授指出在诠释学形成过程中有一个重要问题,即诠释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诠释学形成之初,就有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之间的矛盾科学研究目的在于对知识的追求,要建立统一科学统一科学到了中世纪结束,那时候人文意识开始觉醒,强调高扬人的主体性,重视讲人文了。诠释学讲的是当下的一个效果,这是说服力。将诠释学归结为实践哲学,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话语当场产生的一种效果这就是说服力。他通过对“说明、解释、理解、诠释”四个词进行对比分析,阐释了诠释学的有关重要问题。


      刘大椿教授主持会议并讲话

著作研讨会现场


    会议第五项,著作《当代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研究》研讨会,该著作是2011年获得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当代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研究”的结项出版著作,这是由首席专家吴国林带头,肖峰、吴国盛、张志林、李三虎、陈凡、沈健、朱春艳20位专家学者共同完成的著作。该会议由刘大椿教授主持,桂起权、成素梅、肖显静、徐治立、闫坤如、陶建文、程瑞、李日容、乔笑斐、彭鹏、罗栋、杨又等先后发言。

    研讨会充分肯定了著作的学术价值。第一,该著作系统概括和总结了国外以及国内技术哲学研究概况和现状,并且打破了技术哲学的人文主义传统、工程主义传统和经验传统。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了我们国外以及国内实际上一个知识哲学的研究的这样一个概况和现状,为我们中国的这些知识哲学界相关的这样一些研究来提供了一个国内和国外的这样一个知识的支点。第二,该著作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技术本身出来,将技术相关概念体系架构建立起来了,形成新的技术哲学研究框架建立了一个具有想象力的技术哲学研究框架。对技术的逻辑,技术的方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强调从技术人工方面去分析发展趋势,是一个独特的技术研究框架。正是因为这个框架是开创性的,它肯定就是有争议的,如果没有争议的,他可能已经不是开创的。正因为如此,这一种开创性当中,我们体现了它的价值。本著作也有不足,篇章结构逻辑和排列可以更严谨一些。

    刘大椿教授进行总结发言。他说,吴林教授有一个特点,他非常执着,而且胆子非常大有理论勇气的设想他现在做出来了,我觉得还是非常值得庆祝。他就站在技术的最前面这是一本有理论勇气有开创性的书,是一本值得有价值的著作,也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参考专家学者的意见进行修订,再出版。

最后,吴国林教授对各位老师的肯定与批评建议表达了感谢,并表示将不断学习和跟进研究的发展动态,推进分析技术哲学的研究。他代表大会组织方对大会总结:经过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会议紧凑,讨论激烈,此次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议程,达到了预期目的。谢谢大家!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吴国林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7363-126609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