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宇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free

博文

知识的压缩与解压 精选

已有 8176 次阅读 2018-1-2 12:59 |个人分类:科搜研手册|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搜索引擎出现之后,知识的本体记忆变得不那么重要而快速搜集资料并内化学习的能力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必备生存技能。这种技能早期被称为个人知识管理(PKM),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崇尚工具,有的依托记忆,其实本质上都是一套方法论体系。

邮件日记、GTD、番茄时钟、康奈尔笔记法、晨间日记、紧急-重要四象限法则、甘特图、香肠战术……各种体系都有着自己的拥趸与应用场景,一般人从无到有时任何体系都会很大的改变工作效率,但一段时间后可能每种方法都不那么灵光了,方法本身可能没什么问题,更多的不协调可能是使用者本身过于依赖方法来实现目标而没有真正思考目标本身究竟是否适合方法背后的假设。

就算我列出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恐怕也不能解决方法失灵问题,因为任何机械查表式的套用都有着大力丸跟万金油的嫌疑,属于思想上的懒惰,多半还会遇到使用者对场景的混淆。这方面我的建议是先随意找一种方法论完全吃透,然后在实践中发现其局限性,然后能动改进,形成自己的套路。今天想分享下我在信息处理角度下关于 PKM 的一些想法。

人脑就是一个信息输入-输出系统,且能够即时反馈出的信息量有生理上限。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在有限的信息容量里装入尽可能多的信息,其实就是输入信息的压缩与解压方法。

由此可以设想如果信息间是零散独立的,那么并不存在压缩信息的可能。不过如果很多信息可以抽象成一条信息,那么大脑的负担就可以迅速降低,但每次抽象都会损失信息量。同样,在使用或输出信息时,需要解压为具象的语言,此时知识需要增加信息量。

当前流行的 PKM 更多关注了信息了整理与抽象,但对知识的使用缺少关注。我在很多 MOOC 笔记网站看到了很多归纳十分精彩笔记,但是感觉过于专著笔记的逻辑结构了,这样在严谨的逻辑框架下很难使用这些知识。有时候理科思维是需要工科思维来落地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进行知识输出的场景训练。

写作、演讲与教学是目前我认为最好的让知识解压的训练方法。当你看到一个好的创意或工具,简单的收藏与归类并不能让知识变成你的,得用作者的思路重新走一遍,想象自己提出了这个方法并要教给别人,然后在教的过程体会方法局限性。这个过程知识从抽象变具象,增加的信息量就是你使用这个知识的自由度。

其实写作好比一个翻译过程,把别人的话变成自己的话,同时包括了信息输入与输出过程。以我的经验,只有走这么一出,这个知识点才会真正被掌握,随时可以自由使用出来。从这个角度看,应试教育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学生可通过技巧在不理解知识的情况下取得高分,等到了无法直接套公式的应用场景就只能抓瞎了。

其实这个问题最严重的情况是出在科技论文的写作上,以我有限的审稿经验,经常发现作者在使用一些方法时只是单纯山寨了其他论文的方法模版,也就是通过排列组合把自己的研究嵌入到一个固定的模式中去,然后就认为一劳永逸了。这样的论文在逻辑严谨性上会继承已发表论文的所有问题,但很难产生新的知识,因为没有新思考来增加信息量。

新的问题总是需要新的知识与思索来论证,论文不是让你阐述事实而是论述新知识,所有的手段都是在说服读者认同你的观点,很难想象在根本不理解方法的情况下单纯追求方法本身有多大意义,特别是数据分析方法。我们不仅需要可重复性的研究,更需要有思考的解压式研究,这部分才是科研里最有意思的部分。

回到 PKM ,单纯追求效率意义同样不大,一年读几百本书或几分钟读一本书都是在刷数据,舍本逐末。PKM 最好的验证不是数据,而是不断问自己我的知识与思考自由度是否更大了?从知识的应用角度进行验证是最简单的,或者说带着问题去求知是最有效的,让知识压缩进头脑,然后解压成行动,每一步都有思考反馈才是对知识本身的尊重。

现代社会的压力让所有人都焦虑,最开始是害怕自己落后,后来是害怕孩子落后。解决焦虑的方法是购买确定性,例如学个高薪专业、买个学区房、考个证、嫁个有钱人… 这也是拒绝思考的表现,所有现阶段的确定性都存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不是说你花了钱就安全了,最多是感到安全而已。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如此,很多人只是为了缓解焦虑而求知,没用的,只有理解并拥抱不确定性才能真正解决焦虑问题,体会知识本身乐趣。

如果你的求知目标是确定的,例如升职加薪,那这个问题就是 AI 可解可优化的,那么只要计算能力在提高,总有一天 AI 可以帮助你,然后替代你。但 AI 是无法提出并优化求解一个不存在或矛盾的问题的,不信你可以问 AI 电车难题,是要一个胖子死还是四个瘦子死,AI 解不了这类逻辑悖论或伦理问题,写不出代价函数或只能写一种原则下的代价函数或加权几种原则下代价函数,原则还是要人提出来。这类充满矛盾与不确定性的原则才是应该花费时间去思考的,焦虑未来的不确定性实在多余,未来总是有不确定性的,正是有不确定性人才不是机器。

其实只有一种 PKM 原则,那就是拥抱而不是放弃思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0956-1092697.html

上一篇:定向流量的背后
下一篇:作为世界观的统计学
收藏 IP: 207.107.159.*| 热度|

20 姚伟 武夷山 黄永义 伦贵阳 陈可 柳文山 惠小强 康建 张骥 刘洋 宋歌 张江江 郭景涛 郑永军 张磊 汪晓军 武祥成 曹俊兴 zjzhaokeqin fmjzz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