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宇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free

博文

十万阅读量的科普 精选

已有 8453 次阅读 2017-10-1 23:49 |个人分类:科搜研手册|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前几天有新闻说某高校认为科普文阅读量10万+算成果,我觉得还是有点难度的。我用美国科普杂志来举个例子,《科学美国人》全美发行量不到60万,加上《发现》跟《新科学家》,整体发行量也就是一百多万,美国人口大概是中国人口的1/4,也就是说中国即便科普发达到美国的程度,日常感兴趣的人数大概五百万封顶。按说国内也有科普期刊,但那个发行量惨不忍睹,倒不是说国人不感兴趣,只是感兴趣比较晚,很多人没形成看杂志习惯直面了互联网时代。我估计国内微信公号、果壳、知乎、科学网基本已经让可圈住绝大多数关注科普信息的人了,那么这个人数是多少呢?

不考虑泛知识化的知乎,果壳跟科学网日活用户用一些站长工具去查加起来大概是一百万,我估计这两个网站至少能占总关注流量的20%,所以目前日常对科普感兴趣的人也就是大几百万级别,跟上面那个发行量的估计差不多。这个覆盖面其实应该跟金融、IT等行业差不多,但远不如养生、娱乐八卦还有新闻。那么百万量级的圈子产生10万阅读量相当于个位数百分点的人都看到了,这个还是很了不得的,这要求内容足够有趣又恰到好处的专业,太难了看不懂,太简单不值得传播。

用科学网博客来看,其文章周最高点击大概两三万,就算是一天点出来的也都是关于科普的,距离10万+还是有距离。这种量级科普文全国每天能出一篇就很不容易了,而且作者也不可能都是一个高校的老师/学生。而且实话说,很多10万+的文章名义上是科普,实际可能是搞怪或泛娱乐化行文,读者看了并不一定有学到新科学知识的感觉。

也许10万+的科普本就不易,但我觉得当前科普过多关注了知识与事实,缺少科学思想跟历史沿革的传播与论述,这个可能是更需要普及的。

科普的背景

高中毕业,不论你学的文还是理,知识传授上一般侧重知识或事实本身,或者说学到的是通识。例如地球是圆的、力学有三大定律、元素周期表是按什么排的…这类知识其实就算老师不教,你看看《十万个为什么》什么的也都能知道。科普主要面向知识背景是高中组的,大多数人不进行科研,就算进行科研其很多科学背景知识也是高中的(因为你大学可能学了某个专业,但另外的学科最理想也是停留在高中阶段)。

这部分内容基本不用科普,或者说包含在更广泛的知识普及中就好了,需要思考推理的部分不多,主要是了解事实,形成背景概念。这对于本来就关注的人没什么难度,但如果是中小学生科普,重点要关注这部分。

知识向科普

大多数科普文章其实是在做大学教材的通俗版,这类文章普及的是专业知识,例如pm2.5是怎么回事?行星间距离如何测量?端粒长度跟寿命关系…这类文章告诉我们从已知的高中阶段背景知识如何得到专业的背景知识,大都是专业概念普及,这个是社会大多数人科学背景的上限,却是专业职业化要求的下限。目前这个层次的科学知识几乎可以被维基百科覆盖,也就是说你可以用维基百科作为这类科普文的一个主要参考,另一方面就是趣味性了,如果你能加入更多互动跟多媒体,自然比枯燥的维基百科要好很多。如果你本科专业是理工学科,那么此类文章基本不用看,因为拿到学士学位就表明你已经掌握了这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互联网的替代效果比较明显,国内做的也不错。但科学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如果过分强调已有观点其实不但不是科普,反而是科黑。例如方舟子的作品就有点过分强调知识的正确性而不考虑科学的发展,他本身其实也远离科研很久了,这个语境下他实际成了已有(甚至是过时)科学知识的卫道士的角色。

前沿科普

这部分的科普是从已知走向未知,目前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这一部分,因为在这一阶段是要建立在读者有大学水平知识上的已知,同专业的还好,但很可能读者大多数停留在高中阶段,所以他们会看不懂。

这部分最常见的就是前沿科技成果报道,其实多数人看了后只会产生“高科技”的一个感知,并不能理解掌握其中的知识。在我看来,如果文章只是这样让人不明觉厉,那跟告诉别人我有个魔法箱可以变戏法但不给看内部结构一样,读者跟作者都浪费了时间。这部分写的人最好本身是理工背景且实际进行过至少两个学科以上的科研,同时写作水平也有要求。目前的尴尬在于做科研的不会写,会写的看不懂,然后大家只能很和谐的点下赞,最好的情况就是记住了结论(但要小心记结论并善于操纵读者情感的人,他们通常擅长用海量最新研究把你忽悠得就差跪拜交钱了)。

但其实我倒觉得一线科研人员不应该对这个陌生,你写的基金或论文前言的前几段也是这个要求,只不过都多少夹了点私货。一般套路是先讲个故事但不说结局,引出研究背景跟意义,然后新发现在哪些方面进行了突破,然后是各专家的采访意见,然后是综合观点,最后又把故事收个尾展望下美好未来,通常也有高质量的图片、插画甚至视频进行解释。

科学成果的吸引力从来就不如娱乐明星的花边八卦,如果我一天平均有一个小时看书报杂志,那看了花边就不会看科普,注意力总是被竞争的,而且读这类需要有知识背景才能看懂的文章也比较累。从另一个角度看,科普在这个阶段对大众谈不上普及了,但对社会中有求知欲的人而言却很关键,而这部分人很有可能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就国内看,科研工作人员大概也是几百万这个级别,其实面向他们的前沿科普很有必要。遗憾的是,这大几百万从业人员的市场规模非常有限,对他们科普还不如卖成功学鸡汤来的容易,优质内容不能专业化生产,吸引力就很有限。

科学思想

前沿科普走出“看结论”的现状最需要普及的不是知识,因为知识都是比较前沿的,很可能被后续结果推翻掉。前沿科普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的思想,这个其实即便一线科研工作者自己可能都比较迷糊,大部分人是站在前人基础上往前推进,前人的研究结论容易保存,但思想可能早就消散了。

举个例子,我可以找两组高中毕业生,一组让读《审判达尔文》,另一组读《盲眼钟表匠》,完了以后测试其对进化论的认可度,可以预期两个差异会很大。两本书都是从逻辑推理开始的,但结论恰恰相反,如何解释两种思想的冲突?这时候如果没有科学方法论的背景知识,很容易就陷入盲从。可以说,科学思想的科普需要引入这些矛盾而不是结论来让读者进行独立思考判断,并形成存疑并可通过观察与实验验证某个论断的科学素养。

科学思想或者说方法论其实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科学知识可以证伪,但方法跑偏了结论就不靠谱了。通过科学思想的普及,我们可以反观审视科研的每一步并诚实的认错换取进步。但现在很多科学向文章过分强调的知识本身的不可动摇,这对科学思想传播没有好处,属于钻牛角尖了。至少我们要给讨论留下可能性而不是一个个论断,如果结论都确定了,那我们还有必要讨论吗?

这里理想的文章应侧重于整合已有知识进行创新得到的新知识,基本上只有经验很丰富的人才能站到一定高度上解说一些原理或技术。开篇是一个主题,然后作者需要把相关知识与方法论进行高度整合最后形成自己的结论与见解,跟学术论文要求也差不多。此时仅仅谈思想谈逻辑就不够了,最好要整合历史,把发展沿革搞清楚。我觉得这类文章一个月甚至几个月能看上一篇就很不错了,消化这种文章也需要很长时间。坦言之这个认识高度出的作品属于简本教科书,内容却是职业或专业教科书才覆盖或根本就覆盖不到的,可以参考卢昌海老师的作品还有刘未鹏的博文。

科学史

当前科普文章的另一问题是过分强调了逻辑主导的故事而忽略了历史发展的真实过程。这就导致很多知识在解释时感觉很生硬,没有上下文,直接从石头里蹦出来了。科普文章趣味性的重要来源是故事,历史沿革是很容易讲故事的,教科书普遍采用学科逻辑框架,所以科学史作为科普对于专业科研人员也是有意义的。这个的代表可参考普利策奖非虚构类的获奖名单,很多时候回顾科学史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比明星八卦要精彩多了。

终极科普可能会走向科幻了,你可以体会其中思考的乐趣,当然知识背景设定就不要管了。自己构建一个逻辑自洽的物理甚至社会运行体制跟历史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但我们终将走向未来。

新的指标

十万阅读量的科普天生是需要知识跟趣味来获取读者的,但更重要的可能是科学思想跟历史的传播,这可以凸显出科学最与众不同的特点,例如不断犯错、重视事实证据、当前存在的不足等等。切不可孤芳自赏,用别人看不懂来作为高深,有些科学知识本身确实不适合普及,但过分用技术名词来包装,然后用泛娱乐的方法来调侃就很没必要了。

普及类文章的难处在于一方面要影响更多人,另一方面却要保障质量。十万阅读量并不是好指标,含有专业信息网文超过一万阅读其实就很优秀了。让我说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指标是评论质量,高质量的评论不仅说明正文很好,也说明可以吸引到高水平的读者,此外评论本身也是科学思想的交锋,读者从这个过程可以学到更多。大家可以去围观下海外期刊或预印本文章下面的评论,哪怕匿名也能体会出读者本身的专业性,反观国内基本上还是情绪化的占多。读者跟作者间从来都是双向选择,越是情绪化,理性读者的流失就越多。

这是一个竞争注意力的时代,科学知识与方法论有必要在更多人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0956-1078725.html

上一篇:主成分分析那些事儿
下一篇:混沌的冬日
收藏 IP: 70.27.27.*| 热度|

21 尤明庆 孟胜利 武夷山 王启云 秦健勇 梅卫平 史晓雷 姬扬 信忠保 苏德辰 吕秀齐 杨正瓴 彭贯军 张艺琼 晏成和 方唯硕 杨辉 施郁 周浙昆 李月辉 李毅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