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迷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mpenguestc 网络空间做伏枥老马,志在千里育识途小驹!

博文

别辜负父母那双期待的眼神——致大一新生 精选

已有 34154 次阅读 2016-9-4 14:27 |个人分类:校园时评|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学生活, 新生教育

学了,安静了一个暑期的校园里开始热闹起来。家长们扛着行李,带着孩子,带着期盼,来到大学校园,亲眼见证孩子起梦的地方。年复一年,大学校园不断注入一批批新鲜血液,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一个个充满好奇、怀揣梦想的新生,将在这里度过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开启独立人生的新篇章。

新生家长会上父母期待的眼神(图片来自我院新闻网)

当下大学校园90后成为主流,而父母基本为60-70后一代。独生子女群体的大学生,在家受到多重溺爱,造成自我意识强。加上家长们中小学阶段“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灌输以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急切的心态,孩子们背负的压力也很大。“自我+高压”为新常态下新一代大学生的主要特色所在。

自我:孩提时代来自家庭环境的溺爱造成的自我意识,容易演变为自私、不能吃苦、不能吃亏、控制力差、独立生活能力差、适应能力慢、不愿意协作等。

高压:来自家长的高期望值,备战高考的疲惫等。一旦松懈,一“懈”千里,将覆水难收。容易以“游戏”人生,肆意放纵自己等方式来泄压。

孩子们上了大学,四年后变成大学上了你孩子,这是家长和老师们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大学可以让你成才,也可能“毁”人不倦。


课堂上闭目养神的学生(图片来自网络)

一、开启一扇门——独立思辨能力

这扇门,是指心的大门,即敞开心扉,培养自己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上,不能再像高中生那样老想着靠近标准答案。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限于课堂与书本;思考问题、谋划未来中,不再禁锢于老师和家长,要开始培养创新的意思和独立思辨能力。

你的生活中和同学圈,总存在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的较量。对伪、恶、丑的正确辨识和认识,才能留存和更好地弘扬你内心那份独有的真善美。同学、室友中总会与你的信念、价值观、生活习惯相冲突的,以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处之,你才会发现,校园里更多的是正能量。反之,你也可能会误入歧途、迷失自己,走入与自己初衷背道而驰的方向。

昨晚看到学校电视台采访大一新生,问到了几个比较关注的问题,比如:你大学四年有什么打算?大部分同学还是有自己的想法,如想参加一些社团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好好学习以后准备出国或读研等。还有“你喜欢交往什么样的朋友”等很多现实的问题,都需要进入大学后独立思辨。

二、迈过一道坎——变被动为主动

这道坎,就是你第一次背井离乡、独自远行,有了充分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这里没有了家长的精心呵护,没有了高中班主任从早到晚的叮咛,没有了任课老师苦口婆心、反复的解题示范,大学老师上完课夹上包就走人。也就是说,你不主动表达你的诉求,比如有什么问题,或者还有哪些没有听懂的,老师一般默认为你已经是全部OK的同学。

中学阶段,一门数学可以学三年,高一没学好,高二继续努力。大学里,一门课一学期上完了,就完了。补救措施,就是补考或重修。

如果你还是被动接受教育,被动与人交流,你可能随便找个理由每天睡到自然醒、肆意翘课、通宵打游戏、甚至放纵自己。你也可以有N多的理由不按时交作业和实验报告。

迈过这道坎,就是要学会由中学阶段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主动适应大学生活、适应课堂,主动转变中学时代的学习观和考试观。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三、翻越一座山——从平庸到优秀

有调查显示,大学里20%的同学整体情况处于下游,60%在混或处于迷茫态势,属于可上可下的群体,还有20%的同学表现优秀,呈现一个近似正态分布。这个现象,也符合一般样本的统计规律性。如果把横坐标看成学生群体综合表现的等级,正态分布的峰,类似群体的中游(平均)水平。越过这座山(正态峰)对应的横轴线,你就可以从平庸走入优秀的行列。


正态山形(图片来自网络)

相信以下两点:

1)进了大学,大部分人不再拼,你稍微拼一下,就可能走入20%的优秀队列。当然,一旦松懈,也很容易落入平庸区。

2)不论身处任何一个群体,如果你始终保持在平均水平以上,那么一旦整体平台提升了,你也在无形中上了一个台阶。

翻越了这座山,你才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相关博文:

[1] 人生谁没有迷茫过,关键不要迷失太远

[2] 新学期给研一学生的一些建议

[3] 教师节给研究生新生的一些话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5437-1000800.html

上一篇:一位本科生对当前研究生科研现状的认识与感悟
下一篇:教师节,我收到最珍贵的礼物
收藏 IP: 110.184.38.*| 热度|

26 徐令予 梁洪泽 刘全慧 王涛 肖慈珣 李本先 孙颉 黄仁勇 黄永义 蔡庆华 彭思龙 黄健 李东风 汤茂林 王善勇 李明阳 王嘉文 毛宁波 张海权 魏焱明 yangb919 zouzoukankan zjzhaokeqin biofans chaijf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