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jianguo531 聊聊感触、搞点学术、发发牢骚

博文

带着学生去实习

已有 4119 次阅读 2016-7-15 11:1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理, 实习, 连云港, 临沂, 日照

74-8日和孔老师、滕老师一起带着2013级地科班的同学前往新沂→临沂→日照→连云港进行地理区域实习。与其说是去带实习,不如说是去学习的。跟着两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过去,一路上自己感觉像是个小学生,到站下车参观、听讲解、吃饭、住宿、上车睡觉,一切跟学生无异。虽然自己十年之前去过日照,但是还是觉得这次听到、看到、学到了不少。4号早上7:00出发,第一站新沂的窑湾镇,这是一个千年的苏北古镇,古时是运河上重要的人货集散中心,是新沂重点打造的“一山(马陵山)一湖(骆马湖)一古镇”的重要旅游景点。景区面积确实很大,景点的建设主要是依托古街道、古建筑和传说进行重修、重建和翻新,相比于江南水乡古镇(乌镇等)面积要大得多,但是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气不旺,知名度不够,其较为有特色的甜油(酱油)、当铺、山西会馆、基督教堂、绿豆烧酒都是比较有特色的传统工艺。提升知名度和改善经营管理模式是景区未来重点需要做工作的地方。在窑湾旁边的京杭大运河,现在依然繁忙,只不过在运河对岸竖立着一排排钢铁脚手架,仔细一问才知道这是采砂的工具,一套需要200-300万,一排排密密麻麻,远看还以为是树林。依我的判断,窑湾旅游既得益于骆马湖和运河,也受制于此。周边主要的客源,如宿迁,受骆马湖阻挡,来到新沂的一个小镇需要跋山涉水,路途上耗时费力,如果能开通宿迁与窑湾直达的骆马湖航线应该对于增加人气具有重要帮助。但是这需要地方的积极协调。

图1 实习线路及安排

去临沂的主要目的是考察临沂的小商品市场,临沂作为北方重要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具有独特的城市形象。据了解,现在临沂大大小小的各种特色批发市场有一百多个,来进货的人包括北方大部分省份,影响很大,但是分布空间较为杂乱,多数位于闹市区,空间组织不太合理。导致货车、三轮车、面包车和人在批发市场周边集聚,交通拥堵的很。我们已进入临沂城区外围就被堵在了路上。如何优化批发市场的空间结构,比如将分散的批发市场按照商品大类进行重新组合和集中,形成特色商品批发产业园,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方案。后面我们又来到临沂的沂河河闸。沂河是江苏北部的一个重要的南北走向的水系,水量在山东境内尤丰。但是临沂修建了一个充气河闸将沂河水拦截,导致下游江苏沂河基本断流,造成江苏北部用水紧张,沂河生态系统崩溃的重要的原因,应加强沂河水的跨区域协调与管理。

紧接着北上到达沂水县的沂水大峡谷,这是一个北方罕见的喀斯特溶洞,地下参观距离达到3公里以上,真正洞穴长度达到6公里左右,是重要的地质景观,在这一景观主要是了解北方喀斯特溶洞形成的原因、地质地貌等景观。这里附近是重要的革命山区,丘陵广部,夏季北方主要的桃产地,又大又圆很甜,但是销路不畅。我们在景区1-2/斤的价格就就能买到,而徐州要需要3元以上,在南通3.5/斤的桃子都酸的不能吃。想想现在全国在搞“一村一品”、“一县一品”、“一镇一品”工程,都在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现在的市场机制对老百姓的利益和积极性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还是需要政府去统筹运作。

紧接着来到山东日照,日照是一个仅有不到300万人口的海滨城市,我们入住的是非常有地方特色的渔家。这个地方叫做王家皂,这一区域离海边很近,周边夜市饭店很多,晚上吹吹海风还是很不错的地方。在这里主要是进行游客的一些调研访谈,学生访谈之后在这里玩的比较嗨,但也有学生不太小心滑倒,被贝壳和礁石划伤。日照港是近几年发展较为迅猛的港口,港务局的数据显示,日照港的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6亿吨,全国第八。根据规划,兰山区的石油化工、集装箱区建成以后,日照港的吞吐能力将会成倍的增加。另外,日照港也开通了开往韩国的客运航线。在日照待了一天半之后我们驱车前往连云港,看看连云港的淤积情况。与日照相比,连云港的衰败很明显,很难再想想这是一个1984年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为了联通连岛而修建的西大堤造成了连云港港口的淤积情况已经越来越严重,港区淤积、沙滩环境恶化以及吞吐能力下降等与日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何合理利用科学开发滩涂港口是江苏一直面临的大问题。


图2 临沂的沂河充气河闸(坝上水量丰富、下游濒临奔溃)

沂水地下大峡谷的地下石笋景观

日照港

日照基岩海滩

沙质海滩

连云港的淤积(摄于西大堤)

连云港黑乎乎的港内沙滩(泥沙混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9327-990799.html

上一篇:还是原来的自己
下一篇:春雨同志,挺住!!!!
收藏 IP: 218.3.243.*| 热度|

3 曾建 wangshixuan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5: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