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byang 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供职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博文

历史上最年轻的10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 精选

已有 45873 次阅读 2014-10-13 08:5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诺贝尔奖, 年龄, 居里夫人, 最年轻, 劳伦斯



  在演艺界有一家来自张爱玲的名言:“出名要趁早。”那是说演艺明星们吃的都是青春饭,要抓紧青春年少的时候多多出演。然而,这句话却不适合科学界。科学家们往往要坐数十年的“冷板凳”,才能赢来一朝的功成名就。对于想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来说,更是要苦苦等待,因为诺贝尔奖大多只颁发给那些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科研成果,少数重量级的科学家甚至等不到那一天就去世了。当然,也有一些幸运儿,“年纪轻轻”(相对于其他获奖者)就获得了诺贝尔奖。




1劳伦斯·布拉格(1890-1971),获奖年龄:25岁

    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劳伦斯·布拉格,他在1915年和自己的父亲分享了 当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成果是发现了关于X射线衍射的布拉格定律。他的获奖成果是1912-1914年和他父亲一起完成。“拼爹”加上快速获奖,令劳伦斯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也是迄今唯一一名在20多岁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恐怕今后也很难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布拉格获奖时只有25岁,而现在的青年学子25岁时大多刚刚硕士毕业或者正在攻读博士,别说诺贝尔奖了,如果在Nature、Science发一篇文章都会兴奋好几月。看来,在科学界“拼爹”也是很管用的。不过,劳伦斯并非是个他爹帮他在论文上署名的“公子哥”,而是有真材实料的科学家,在X射线衍射定律的发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比他爹小多少。在获得诺奖之后,劳伦斯也没有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继续勤奋耕耘,终成大家都心服口服的科学大师。




2维纳·海森堡(1901-1976),获奖年龄:31岁

  维纳·海森堡是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的获奖理由是“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实际上,早在1925年,海森堡就在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关于运动学和力学关系的量子论新释》的论文,将一类新的数学量引入了物理学领域,从而创立了量子理论。可见,海森堡的获奖成果在24岁时就完成了。




3李政道(1926- ),获奖年龄:31岁

  李政道是一位科学天才,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李政道在29岁时就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正教授,是该校200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1956年,李政道与杨振宁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第二年,也就是1957年,31岁的李政道就登上了科学顶峰,获得该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获奖的还有年轻的杨振宁(35岁),获奖理由是“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





4卡尔·大卫·安德森(1905-1991),获奖年龄:31岁

  1932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校博士安德森在研究宇宙射线的过程中发现正电子。4年后,即1936年,他因这项成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当时他只是一名助教。在获得诺奖后的3年,即1939年,他才评上正教授。(这要是在其他国家,恐怕就没有这么缓慢了。看看下面班廷的经历就明白了。)





5 保罗·狄拉克(1902年-1984年),获奖年龄:31岁

  狄拉克曾经是一名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1921年,19岁的大学生狄拉克就大学毕业了,而且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毕业生,获得布里斯托大学工程学院第一级荣誉工程学士。然而,悲催的是,这位优等生却找不到工作,因为在当时英国战后经济衰退的环境下仍无法找到工程师的工作。形势逼人,狄拉克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选一个能找到工作的专业,再读一次大学。(就像我们如今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继续读研一样。)他的第二次大学专业看上去似乎也不热门,是剑桥大学的物理系。幸运的狄拉克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他在物理学方面的天赋让他先后在研究所和大学里都找到了工作。1933年,年轻的狄拉克和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薛定谔(46岁)一起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




6弗雷德里克·班廷(1891-1941),获奖年龄:32岁

  班廷年轻时在多伦多大学求学,开始学习神学,后来转学医学。1916年他获得了医学学位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两年中,作为一名军医在海外服役。行医后不久,班廷对糖尿病发生了兴趣,糖尿病主要生化症状是出现高血糖,结果尿中出现葡萄糖。在那个时代,糖尿病意味着慢性死亡。从1921年开始,班廷回到多伦多大学,说服生理学教授麦克劳德和他一起研究糖尿病。1922年,他们的研究小组就从动物胰腺中提得可供临床应用的胰岛素,为临床治疗糖尿病作出贡献,因此他们一起获得19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之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多伦多大学升他为正教授,加拿大议会授予班廷终身年金,并建立班廷研究基金,还在多伦多大学建立班廷-贝斯特医学研究所,任命他为所长。(大概安德森会羡慕班廷的好运吧。)





7鲁道夫·穆斯堡尔(1929-2011),获奖年龄:32岁

  穆斯堡尔的获奖成果是在博士阶段完成的。与其他年轻科学家相比,穆斯堡尔似乎有些大器晚成,他在1948年19岁时中学毕业后居然没有考上大学,在工作一年后才考上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习物理学。1955年至1957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在海德堡的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医学研究所做出了一系列的发明,并于1957年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伽马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现象,这种现象被命名为“穆斯堡尔效应”。由于这项工作,穆斯堡尔同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霍夫施塔特一起获得196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8乔舒亚·莱德伯格(1925-2008),获奖年龄:33岁

  莱德伯格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早。1944年,19岁的莱德伯格就大学毕业了。他在哥伦比亚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同时取得动物学(医学预科课程)优等成绩。大学毕业后,莱德伯格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进修医学,1946年转到耶鲁大学,成为塔特姆教授的博士研究生,研究细菌基因。1948年,23岁的莱德伯格年纪轻轻就获得了博士学位。1958年,莱德伯格因攻读博士期间发现细菌遗传物质的基因重组和组织而和导师塔特姆一起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多名年轻科学家的成功说明:跟对导师很重要!此外,找到一个天才的合作者也很重要!)





9布赖恩·约瑟夫森(1940-)获奖年龄:33岁

  约瑟夫森的获奖成果也是在攻读博士阶段获得的。在22岁,尚是一个博士生时,他就预言约瑟夫森效应,推动了固态电子学的发展,并凭此赢得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约瑟夫森博士毕业后移居美国,在依利诺大学当研究助教授。1967年返回英国剑桥大学,在卡文迪许实验室任研究助理主任。1972年任高级讲师。在他获得诺贝尔奖时,他还只是一名讲师。获奖第二年,即1974年,33岁的他就升为正教授了。约瑟夫森在博士毕业之后的研究乏善可陈,因为他后来的兴趣转移到玄乎的“精神和物质统一计划”上了。





10玛丽·居里(1867-1934),获奖年龄:36岁

  居里夫人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了,是不少女性科研工作者心中的偶像。1903年,居里夫人和老公居里先生一起因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年仅36岁,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她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在当时,或许有人会认为居里夫人是“妇凭夫贵”,她获奖是因为“找了一个好老公”。其实,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成就大于她丈夫。(这可能是源于她丈夫在获得诺奖3年后就不幸去世了吧。)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继续从事放射性研究。1911年,在距离第一次获奖仅仅8年之后,44岁的居里夫人再一次获得化学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钋和镭。(历史上两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只有3个。除了居里夫人外,另外两人是: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因发明世界上第一支晶体管和提出超导微观理论分获1956和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由于发现胰岛素分子结构和确定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及结构而分获1958和198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说明:本文列举的前9名年轻诺奖得主按照年龄顺序。由于居里夫人第一次得奖时(36岁)是历史上诺贝尔科学奖女性得主中最年轻的,因此我有意把居里夫人加入到前十的行列。比居里夫人得奖时更小(34-35岁)的男性科学家还有一些,比如:沃森(34岁获奖)、唐纳德·格拉泽(34岁)杨振宁(35岁获奖)〕

(该文已经发表于《科学画报》微信。您想每天的零碎时间都有机会阅读到精彩的科普文章吗?请拿起您的手机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科学画报微信。也可以通过添加科学画报或kxhbcx的方式关注。




2014年诺贝尔奖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850-835226.html

上一篇:警惕十大危害健康的节日病
下一篇:2014年度最搞笑的十大科研成果
收藏 IP: 101.231.71.*| 热度|

23 许培扬 杨正瓴 邝志和 强涛 何宏 黄永义 武夷山 彭真明 薛宇 闫尊强 吴明火 蒋国华 余党会 李浩明 丁邦平 施郁 唐凌峰 张琳 biofans shenlu zhouguanghui vldb impuls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