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沉痛怀念尊敬的博友李小文院士 精选

已有 71186 次阅读 2015-1-10 18:48 |个人分类:人物风采|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怀念, 布鞋院士, 李小文院士

 

 

 

 

沉痛怀念尊敬的博友李小文院士

(王德华)

 

今天(2015年1月10日)北京天气不错,温度稍升,太阳照得人暖暖的。下午正在屋里看书,太太一声惊叫“北师大李小文院士去世了,才67岁!”我赶紧跑出来,看她手机里的新闻,确认新闻里说的是科学网的院士博友李小文先生。

虽然文字确认了,心理上还是没有确认。怎么会呢,怎么会呢,前几天还看他刚发的博文,前几天还请教过他 ... ... 怎么突然就走了呢?

上网看到科学网上有博友开始发文悼念李先生了,只能接受这个无法接受的事实了。

李先生那光脚布鞋讲座的形象,消瘦的形象,他睿智的文字,他的热心,他的爱心,还有他的俏皮,他的幽默,他的正义,他的风骨,他的低调… … 都一一涌现在眼前。

 

我必须写点文字,怀念这位我无比尊敬的博友,有良知的学者和有责任感的老师。

与李先生相识,是在科学网上。说是相识,并没有见过面。有几次聚会相识的机会,因故错过。通过他的文字,通过他的新闻,通过博友传诵,也算是与李先生老相识了。

我是2008年受科学网邀请开通了博客,开始写点文字。

刚开博不久,我办公室里学生送我的君子兰开花了,我拍了照片,写了点文字,放在网上。这应该是我最早在科学网上发的照片。记得有位Lix 的网友(当时的科学网只显示注册名,不显示实名)特意告诉我如何养植君子兰,很可惜这条评论现在丢失了(注:今天才发现,科学网早些时候的博文下面的很多评论都丢失了,为什么呢?是否还能恢复?要是不能恢复,太遗憾了!)

文章后面李先生的评论丢失了。还有一位已经离我们远去的我们尊敬的博友清水洋先生的评论。

 

   博文链接:我办公室的君子兰开花了

 

还好,凭记忆,我找到了早些时间李先生在我博文后的评论。

2008年五一假期,我去单位值班,下车时把午饭遗忘在出租车上了。到办公室后,写了博文。李先生马上支招。

 

博文链接: 师傅,您可要享受我的午餐啊

 

[1]李小文  2008-5-313:45 (注:以前的显示是Lix)

别等,打电话。的票上有号码。我在的士上丢过风衣、手机,打个电话都送回来了。

   
   (王德华)
博主回复:感动提醒!不麻烦师傅了,再折回来,就划不来了,油钱比我的饭盒就贵多了。祝福那位师傅吧。谢谢您!

 

从此,我就开始逐渐熟悉Lix网友,到后来也知道博友Lix就是李小文院士了。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知道他是做遥感研究的。再后来知道了他在北师大工作,又增添了一份亲近感。李先生工作的资源环境学院就在生命科学学院楼的对面。

如果我没有记错,我最后一次与李先生交流是一周前,新年第二天,2015年1月2日。李先生发博文:

链接: 上海踩踏事件-社会心理调查

   

文中有“这次除夕上海踩踏事件,理科生可以痛心、埋怨,但基本问题其实是文科的。”的句子,出于对“除夕”二字的好奇,随请教于他并顺致新年问候:

[1]王德华  2015-1-2 22:42

李老师新年快乐!

除夕,可否用于阳历年?

(李先生)博主回复(2015-1-2 23:21)王老师新年快乐!

我的理解,除字的本义,是去掉高位整数,只用低位余数的意思。所以有元旦,必有除夕,无论阴阳历均同。不过,人们比较普遍用除夕来专指阴历,元旦来指阳历,我也没意见。不知我的理解对否?

 

一直非常钦佩李先生的博学和睿智,顽皮和平常心。

世事难料。1月2日我们还在交流,1月10日我在写纪念的文字。老天有点太残忍了。

 

   说到李先生的博学和善于思考,我很早就有很深的印象。我在2008年的博文:

 

链接:忙,是一种心灵死亡状态

 

中鹦鹉学舌解析了“忙”是“心灵的死亡”。李先生评论说:

[7]李小文  2008-8-25 12:44

这个说文解字不对吧?亡,不等于死亡。亡,本意是没有,不在,缺位,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永远的。忙,是暂时没心去想。忘,是暂时查不到服务器,链接不上,脑筋短路。

   (王德华)博主回复:还是李先生厉害!忙和忘都与“心累”有关。谢谢您的解说!

 

   说起来我曾有幸与李小文先生合作过,差点一起发文章。起因是美国的一位博友希望联合我们在Nature 上发表一点关于中国学者的文章很多涉及到剽窃的意见。李先生和我都同意署名,过程见相关博文:

   

     链接: Nature拒稿感想:不遗憾,谢博友

   

更难忘的是,2010年12月18日,李先生写了一篇让我吃惊的文章:

 

链接:王德华:导师颂

 

由于题目很容易引起误解。我看到后,马上在李先生的文章下留言:

[7]王德华  2010-12-19 12:01

李先生好。感谢您喜欢这段文字和进行的补充加工。但您的题目显然被有些博友误读了。

(李先生)博主回复:谢谢谅解,我有些冒失。

[9]王德华  2010-12-19 14:30

李先生言重了。有些读者以为您在夸我呢,这是我不安的地方。问好。

(李先生)博主回复:夸您也不错啊?第一网上评论您是好导师,第二那段文字写得本身就像诗。我挑出来分分行。没大错就行,小误会马马虎虎。承谅!

 

李先生的这篇博文是改编自我的博文:

   

        链接: 一位对学生“什么也没做”的国际著名导师

 

李先生好学,好问,思维敏捷,见解独特,喜欢交流,思考问题有深度。我在高原上工作,感觉尺度不同,对生命的美丽的感觉有不同。先生在我的文章:

 

链接:生命的美丽和尺度

 

提问关于尺度的问题。我知道他是做遥感研究的,对尺度有地质地理学的专业理解。我只能答非所问胡说一通。

[6]李小文  2010-6-23 14:42

》尺度法则是生物学中很重要的法则。可以决定生命的几乎各个方面。愿闻其详。

(王德华)博主回复:李先生好。

生物学中的尺度原则是生物体的某个器官(部分)的生长与整体体重(体长)的生长不是等比例的,如面积是平方,体积是立方,所以生物器官的生长有2/3规律的说法,后来发现是体重的3/4次幂的规律生长。通过研究发现,几乎有机体的所有生物学变量都是体重(身体大小)的幂函数级生长(2/3 或3/4 定律)。这就是所谓的生物学尺度规律(scaling and allometry).

 

李先生是一个人情味十足的人。他对生命是很珍惜的。我在博文:

 

链接:生命的坚强和脆弱

 

中,讲述了自己高原反应的感觉和经历,感叹生命的脆弱。李先生很是关心,评论也很不客气,责怪中显示出了关切和着急。

[11]李小文  2010-6-14 12:00

王老师保重!毕竟不年轻了。您的年轻学生和助手们呢?没人管吗?

(王德华)博主回复:在李老师面前还是很年轻的。现在出野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次是例外。这次没有带学生。谢谢李先生关心。

 

... ...

不去一一回忆了。

李先生走了,他离我们远去了。

他在科学网上留下了他的思想,留下了他的智慧,留下了他的胸怀,留下了他对生活的热爱,留下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更留下了他对生活的留恋

   

李先生真的走了,他那羸弱的身躯,没有让他挺过这个还有些温暖的冬日。

李先生走了,走得那么匆忙!

匆忙得没有来得及跟博友们打个招呼,匆忙得让博友们措手不及!

李先生走了,科学网上再也不读到他充满睿智博学的文字,再也读不到他那诙谐调皮的评论!

李先生走了,把我们抛下去远行了。

李先生走了,您一路走好!

... ...

痛心!悲痛!悲痛!痛心!

沉痛怀念我尊敬的博友,我神交的朋友,我敬仰的老师,我敬仰的学者,李小文院士!

李先生,您走好!

先生千古!


 

 

 

 

 

 

 

(照片来自网络,致谢!)

 


 

 




深切缅怀李小文院士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858147.html

上一篇:师生之间的温馨时刻
下一篇:随笔:报复、规矩和肚量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124 罗德海 姬扬 张忆文 张珑 喻海良 褚海亮 李伟钢 胡业生 杨正瓴 戴德昌 蒋永华 刘钢 徐晓 蔡小宁 朱朝东 禹荣明 赵美娣 王海辉 刘刚 周可真 肖重发 吕洪波 方唯硕 李学宽 黄仁勇 吕喆 程少堂 王启云 汪晓军 武夷山 李庆祥 林中鹿 陆俊茜 罗会仟 彭渤 罗汉江 李志军 陈飞 蔣勁松 文双春 刘向军 吴锦宇 梁进 杨月琴 巩高飞 李志俊 张骥 吴斌 刘波 徐磊 陈安 肖海 王宝 庄世宇 张婷婷 袁贤讯 林中祥 唐凌峰 虞左俊 邵鹏 肖寒 高建国 陈筝 程起群 魏国 黄栋 王春艳 廖晓琳 尹鸿鸣 吕秀齐 余世锋 陈永金 牛丕业 戎可 柳艺博 赵保明 朱丽红 王元 王善勇 聂广 柳东阳 薛宇 李璐 陆雅莉 张鹏举 陈楷翰 陈国文 魏东平 杜彦君 李天成 王扬 刘宣 王琛柱 陈浩 毛克彪 鲍博 董焱章 赵燕 蔡庆华 张明 rosejump bridgeneer aylifnsy jiareng spider light0001 forest02 dchlin ccsupercompany zjzhaokeqin seaocean wangqinling xqhuang Wanmingfu gistian chenhuansheng Arcatt muwen biofans htli zgg qinfen Phstar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5: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