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纪念《兽类学报》创刊30周年

已有 4205 次阅读 2011-3-4 00:56 |个人分类:科普随笔|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兽类学报, 30周年纪念

纪念《兽类学报》创刊30周年

 

《兽类学报》自1981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三十年来,学报一直坚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依靠编委、服务国家” 的办刊理念,将稿件质量放在第一位。经过多年的努力,《兽类学报》现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学和动物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对于促进我国兽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兽类学报》的发展,凝聚着夏武平等老一辈兽类学家的辛勤劳动和心血,凝聚着几代兽类学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为了纪念《兽类学报》创刊30周年,《兽类学报》2011年第一期特设专栏纪念。专栏刊出了4篇综述性文章,涉及动物地理、大熊猫保护、生理生态学、海兽的研究现状等。

 

1、对中国动物地理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2中国大熊猫保护区发展历史、现状及前瞻

3、我国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的一些进展和未来发展的建议

4中国海兽研究概述

 

《兽类学报》的顾问孙儒泳院士、马建章院士、王祖望先生等为学报创刊30周年题词。

前任主编王祖望先生、张知彬先生等撰文纪念。

专栏的网址:http://www.mammal.cn/MagazineMenu/Index.aspx

 

 

 

************************************************************************************

传承学界优良传统,开创学报发展新篇章

 

王德华

 

198010月中国动物学会在大连举办的“全国脊椎动物(鸟兽)学术讨论会”上,成立了中国兽类学会(现改为兽类学分会)。198012月创办《兽类学报》的申请得到中国科协的批准,1981年正式创刊。在夏武平先生(1981 1990 )王祖望先生(1991 2000 )张知彬先生(2001 2004 )等主编领导的编委会的努力下,在编辑部的辛勤劳动下,在全国广大兽类学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兽类学报》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在过去的30年里,学报从半年刊逐渐过渡到双月刊,由甘肃出版社出版改为科学出版社出版,纸质和印刷质量等也大幅度提高,获得了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等荣誉,影响因子也进入生物科学领域学术期刊的前10名之列。

 

尽管由于当前国内相关政策导向的原因,许多优秀的原创性论文几乎都发到了国际上的SCI期刊上去了,但是《兽类学报》依然较全面记录了我国兽类学的发展和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绩。30年来,中国兽类学在保护生物学、灵长类生物学、分子谱系地理学、行为学、行为生态学和生理生态学等学科领域,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大熊猫、普氏原羚、亚洲象、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生物学和行为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关于我国兽类学研究的进展,夏武平(1984 2009)、王祖望和张知彬(2001a,2001b)曾有过比较详尽的总结。

 

中国兽类学的发展与国际学术界的发展基本是一致的,传统学科和领域的逐渐边缘化、新兴学科和领域的迅速发展,都在《兽类学报》中得到体现。如传统的系统分类学、地理学等传统学科,已经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一些需要长期数据积累的学科领域如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等,由于追求论文数量周期,逐渐被忽视和淡忘,这些学科领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需要给予关注和重视。我国的哺乳动物种类繁多,栖息生境多样,无论保护、生态还是分类等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大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相关研究,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神经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在兽类学研究中的运用,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下哺乳动物生存和适应策略等等方面,都需要开展和加强。

 

为了及时交流研究成果,兽类学分会举办了各种会议,全国的和国际性的,为科学家们提供交流的舞台。同时积极参加国际兽类学会议和相关学术会议,让世界了解我们的工作进展,让我们的兽类学工作者走向国际舞台。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和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年会“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管理学术会议”已经成为颇具影响的品牌会议,至今已举办6界。

 

《兽类学报》的创始人之一、首任主编、名誉主编夏武平先生于2008年离开了我们,为了纪念他为中国兽类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学报设立了纪念专栏,特别刊登了夏先生生前的一篇文章(夏武平 2009)。夏武平先生对科研的执着和热爱,是我国兽类学工作者的楷模,他提倡的科研工作者的“牦牛精神”会一直激励后来人,他是我国兽类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了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和《物种起源》出版发行150周年,2009年学报也设立了纪念专栏(200929卷第4期)。进化生物学的思想和理论在现代兽类学各个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是深远的。

 

中国兽类学研究取得的这些成绩,得力于几代兽类学工作者的努力。科学需要传承,需要积累,需要坚持,需要合作,需要创新。值得赞扬的是,兽类学界一直有良好的学风和传统。老一辈科学家一直关心和支持学界的发展,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积极参与培养年轻学者,他们退而不休一直活跃在学术舞台上。老中青三代科学家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这种良好学风和传统是我们学会和学报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我国老中青几代兽类学工作者对中国兽类学发展的贡献,感谢《兽类学报》各届编委会为学报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新的时代,新的机遇,新的起点,也会有新的压力。新一届编委会将一如既往地关心爱护和支持《兽类学报》的发展,继承和发扬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和学风,严谨治学,奋力进取。我们会把稿件质量放在第一位,建设优良的学风,坚决抵制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相信在全国兽类学工作者的支持下,《兽类学报》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王祖望 张知彬 2001a  二十年来我国兽类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I:历史的回顾及兽类生态学研究。兽类学报 21161-173

王祖望 张知彬 2001b 二十年来我国兽类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II:形态分类、动物地理、古兽类学兽类学报 21241-250

夏武平 1984 中国兽类生态学进展。 兽类学报 4:223-238。。

夏武平 2009 动物分类学工作之我见。兽类学报 29:112 -115.

 

文章下载:

题词和主编纪念文章2368.aspx.pdf

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王德华.pdf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418540.html

上一篇:求助:有孩子被拐走了
下一篇:研究生要离开“混日子”的导师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11 孙平 黄晓磊 孙学军 徐明昆 魏玉保 王琛柱 郑永军 罗帆 姜永进 zgg stoneblue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