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澳广记者突访,谈学术打假 精选

已有 5631 次阅读 2010-10-14 00:40 |个人分类:个人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打假

突接澳广记者采访,谈学术打假
(王德华)
 
一直到现在心里还惴惴不安。
这几天由于筹备“第六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研讨会暨庆祝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和兽类学分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都忙晕了。今天下午研究生院还有课。就在最忙的时候,额外事情往往也会多。上午11点半左右的时候,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是找我的。来电者说是澳洲广播电台的,说看到了我对肖方事件的评论。我马上紧张起来,忙说我从未对此发表过什么评论。对方说,他是读《科学新闻》看到的。我说:我知道了是什么事情了,那是我的一个书面问卷,不涉及肖方的事情,只是文章作者汇总在一篇文章中去了。
 
经过一番询问,我也确认对方没有“恶意”,就耐心听了解释。我说您也是华人吧?(对方回答是), 外台对中国的报道有很多是戴着有色眼镜的,我们承认现在国内存在很多问题,这是事实,但听到看到外人指手划脚,对于我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来说,心里就是不舒服。对方也说,他们的电台是很严肃的,不会乱来的。最后对方说,不谈肖方的事情,想听听我对学术打假的看法。既然问了人家那么多问题,也就想说几句。对着电话,就随便说了几句个人的观点,由于没有任何准备,倒是原汁原味的。对方说,我说的不错,是否可以用在他们电台上。我说可以啊。对方问我是否愿意看看他的成稿,我说当然愿意了。最后,我问了对方的姓名:陆阳。对方核实了“邹承鲁”三个字的写法。
 
 
没想到就要动身去研究生院的时候,邮箱里多了一个邮件,标题是澳广电台的。打开一看是采访的文字稿,真是神速。快速看了一眼文字,没有发现大的问题,就是觉得文字不是很流畅(是否是录音软件直接转换的?不知道),对方要求在北京时间2半之前必须回复。我220的课,只好匆匆改掉“著名生理生态学家”类似的字眼,没有对文字进行任何润色,希望对方能补充上自己的结论,“最后加上我的结论:尽管当前存在一些问题,某些问题还比较严重,我对国内的学术界还是充满信心的。我相信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也会逐渐出台一些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是有这个能力的。”。
 
下面是澳洲电台陆先生发给我的文字初稿:
***********************************
科学家谈学术界作假、打假问题
 
中国学术界沸沸扬扬的肖传国雇凶伤人案以石景山区法院作出初审判决而告一段落。然而此事折射出的学术作假问题的严重性却更引起人们的深思。下面请听身为科学家的王德华对学界作假、打假问题的分析,由陆阳报道。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德华在接受澳广记者采访时说,学术作假现象应该说任何地方都有,只是中国目前所处的阶段令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中国学术界的作假是很严重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我想,国际上也有,也不是光国内有这个现象。国内只是处于功利性比较强的一个阶段,它导致了现在这个状态。因为所有的都是功利化的体制,像考核、晋升、研究生的毕业,等等。这些东西,不是说有些人是有意去作,是大的环境加强了这些问题。
 
面对这种环境,科学家应该发出最强的反对作假的声音。但是王德华教授说,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的声音反而并不很强。
 
学术界的声音很小有很多原因。在中国现在的情况下,如果是在职人员,他很担心自己的一些生存环境,这是很正常的。咱们国内现在软的环境不是很好,我上面也提到了,你举报的一些事情,即使是匿名举报,它(举报信)也会(被转)到被举报人的手里。举报信到了被举报人手里,这种事情是很多的。另外,中国是一个权势国家,大学也在号召去行政化。他有了权力,就有了一切的一切,不光是自己,他还可以控制别人的一些利益。所以在一个现阶段改革变化比较大的环境条件下,他会考虑自身的一些利益。像在科研院所和高校,他不光是自己的利益,还要考虑研究组的利益,研究集体的利益,一些学生的利益,一些单位的利益。所以要是有些触及到某一些高层的人的利益的时候,一般人会采取这种噤声的作法,就不说话了。
 
王德华教授指出,不说话不等于不反对作假的行为。而反对作假行为的也并非只是某些人的个人行为。他举出了已故科学院院士邹承鲁的例子。
 
邹承鲁院士你应该知道,就是以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邹承鲁院士。(印象中)他曾经是科学院学术道德委员会的,是在国内很有名望的科学家。他就很注意(这个问题)。他在一生当中的后期主要就是纠正学术界的这种歪风,一直到他去世。可以说,他给中国的学者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但是他有两个条件:一,他是院士;二,他是国际很有名的科学家。即使别人动他的利益他个人也不受任何(多大的)影响,所以他可以说一些话。(记得)他自己也说(过),现在我可以说这个话,其他人不敢。国内这样的人是不少的。至于媒体宣传,一些个人的建议,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见得国内的学风坏到了(有些媒体宣称的)那个程度。
 
王德华教授说,他非常支持学术打假,但同时也认识到科学家的声音在这方面相对比较弱。至于国家的方针政策,他认为已经有了相应的规定,现在需要认真来执行这些规定。
 
对于科学打假这个事情,我是很支持这个事情的。但是个人要去扭转一个局面是很难的。至于说国家(学术)道德委员会起不起作用,这也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我想,它能出台道德自律条例,已经是很不简单的事情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有一个自律守则,科学院也有个人行为的一些守则,条例都在(逐步)健全,(这本身就是进步)。下一步就是你怎么去执行它,怎么去约束、规范。我想它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并不是马上就能见效。何况现在网络时代对年轻人的影响太大了,(年轻人是未来的主体)。他们崇尚追求一些自由的思想,当然有些方面自由是很好的,但是在有些方面过于自由(的话),实际上就失去了自己的自由。
 
王德华教授最后认为,尽管当前存在一些问题,某些问题还比较严重,他对国内的学术界还是充满信心的。他相信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也会逐渐出台一些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是有这个能力的
 
以上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德华教授分析学术界打假问题。这里是澳洲广播电台,Radio Australia。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373048.html

上一篇:物理学诺贝尔奖的启示:依靠年轻人
下一篇:差一点就在Nature上发“文章”了
收藏 IP: .*| 热度|

18 刘华杰 刘全慧 杨远帆 曹聪 梁建华 钟炳 杨立泉 刘立 李学宽 曾庆平 武京治 高峡 王永林 曹建军 yinglu neilchau hangzhou zgg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