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我曾因“家庭出身”而苦恼 精选

已有 10444 次阅读 2010-7-16 00:07 |个人分类:人生漫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家庭出身, 家庭成分

我曾因“家庭出身”而苦恼
(王德华)
 
前些日子因办理出访手续需要政审,在需要所填写的表格中有一个几乎遗忘但很刺眼的栏目:家庭出身。
首先的反应是不明白都新世纪了,怎么还需要填写这样的信息。其实倒也没有什么,只是在“家庭出身”一栏写上“中农”时,心里骤然涌现出一种非常抵触和不舒服的感觉。不知道80后的孩子要是填写这样的信息时,是否知道怎么填?
 
“家庭出身”,无疑具有很强的历史烙印,很深的历史痕迹。表格没有修改,也许上边在某些方面依然很看重,也许是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一直没有来得及或疏忽了修改。
 
提到“家庭出身”,许许多多的家庭自然会有一些不堪回首的记忆。那些希望忘掉的记忆,其实是怎么也抹不去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被触及到,就是痛,可也只能痛并忍受着。
 
我们家的家庭成分是“中农”。据父亲说是在土改前,由于土地便宜了而多买了点,富足的日子还没过几天,就被划为“中农”了。还算幸运吧,中农,是可以团结的对象,可以肯定地说不是被专政的对象,所以我们家是“贫下中农”大家庭中的一员。小时候上学的时候,需要经常填写一些表格,好像上大学、读研究生时也填写过,刚参加工作时还填写过干部履历表等表格,这些表格中记忆最深的就是“家庭出身”栏目。记得农村里家庭成分有这么几类(按照先进程度排列):雇农、贫农、下中农、中农、富农、地主等类别(反革命、坏分子和右派是城里人才能享受的待遇,所谓的“地富反坏右”黑五类是当时被专政的对象)。中农,就是这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家庭成分,让我在每次填表时都要经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记得很清楚,小时候每当填表的时候,我都是在所有表格内容都填写完后,最后用一只手捂着“家庭成分”栏目,艰难地填上“中农”这两个字,等大部分同学都交表后,自己才悄然地低着头去交给老师。那个时候,心里总是觉得很丢人。当时特羡慕家里成分是雇农和贫农的孩子,也特别不明白,还时常还埋怨父亲,为什么我们家的家庭成分是中农,至少“下中农”也好啊?为什么我们家那么落后呢?这个家庭成分的“污点”就这样一直伴随着我慢慢长大… … 。唉,回想起来,那一段艰难岁月对小时候的我是一种说不出的折磨。
 
也记得,小学的时候,我们村富农和地主家庭的子女后来就没有资格上学了,这样在学校里,“中农”就是最差的家庭成分了,也是最落后的了。那个时候,地主富农家的小伙伴们,都没有资格上学了,那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在那个时候,我们就要忍受这种歧视和不公,从不敢说一个不恭的字,也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抱怨父亲,埋怨父亲。
 
我们家的境遇还算可以的,没有受到什么排挤,毕竟是被团结的对象。记得学校里发展红小兵的时候,我不是第一批加入的,在最后还是加入了,带上了方形的塑料的红小兵胸牌。姐姐是加入的红卫兵,她也是最后一批才加入的,红卫兵的胸牌是菱形的。
 
记得学习雷锋活动的时候,我写过一篇作文,被老师选中了,推荐在晚上的全村社员大会上,代表红小兵登台发言。我的发言稿,老师审核过,记得还问过我的作文是否是我自己写的。我的父亲是文盲,除了四姐上小学外,几个姐姐都没有读过几天书,我自己写的是不用怀疑的。现在看,大概是问我是否抄袭的,那个时候能抄谁的呢?周围没有任何可以阅读的文字材料。家里唯一可以参考的是宣传雷锋事迹的四联年画,好像有句话是参考(抄)了雷锋宣传画中最后一联的那个结语。中农的儿子,代表全村的红小兵、红卫兵在全村社员大会上发言,应该说是一件很荣誉的事情。记忆中,父亲没有对此事说过任何一句表扬或自豪的话,不知道为什么。
 
四姐也受到过大队支部的赏识(重视)。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初中毕业后,她的五姐妹中其他四个小姐妹都被推荐上了高中,只有她一人,学习生活结束了,开始参加生产队劳动了。有天晚上,大队干部到我们家里跟父亲商量事情,村里准备派四姐去学习开拖拉机,当一名女拖拉机手。那个时候在村里很让人羡慕的事情,我也感觉特自豪。每当看到姐姐开着拖拉机回到村里时,总是站在路边张望,心里感觉很美。由于后来的一次翻车事故,差点要了姐姐的命,父亲再也不准她开了,就这样结束了她村里女拖拉机手的生涯。后来,村里再没有出现过女拖拉机手。现在想想,姐姐是很伟大的。在那个时代,敢于承担这么大的重任。
 
所以,我们这个“中农”家庭,命运还是很受照顾的,没有受到很大的排挤,只是有一些不公,心理上时常有压力。当然,比起地主富农的家庭来,我们已经够幸运的了。
 
由于填表,引起了这些回忆。趁着记忆写下来,恐怕以后再也想不起来了。我不喜欢政治,大概有些家庭的原因。性格上的缺陷,估计与当时的家庭背景是有关系的。所以,后来考大学的时候,父亲不让我学文科,坚持让我学理科,并一直希望我能学医,说无论谁掌权,谁有病都是要去医院的,所以医生这个职业总是有口饭吃的。
不管怎样,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代,不可思议的年代,让人心酸的年代。平民的生活中,掺入了政治,真的是很可怕的事情。
 
(王德华初写于2010714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344335.html

上一篇:第一次给学生讲社会的阴暗面
下一篇:让职业精神支撑大学师生关系
收藏 IP: .*| 热度|

37 罗岚 艾云灿 李传亮 葛肖虹 罗帆 蒋敏强 王号 曹聪 曾纪晴 王修慧 陈国文 刘立 李宁 唐小卿 苏新华 吕喆 苏红 李黎 孙永昌 王启云 张天翼 孔晓飞 李志俊 贺天伟 李学宽 张旭 鲍海飞 许培扬 虞左俊 丛远新 刘广明 付碧宏 舒佰坡 郑永军 闫云霞 zhangcz07 toxicity

发表评论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