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你考虑过要选择什么样的导师吗? 精选

已有 19223 次阅读 2008-5-3 01:52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 导师, 研究生教育

你考虑过要选择什么样的导师吗?(王德华)
 
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导师对于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考研第一步是要仔细慎重选择导师!
攻读研究生需要导师。现在许多研究生在寻找导师这个环节上不是很重视。实际上,读研究生的第一步应该是花费些精力和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导师。选择合适的导师无论在学术生涯上还是在人格发展上都是至关重要的,很多研究生都低估了或者没有意识到选择合适导师的这个重要性。寻找一个合适的导师,尤其是优秀的导师,可以成就你的事业,当然也选择不当也可能会毁掉你的事业,影响你的一生。
 
导师也是人,跟研究生们一样,也具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处世方式和科研风格等等。我们可以假设有些导师社会工作很多,每天都很忙,几乎不在办公室,甚至在学校里也很难找到他。学生发给他的Email, 几乎从不回复, 几乎每半年才与学生见一次面,从不检查研究生的研究进展,给了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度。另外有些导师,则专心做学问,对学生管理很严,几乎每天都需要研究生汇报研究进展,研究生随时都可以找导师讨论课题,这些导师对研究生的论文进展了如指掌,有些具体的数据甚至比研究生本人还了解,他们几乎希望在研究生的每个步骤上都进行指导。还有些导师自然是处于中间的,或者是各种类型的杂合体等等。那么,作为研究生该如何选择导师呢?
 
什么样的导师是合适的导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每个学生的答案是不同的。一般来讲,只要导师的指导风格与自己所希望的能够一致起来,应该就算是比较圆满的。相信每个研究生都会有自己所希望的那种导师类型。研究生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然后再去花些时间去了解导师的一些特点。你可能喜欢独自一个人完成一些事情,而你的导师则可能更希望每个步骤都要认真指导你;或者你可能特别希望每个步骤都需要导师的指导,而恰恰你的导师是那种希望研究生能够发挥个人独立工作能力的那种类型。实际上这些类型无论作为学生还是导师应该都是可以的,有各自的特点,在现实中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学生和导师要有不同的选择。假如截然相反的两个类型的学生和导师结合在一起了,那毫无疑问就是种错误了。这种结合无论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是导师的个性发挥都将是不利的,甚至会产生一些误解或者矛盾。
 
跟合适自己性格特点的人在一起工作,可以做到心情舒畅,做事情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个好的导师,你的研究生生涯会充满阳光。如果你与导师的关系融洽而有度,这种合作关系会使你在研究中获得更多。一个好的导师就象是一位最好的朋友,他可以帮助你愉快地走过充满酸甜苦辣的博士生涯,帮你安全到达学海的彼岸。因此在你准备攻读研究生学位时,一定要舍得花费些时间寻找适合你个性特点和人生规划的导师。这个步骤非常重要,花费些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你最终会受益。
 
当然研究组的文化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也是你需要了解的。师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研究组内的学术交流方式,研究组的优良传统等等都是需要你了解的。一个研究组的文化对于你3年或5年的个性发展和学业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好的文化,会让你受益终生。不好的文化,也会给你留下阴影。
 
研究经费也是应该考虑的一个方面,没有充足的研究经费,你即使有很好的想法,也很难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前些年研究经费对于每个科研人员几乎都是个大问题,现在国家有钱了,许多高校和研究院所都有了相对较好的科研经费支持。
 
作为研究生,研究方向(领域)的重要性是不需要多说的。兴趣决定一切,其他研究生感兴趣的领域不见得适合你的发展。认真挖掘自己的兴趣,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认真考虑你选择的导师所研究的领域(方向)是否可以作为你奋斗的目标?
 
研究方向、科研经费、研究组文化等方面都与导师这个角色紧密相连。现在正在忙于调剂的研究生们,即将毕业准备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博士们,或者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子们,希望能认真选择你的合作伙伴。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王德华 2008.5.2
相关文章:
 
 如何了解未来导师的相关信息?(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48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23943.html

上一篇:学问和人生的三种境界
下一篇:师傅,您可要享受我的午餐啊
收藏 IP: .*| 热度|

1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