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我国动物生态学发展形势喜人 精选

已有 11573 次阅读 2017-11-4 22:07 |个人分类:学术会议|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动物生态学, 成都

我国动物生态学发展形势喜人

— “第十三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学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总结

王德华

由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国际动物学会、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四川动物学会等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学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会议”于20171027-29日在成都召开。

会议的基本信息:

本次会议有来自全国129个单位的近600名代表参会,研究生参会人数300余人。大会安排了4个大会报告,19个专题(217个口头报告),墙报76个。

大会评选出5名全国优秀青年动物生态学工作者,15名优秀墙报奖。

  全体代表观看《暮年初心》:

在开幕式上,播放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为王祖望先生等老科学家们制作的“镜头中最美科学家”视频《暮年初心》。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家国情怀,追求科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入会代表。

本次会议的热点

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技术手段在动物生态学各学科领域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从分子水平上阐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受到广泛重视。肠道微生物菌群等热点领域,动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等,本次会议上备受关注。四位青年学者的大会特邀报告,也反映了这个趋势。

本次会议的亮点:

会议的亮点是青年学者和青年学生,他们是希望,是未来,理应也必须受到重视和扶持。

青年学者和青年学生的学术报告占了绝大多数。青年学者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水平高,学术质量好,起点高,敢于涉足一些新的领域和有挑战性的领域(物种)。

青年学生的学术报告水平普遍提高,如果不知道他们是学生身份,从报告的学术范和幻灯片的精美,很难区分报告人是学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墙报展示,本次会议墙报展示的数量大大增加,交流活跃和热烈,每一个墙报的制作都很美观,都有完整的科学故事。青年学者对学术的认真态度也是值得赞扬的,不少研究生为每张幻灯片都认真准备了演讲的文字。

青年学者要重视学术积累,尽快确定自己的工作方向和领域,这对于个人未来的学术发展至关重要。学术需要积累和传承,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也很关键。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学者要有国际视野,有学术追求,有胸怀。

本次会议的特点:

动物生态学和兽类学的各个领域都已经全面铺开,都有涉及。

1、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一直是会议关注的重点,如大熊猫、大象、鲸鱼、灵长类等等珍稀濒危动物。

2、需要鼓励的领域:动物种群和群落生态学,这些重要领域需要长期的资料积累,更需要坚持。无论是从事这些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还是研究生,都应该受到鼓励和尊重。

3、生理学和遗传学的工作多了起来,这是好现象。但生理学的现象和变化模式,需要遗传学和分子水平的解释。生理学与遗传学领域需要合作,生理学、遗传学与行为学、种群生态学等也需要合作。

4、鱼类学专题:鱼类生态学研究日益扩大和提高,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今年的鱼类学专题,内容很丰富。

5、动物区系分类和系统演化:由于几位中年科学家的努力和坚持,一个看似被学术界逐渐边缘化的领域,近几年越来越活跃,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经典区系分类与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结合,有了新的生机。

4、整合integration的途径:一个现象和科学问题的阐述,需要多个方面和多个层次。基因型+环境= 表现型这个公式,需要几个层面的整合: 1)学科间的整合,行为学、解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  2)不同组织层次的整合:分子、个体、种群和群落;3)不同尺度的整合,有地理尺度和时间尺度。时间上有短期和长期(季节变化、年度变化),空间上,有区域性(局部)和大的地理尺度。

致谢:

感谢四川大学师生们的周密组织和安排,感谢志愿者们对会议的热心周到的服务,感谢各位专题召集人和主持人的出色工作,感谢各位报告人的奉献,感谢全国各位代表的支持。

获得本届全国优秀青年动物生态学工作者名单:

郭宝成 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刘鹏 博士(北京师范大学)

罗波 博士(西华师范大学)

王希 博士(安徽大学)

温知新 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1083809.html

上一篇:研究生的课题从哪里来?
下一篇:用心负责的导师更容易受伤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16 黄永义 侯沉 张晓良 董云伟 陈楷翰 吴旭干 张珑 李学宽 李学友 高建国 王安良 刘全生 蒋新正 李万峰 王启云 张丽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