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从在河豚之乡品尝河豚说开去

已有 3043 次阅读 2016-4-11 15:15 |个人分类:民生问题小议(10-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从在河豚之乡品尝河豚说开去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6411发布

 

去年11月,西来桥镇镇长曹学松一行,来北京我家访问,征询有关西来桥老战士戴询同志的信息和筹建西来桥民俗资料情况,并盛邀我今年有机会回西来桥家乡看看,衷心感谢家乡父老乡亲的关怀,使得我有机会时隔四年在清明节前再次来到我的故乡,来到生我养我的西来桥老家。

 

20125月,我们回扬中和西来桥家乡时正值河豚节闭幕时自然离不开品尝家乡的河豚。这次41-2日西来桥行,也离不开品尝河豚,此时正值自2004年以来第13届河豚文化节开张。来西来桥前我仔细翻阅了曹学松镇长主编的《美味“杀手”》(《美味“杀手”》提要一文请见黄安年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966156)、《芳菲河豚岛》(《芳菲河豚岛》提要一文请见黄安年的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966161),对于河豚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书中积聚了有关河豚的文字记载由来已久。远自《山海经》中就有河豚美食的记叙。《周易》六十一挂有“中孚,豚鱼吉”的记载。北宋文豪苏东坡在为惠崇大师《春江晚景图》所题诗作“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千古流传。宋代梅荛臣诗云“春洲生狄牙,春岸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元人成始终《直沽》称“杨柳人家翻海燕,桃花春水上河豚。”李渔阳在《闲情偶寄饮馔》中云“河豚为江南最尚之物,子也食而甘之”。鲁迅先生也有这样的描述“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

比较法是全面认识事的重要方法,唯有既品尝了海鲜,又品尝江鲜、湖鲜、河鲜,才对于“鲜”的理解更全面。就我个人的品尝感觉来说,总的来说,江鲜赛过海鲜,长江江鲜以鲥鱼、刀鱼和河豚三鲜为最;三鲜之最在扬中,扬中之最在西来桥, 三鲜时令之最在清明节前。前面提到有关河豚鱼两书的介绍令人启迪颇多,但美中不足在书中没有看到西来桥人写河豚,也没有三0后的人忆河豚。而我这个三0后的西来桥人,当年在西来桥是吃过河豚的。对比今日在西来桥看到的、听到的和品尝到的河豚确就有更多的感悟。

 

首先是为何扬中和西来桥会成为河豚之乡?

这涉及作为河豚之乡必需具备的若干条件。

就河豚发育所需要的地理位置来说,唯有扬中西来桥为最,长江出口的崇明岛、长江中游的武汉一带、长江中下游的江阴段等地,都没有位于长江之中的扬中岛和岛中岛西来桥这样适合三鲜洄游和繁殖的自然条件,日本虽有河豚,远无法和扬中河豚相比,日本没有长江!即使福建的河豚也不具有这样的条件。

 

鲜花需要绿叶配,河豚需要适合自己鲜美发挥到极致的配料,而扬中西来桥的极其丰富鲜嫩的秧草(草头)和春笋、河蚌等恰恰满足了需求。配以秧草和春笋、河蚌等辅料,使得河豚更加美味可口。今天我们在菜肴上看到的河豚少不了秧草和春笋、河蚌配料等。而这样的配料在日本没有,在福建也难有。

除此以外,河豚美食和河豚文化的发展还要有一整套河豚饮食的安全美味技术操作工程及其高超厨师。在这方面扬中堪称全国闻名,技高一筹。

 

今日的河豚多为人工繁杂,野生的河豚毒性经过多年研究和防范已经将河豚的毒性降到最低,尽管如此,还是需要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程序处理和烹饪才能确保万无一失。记得我幼年时在家乡吃的河豚均为原生态的长江洄游河豚,没有人工繁杂的河豚。而吃河豚的方式方法是土法上码的简单吃法,绝无现在的分类出几十种吃法,甚至以前根本不敢吃的“鱼肝”也能摆上餐桌。幼年时吃河豚时,将河豚五脏六肺和血等有毒部分清除干净后,放在大铁锅里使劲煮熟,再加上大量秧草煮烂,使得河豚和秧草混为一体,吃的时候先用银筷测试,如果不变色说明可食,当然还得补怕死的人先尝,没问题大家动手,叫做“拼死吃河豚”。

今天吃河豚可以说不断创新,分类越来越细,也更适合不同顾客的口味。能够在西来桥吃到来自西来桥的河豚是一种幸运。在西来桥我目睹在西来桥镇文化体育中心大楼后,有座副楼市为河豚博物馆预留的,希望早日布展开放,让更多的人了解河豚和河豚文化。

扬中和西来桥是河豚之乡也是河豚文化的发源地。河豚文化离不开它的文化精神。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有“河豚有大毒,味虽珍美,修治失法,食之杀人”。晋代文学家左思《吴都赋》记叙了河豚的体貌特征和民间烹饪方法,从宫廷到民间,人们对河豚的了解和认知,从无知、恐惧、弃食,到有知、向往、盼食;从有剧毒致死到无毒处理成美味佳肴。有一个变毒为宝的过程。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河豚文化突出体现了扬中和西来桥人敢为天下先,“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革新求变向上精神。创新精神是一定的冒险系数的,河豚有毒,吃河豚需要有点冒险;更重要的创新精神需要科学态度,正是有这科学精神,这危险就可以转化为机遇,所以创新就是冒险(危机)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河豚文化正式变毒和废料为安全鲜美和宝藏的创新食品和创新思维代表。身在扬中西来桥,就是要弘扬河豚文化精神,胸怀中华,放眼世界,为建设西来桥作为扬中最美南大门,现代化新城镇,作出自己的新贡献。

照片6张是随机拍摄的。

1

 

2

 

3

 

4

 

5

 

6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969371.html

上一篇:即将绝迹的长江刀鱼
下一篇:82021155 这个数码IT宽带技术服务公司电话为何中断?
收藏 IP: 221.219.227.*| 热度|

5 张琦 郭向云 蔡小宁 姚伯元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