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从瘦西湖五亭桥到熙春台

已有 3911 次阅读 2016-1-4 08:20 |个人分类:摄影图片集锦(10-11)|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从瘦西湖五亭桥到熙春台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614发布

 

岁末腊月下扬州的最大优点是避开旅游高峰,20151212,原本不为旅游而来,提前一天报到,有时间就近来到人少心静漫步的瘦西湖,听导游慢慢道来,和同道聊天,是件很惬意的事。我们走过五亭桥慢步朝向熙春台,照片26张是随机拍摄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熙春台

 

*****************************

熙春台矗立于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西岸,与莲花桥遥遥相望。主楼南侧有湖石假山复道和重檐亭,北侧则建曲廊与十字阁相连。

中文名称

熙春台

地理位置

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西岸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湖石假山、复道和重檐亭等

熙春台介绍编辑

"熙春台"相传是扬州盐商为清代皇帝祝寿的地方。为给皇帝祝寿,花费万金建

筑如此金碧辉煌的楼台,可见当年扬州盐商的富有。然而,它的宏伟的气势、精巧的结构,却又显示了扬州园林无穷的魅力。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rTbvqztfZWufp7csMkVqbBM-updRNYJ2BU6ovurPyY1NunOtkl5Y4FqBRROSiup5QY-bapTIdWTCOReATXf_

熙春台前水天
一色

 

 


水天 一色 许卫 摄



  ■高扬

  矗立于瘦西湖西岸的熙春台,与莲花桥遥遥相望。主楼南侧有湖石假山、复道和重檐亭,北侧则建曲廊与十字阁相连。此处集楼台亭阁于一体,是昔日“春台明月”景的再现。

  熙春台之名取自《道德经》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意为众人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

  据传,昔日扬州盐商曾于此为乾隆帝祝寿,故又称“春台祝寿”。如今楼的底层即悬有康殷所书“春台祝寿”匾,两柱悬挂着一副楹联,为江湘岚撰,启功书,联曰: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风吹到月三更。

  上联着力绘景,景中蕴情。位于淮水之南的扬州城,天上白云飘飘,湖中碧水粼粼,在这迷人的秋色里,云水之间絮语情无已。下联侧重写人,情中有景。驾一叶扁舟,穿过二十四桥,我依约而来,吹箫的玉人儿你是否仍在?桨声、箫声、风声,萦绕我的耳畔,直到三更。

  全联化用唐人诗赋名句,将徘徊的云影、潋滟的湖光、明净的秋色糅合在一起,上下对应描绘影色与声音、白昼与月夜、自然与人文,彰显出胜地独特的情致。除了联中的对比,此联于内容、风格上与建筑亦形成了映衬。以秋景写春台,以联语写作风格的婉约映照楼台建筑风格的“豪放”。熙春台富丽堂皇,颇有北方皇家园林的华贵气派,楼前的平台则是“横可跃马,纵可方轨”。而此联绘景旖旎,叙情缠绵,颇有韵味。这刚柔融合,恰到好处。

  前人评此联道:“都是寻常字面,一经名手烹调,便若清脆可口”(吴恭亨《对联话·题署一》)。食在扬州,不错的,你看,这副楹联不也是一道色香味形声俱全的佳肴吗?

http://www.yznews.com.cn/yzwb/html/2011-06/25/content_282407.ht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947903.html

上一篇:莫称美2008-2015金融危机后“再次崛起”
下一篇:谨防发雾霾财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2 钟炳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0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