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也谈高薪挖人现象 精选

已有 5455 次阅读 2007-3-20 08:21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也谈高薪挖人现象

 

黄安年文 2007320

 

(:《也谈高薪挖人现象》2006719日首发在学术交流网高等教育改革栏目。)

*******************************************************

 

近年来,名牌高校纷纷出招,以高薪挖人的现象屡见报端,一些学校苦心经营培植的学科基地,很可能由于学术带头人被高薪挖走而衰微,这些在不同名牌大学中跑来跑去的学术带头人和知名教授从中渔利,也被戏称为“高薪跳蚤”,学校当局和一些评论往往从道德层面上谴责这种现象。不过在笔者看来,这里有着更深厚的制度和环境因素,而主要不是学术道德建设问题,责任也不在学者身上。如果把矛头主要指向那些“高薪跳蚤”者,实在是本末倒置了。

 

其实这种高薪挖人战术,在西方发达国家以至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相当普遍地存在着。既然是教育产业化和商品化,怎么可能保持对学术带头人的垄断权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近50万出国留学生迄今有2/3没有回国,这里有着西方国家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和优厚物质待遇这个重要因素。难道这几十万没有回国的学子也成了“跳蚤”?许多知名高校在10多年前就以“高薪”吸引“海归”,但是真正回国的“海归”有的真才实学不足,有的名不副实,因为有的“海归”并非真正全职归来,而是一年中只回来三个月到半年时间,称作“半归”或业余兼职已经不错了。究其原因还是涉及更深厚的制度和环境因素。你能说他们也是“高薪跳蚤”吗?

 

在人才单位所有制的时代,学校的学术带头人是靠自己的力量培养的,其中不少人就是本校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后留校的,经过一二十年和二三十年的培养磨练,其中包括出国学习等,成了本学科的学术接班人和带头人,他们一旦如果被“挖”当然是本单位所不容,而被挖者也因事实上的“买身”于该校而受责难。这种人才单位所有制和事实上的“买身”制、近亲繁殖制是连在一起的,因而不仅是不合时宜的,而且也是有悖于人才自由流动和学术创新的。

 

问题在于仅仅用高薪能否真正吸引和稳定住学术带头人,仅仅用高薪挖人其后果又是什么?

 

能否吸引住优秀人才靠的是综合因素而不仅仅是高薪吸引,如果真是这样,岂不是国内的学术带头人都被发达国家的超高薪吸引走了。学术带头人的有序流动需要有合适的土壤、学术环境、学术团队等条件,如果仅仅靠高薪挖人,挖来的人有朝一日也会被又一轮高薪挖走的,这样挖来挖去,恐怕弄不好搞得两败具伤。仅仅靠一个学术带头人而没有和谐的环境及优秀团队的合作是很难建成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共同体的。一位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在原来的单位可以作出杰出的学术贡献,但是到了一个新的学术环境中能否很快进去佳境,这不是用高薪能够刺激成功的。还要提到一些名牌高校所以针对知名学者不惜重金挖人,往往和被挖人的特殊身份有关,例如相对年轻的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学科评议组成员、重点学科基地负责人等,这些称号的获得往往他本人所在单位及地区的比例分配有关,现在人被挖走了,这种比例关系被搞乱了,势必引发新一轮的调整,其中对于单位和个人的利弊是需要重新洗牌的。对个人来说,他能否在下一轮再保持这样的称号同样也成了问题。

 

在笔者看来,能否培养出优秀的学术带头人来这是真正的本领和贡献,如果靠挖现成的学术带头人,挖来后这些学术带头人没有新的长进,弄得不好徒有虚名,这恐怕说不上什么成绩和贡献,奉劝靠挖人战术来提高学校声誉的管理人员深思。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高等教育改革/2006719日首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741.html

上一篇:从中国的美国历史学硕士到美国的美国药学博士
下一篇: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美国史研究所为研究生举行《治学之路》座谈会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