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无为耶? 有为耶?小议网络治理

已有 3174 次阅读 2009-6-11 10:18 |个人分类:个人所思所想(09)|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无为, 网络治理, 有为

无为耶? 有为耶?小议网络治理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611日发布

 

网络时代来临是2021世纪之交的事,是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没有科技人才的努力不可能有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自身不能管理自己,网络没有人治不可能发展到今天。在各类网络自动运转的背后都是由特定的人员操弄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网络软件自动运转的背后,无论是美国技术人员掌控,还是国产的技术人员自主设计,也都是由人的掌控的,有人以为美国的网络是绝对自由无人监控的,并不符合实际,说无需人治是不可能的。

 

在笔者看来网络治理是柄双刃剑,该治的不治、不该治的瞎治、随意性专治、自由放任无作为,都会产生不该发生的副作用。例如宣扬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黑客袭击、网络诈骗财色、网络剽窃侵犯知识产权、网络泄露国家机密和危及国家安全、网络扰乱公共利益、网络传播侵害年青健康成长、网络匿名评论恶意中伤涉嫌名誉侵犯、以及网络其他违反宪法和国家法律的作为,如此等等,如果不加过问和治理显然是不利网络的健康发展的。然而如果不该治的瞎治、随意性专治、违背知情权、资源共享权益的治理,则侵犯了公众的自由权益。例如那些只许州官享有,不许学者共享的错误监管做法,其结果既不能保障学者充分自由地吸收全人类的研究成果,也缺乏对广大学者鉴别能力的基本信任,从而最终严重影响了学术的发展和繁荣。多年来我国社会人文科学某些领域严重滞后国际水平的教训应当深刻汲取。

 

说到网络博客的治理,笔者以为需要提倡宽容精神、求同存异,各抒己见、各得其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资源共享。博客群体不是学术研讨会,也不是小圈子茶话会,这是最富有个性化、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多渠道、多学科相互交流的宽松博览会。博主自由选择博文的内容,论学术,谈教学、话家常、诉情肠、吐苦水、论球情国事社会事家事等等,无所不包。没有必要专谈学术或避谈学术,无需专谈科技或者避谈科技,不必专谈业余或者避谈业务。然而这种个性化、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多渠道、多学科并不意味着无需引导,无需治理。适当而引导是必要的。

 

例如,科学网从一开始就倡导大科学体系,即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科学的相互交流和借鉴,而向这个方向发展是需要引导的。两年半来的事实表明,在科学网落户的博主中,人文社科界的学者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有影响的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加盟科学网的学者也相当的少,这对于构建大科学体系的科学网来说,恐怕是个需要注意和引导的问题,我们需要吸引更多的有影响的人文社界的学者来加盟科学网,科学网也要重视社科人文情怀,需要注意对于人文社科学术领域知识的科学表达,而不宜将社科人文的知识仅仅限于茶余饭后的谈话资料。

 

再如对于科学网的页面的置顶文章和编辑部推荐文章显然体现了编辑部所治的导向,任何编辑部都有个人的或者编辑部群体倾向,把这种倾向性(或者导向性)和公正性统一起来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否则引发较多非议也就不奇怪了,这样于博主和编辑部恐怕都不是一件好事,不要赢得了点击率,损害了信任度。对于分类博文按照点击率高低排列上榜看似公正实际上和人治有关。首先,反映了关注度评价居于首位,关注度和质量评价并不是一回事,科学网编辑部面临点击率评估与质量评估的两难选择;其次,分类本身是编辑部确定的,而博文的分类是不平衡的,多则数千少则几百,同一点击率在不同栏目中可能出现上榜和落榜的不同结果,一旦分类变化,排行榜也就相应改变了。笔者历来主张网友关注和引导兼顾,这就需要编辑部下功夫过细过问博文内容,不能望文生义,将那些借题发挥,哗众取宠含金量很低的文章当作标干。认真而恰当治理和放任自流的效果是不同的,治理需要投入精力,有一分努辛劳,多一分成果,编辑部的工作确实很辛劳,编辑部的治理也可能得罪了一些人,科学的有效而适当的治理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我们需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等待,多一点支持,多一点关爱。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237588.html

上一篇:推荐报道: 非学术因素掣肘博士论文质量
下一篇:台湾故宫探秘(二)
收藏 IP: .*| 热度|

2 杨玲 曹聪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