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复活节,春假,和春天

已有 5028 次阅读 2009-4-23 18:53 |个人分类:美国纪行见闻(09-11)|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春天, 复活节, 春假

复活节,春假,和春天

 

王之伦原创   黄安年转发  黄安年的博客/2009423日发布

 

(:笔者近日收到挚友王之伦原创短文,文中谈到美国今天复活节的惨淡现状。在笔者博客上转发时以字符代真名实姓,感谢之伦兄惠寄)

*************************************************

 

  今年(09年)的412日是复活节。根据圣经记载,耶稣基督在“最后的晚餐”中,向他的门徒宣告,他将被叛徒出卖而受刑处死,但死后三天,他将复活。后来他果然被钉在十字架上受刑而死。但三天后,他又复活,并在他的门徒前显圣,要他们向大家宣告他复活的消息,然后他就由彩云环绕升天,坐在上帝的右侧。复活节就是纪念耶稣基督复活的节日。按习俗,这天大家要吃蛋,因为蛋是新生命开始的象征。教堂要举行仪式(弥撒)。从宗教的角度,复活节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所以在美国,这是法定假日之一。

  

  按说如此重大的重大节日,在临节日时应该会有点节日气氛,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大概因为复活节是周日,所以在周五就放假一天。这天我们除了在小区内看到有一家在门口的树上挂了几个蛋形的彩色灯泡以外,再没有看到任何复活节的装饰。周六我们照例到超市去购买下一周需要的食品,也没有看到超市内有任何节日的装饰。总之,一切都和平日没有什麽差别,感觉不到一点节日的气氛。到了周日,这是复活节的正日。这天下起了小雨。X他们想带孩子到附近商场内的小游乐场去玩,顺便也买点日用品,谁知所有的商店、商场都关门不营业,这也算是点过大节的意思吧,但未免太冷清了。也许今天人们都去教堂了。我们不去教堂,所以也不知今天教堂会是什麽模样。傍晚时天气放晴,我们出外散步,看到在小区内有那么三、四家的门口聚集了好几辆汽车,看样子是在举行家庭聚会。

  

  今年的复活节就是这样了。我不知道往年的复活节是否也是这样冷冷清清,还是今年是特殊情况(据Y回忆,07年时,我们曾随X在复活节到家具店订购家具,当时看到店中悬挂着彩蛋,今年她又在复活节随晓宇到建材店订购窗帘,就没有看到有什麽节日装饰)。

 

  按照规定,复活节后的一周,小学放春假。以我的回忆,在中国,学校放春假是很开心的。一般学校都会组织一些活动,例如到公园去玩、去野餐等等。就是到了大学,也还会在春天组织一些郊游活动。只是在南方,春假一般是在四月初,而在北京则一般是在五月初。但在这里,学校放春假,就是学校关门,学生则是遣散回家。一般学生家长都是上班族,不可能陪孩子出去玩,于是在春假期间,孩子只能待在家里。如果天气比较暖和,孩子还可以到外面玩玩,可是这几天不是阴就是雨,难得有暖和天气。这样一来,孩子就只能闷在家里。这样的春假实在是没有意思。从这点来说,美国的学校就不如中国了。

 

  说到这几天的天气,就想再说几句。记得在三月初,我曾写过一篇“春天的气息”,说是春天终于要来了。现在看来,当时是高兴太早了。三月初虽然已有了春天的气息,但看来这里的春天真正来到,还需更长的时间。说得更确切些,也许这里根本就没有正正经经的春天。所谓“春天”实际就是冬天和夏天的交替期。从我们在二月下旬到这里以后,三月初天气开始有了点暖意,且下了雨,但后来又起了西北风,风后天虽放晴,但气温又骤然下降。此后就经常是:晴天->天气转暖->多云->转阴->下雨->起风降温->晴天->转暖->多云->转阴->下雨->起风降温->晴天,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一般晴天不会长于两天,而阴雨也不会超过两、三天。之间冷、暖交替十分显著,有时甚至还飘雪花,但因地面已转暖,所以雪花落地就化。以至到现在我们还不敢完全收起冬衣。看样子这样的循环要一直继续到五月上旬。所以我的感觉是,所谓“春天”,实际是冬天不甘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但暖流也开始频频袭来,于是寒流就频频反扑,就是这样寒流和暖流往返拉锯,直到最后寒流全线溃退,暖流完全占领为止,而这时也就快到夏季了。由此可见,这里的春天是没有沙尘,雨水也充沛,但骤冷骤暖很频繁,像这样的天气,我们就要特别注意防感冒。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227792.html

上一篇:再谈“圈子”
下一篇:在黄海看日落(2009年4月15日)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