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信息技术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科技篇2)

已有 4994 次阅读 2008-2-13 06:51 |个人分类:世界历史研究(07-11)

信息技术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科技篇2

 

黄安年文 发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6期;黄安年的博客/2008212日发布

 

 

20074月在我的博客中曾经发表了我的《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中的可持续发展篇和整体研究篇,社会保障篇部分文章,现在继续发布经济卷中的其他部分文章,这些文章写于2006,现在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这是需要说明的,笔者对于科技知之甚少,文章的综合是否合适恳请读者提出批评。考虑到文章的篇幅及通俗性,所有引文均未列出,不过笔者的资料均有一定依据。信息技术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科技篇2)一文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6期第16-18页上。

 

*****************************************

信息技术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科技篇2

 

黄安年文 发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6期;学术交流网/世界历史研究/2006713日首发

 

 

在现代化的社会、经济、政治、国防、文化、教育、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广播电视技术、通信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国防自动化技术。生产自动化技术、家庭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而这些技术的支柱正是微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

 

1947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实验室三位科学家巴丁、布赖顿和肖克莱制成了第一支晶体管,标志着微电子技术的发韧。1946年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诞生后不久,通用自动计算机诞生,1950年兰德公司与哥伦比亚广告广播公司用通用自动计算机来预告大选结果。1951年美国雷明顿-兰德公司使用了第一台商业用的电子计算机。1952IBM公司生产了用于科研的大型计算机系统IBM70110年内电子计算机很快就在发达国家拥有了15000台以上的计算机。1956年美国制成了军用小型的晶体管计算机。1958年出现了民用晶体管计算机,成为第二代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在100万次以上, 高于第一代200倍。最初在一个小的集成电路版上集成10多个或几十个不多与100个的晶体管,因而称作小规模集成电路(SSI)19648月,在西摩·克雷的领导下问世的计算机是第三代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在300万次以上, 储存容量为13万字的大型晶体管计算机,可以集成100-1000个晶体管,称为1000个以上的晶体管集成电路,称为中规模集成电路(MSI),或称电脑,60年代美国已拥有计算机3万台。中国的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问世于1967年。这一时期出现每秒运算千万次的集成电路(IC),即第三代计算机。70年代全世界计算机总台数共10万台,1970年中国的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出台。世界范围计算机发展到70年代以来又演化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第四代计算机。它可以集成20多万个元件的芯片。80年代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芯片上集中的元件已达100万个以上。大体上计算机,每隔5-8年运算速度提高10,体积缩小10,成本降低10倍。19701985,集成电路线宽将缩小10,存储容量增大1,000, 预计19702000年间, 集成电路线宽缩小100,存储容量增大100万倍。6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迅速兴起,美国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微型计算机体积小,价格便宜,重量只有几十克,可以放在火柴盒内,高速运算,结果十分精确。

 

在超大型计算机发展的同时,微型计算机和微处理机,家庭和个人用电脑迅速发展。1975年个人计算机的销售额为零,197720万台,1983700万台,219875000万台以上。从1977年到1987年间,世界市场对个人计算机的需求额从几百万美元到270亿美元。1970,美国办公室里的连接终端计算机还不到20万台,1980年已超过了200万台,1989年高达1亿台以上。与此同时,计算机能力成本不断下降。1982年在全世界有微电子市场的154亿美元交易中,美国占50.3,日本占29.2,西欧占17.8%。  在20046月世界超级计算机排名中,居首位的是日本NEC公司的运算速度达每秒358万亿次的“地球模拟器”,第二位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数字公司的速度为每秒199万亿次的“风暴”,第三位是美国惠普公司速度为每秒138万亿次的ASCIQ。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超级计算机分别居第四、第六和第八位。而中国曙光计算机公司研制的“曙光4000A”排名第10。这是中国产品首次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10强。

  

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已成为新技术革命中最重要的领航技术。它突出反映在电子技术,微电子计算机和微电气的结合,以及广泛推行工业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遥感等接受技术,光纤等通讯传递技术。电子计算机则巨型、微型、网型、智能型同步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在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科技手段现代化、国防技术现代化、家庭和社会生活现代化、情报和信息手段现代化等方面已经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通讯+计算机+智能软件”使得信息技术发生了飞速的发展。

    

1977年美国最新型微机,每秒处理10万个机器指令,主存储器有64千位,磁盘存储器有160千位。到1987, 处理能力和主存储器是1977年的20, 磁盘存储能力则是500,一个存储器芯片每存储独一个数据数字单位, 1976年价格为1/10美分,1986年减少到1/1000美分, 每年还在以35%的速度下降。由于新的超密度芯片的出现, 19804微米64K,19900.5微米4,096K,1995年则达0.25微米16,384K, 我们已进入了亚微米时代, 90年代国外从亚微米技术(0.5-1微米)向深亚微米(0.1-0.5微米)发展。2000年可制出1千兆动态存储器的集成电路, 即每块芯片上有10亿个元件。一块64兆位动态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400万个汉字的信息量。从80年代以来, 美日更竞相研制第五代人工智能计算机。预测2000年世界集成电路的销量将达2,000亿美元。

 

198211月,Compaq推出第一台IBM兼容手提计算机,重28磅约合14公斤。1990年第一台彩色显示屏笔记本电脑问世,1994年 第一台配置Pentium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推向市场。同年IBM推出了世界上的一台带有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IBM ThinkPad 755cd。进入新世纪手提电脑的发展迅速竞争激烈。2004128日我国联想集团宣布以12.5亿美元并购IBMPC电脑。有人借用IBM人的话,描述第四千万台ThinkPad笔记本电脑产生时的情况:“它应该是一款非常轻巧,可以全天运行的笔记本。它将配备一个虚拟键盘,不仅可以让我进行键盘输入,还可以进行声音和手写输入。它仍将具有黑色的外观和一个位于键盘中央的红色圆点——TrackPoint。”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统计2003年全球个人电脑产量1.545亿台,2002年上升11.7%50年以来,电脑性能大幅度提高,从每秒运算1000次,到现在可以运算的100亿次,提高了千万倍;相对价格则从每万次1000万美元,下降到1美元,价格也下降了千万倍。这种技术价格的变化在技术史上实属罕见。1996年的世界电脑产量超过了1亿台。7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处理者和应用信息者的合一,信息运用的范围和领域大大扩大,从而形成计算机的第二次浪潮。

 

90年代以来,电脑通过网络化快速传递和获取信息,现世界的时代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世界和信息时代,从而出现了计算机的第三次浪潮。在这次浪潮中的一个特出特点是它的全球性、社会性、和计算机和通讯的结合。即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需求、国际化管理的需求、以及社会个人家庭需求的结合。这种结合导致一个新名词的出现即计算通讯(Compunication) 是计算机(Computer)和通讯(Communication)两词的组合。家庭步入信息时代是90年代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个别家庭的一个明显的新事物。1995年底的统计材料,美国有90%以上的公司在互联网络上有地址,这有利于家庭式办公,在近3个月的时间内,有2400万人使用过互联网络。1995年计算机已进入大约34%的家庭。自1990年至1994年件蜂窝式电话的定购者猛增600%以上。计算机进入家庭的热潮将真正带来信息时代.

   

信息浪潮首先对发达国家带来巨大冲击。在90年代初286电脑普遍流行,386电脑算是佼佼这者,486电脑则凤毛鳞角,而到1996年时,286电脑早已推出竞争舞台,386电脑、486电脑均告萎缩,奔腾电脑正席卷电脑市场,并遭受新一代产品的严峻挑战。日本、德国、英国等国的多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由于以硅为主要材料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有它体积上的限度,在发展硅一类集成电路的同时,美、日、欧等国开始研制以生物材料制作芯片,模拟人脑的第六代计算机,即生物计算机,1983年美国提出了研制生物计算机的设想,1986年日本制定了开发芯片的10年计划,1988年美国提出了投资4亿美元的研制神经网络计算机计划,同年,日本把1988年定为神经计算机元年,欧共体也开始了神经计算机的合作试验, 1995年美国的英特尔公司、卡尔斯巴德神经半导体公司已经向市场推出神经网络集成电路片。

   

把计算机和通信联系起来的全球网络已经开始成为有史以来作建造的最大的机器。有人则称将电脑、通信卫星和数字化三种技术融合起来,从而使现存的媒体发生质的变化,使人类面临着通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是文字的发明,第二次是活字印刷,这第三次则是信息的全球化革命。人们从风起云涌的各类网站的兴起可以看出网络信息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雅虎网站为例,几年多前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INTERNET网站,现在一举成名,成为在全世界具有广泛影响的权威性网站。2005年和1999年相对比,就不难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分类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我们今天只要在雅虎网上点击各个分类和细目,就可以很容易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人们越来越感到网络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从本质上讲,雅虎就不只是一个提供信息搜索服务的单纯网站了,它还成了人们数字化生活的重要渠道。其实不止是雅虎,还有崛起中的搜新浪等,迄今它包含50,000主题分类,500,000个优选网站。许多上网搜索资源的不是通过雅虎就是通过搜索网站。此外,Google网和百度网(www.beidu.com)在快速检索资源上的作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和登陆。前者可以搜索80多亿网页超过10亿张图片等,后者被誉为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只要我们登陆雅虎、搜狐、Google、百度等网站,我们不难了解网络时代已经悄悄地、快速地来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调查数据,截止到2003630日,中国互联网网民已达6800万,半年内增长了890万。20061CNNIC17次互联网报告发布 网民达到1.11亿。中国网民过亿宽带上网人数6439万 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网站总数(包括CNCOMNETORG下的网站)约为:694200个。

 

在光纤电缆方面:连接美国与日本间的光纤电缆,19894月投入使用,北美、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也在用光纤电缆联结起来。1991年能同时传送80,000次的通话横跨大西洋光纤电缆也投入使用,1992年所铺设的光纤电缆将达1,600万英里, 一根光纤电缆可以传送8,000多次电话,而铜线的容量只有48次。到2000年前,一根光纤电缆将能够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传送1,000万次通话,1988年只有3,000次。目前全世界所敷设的光纤电缆长度,已达1,000万公里,有人估算人类积累的有记录的知识,用光纤传输,只需35分钟就可完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现代化已经在当代新科学技革命浪潮中独占鳌头。为确保跨世纪的竞争优势, 各个发达国家纷纷抢占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制高点。如果说, 90年代至21世纪将进入社会的信息化时代,那么智能计算机正是信息化时代的核心技术。在今天,信息产业和信息资本与国家的兴衰、企业的存亡紧密相联。在特定意义上说, 信息就是生命,信息就是资本,拥有最新有效信息, 就拥有竞争发展优势。

   

在交通运输领域,无论是飞机、铁路、公路或水路都发生了向现代化、电气化、电子化、高速化方向的快速发展。在推进航空事业发展中,美国的飞机制造业发挥着重要作用。50年代初, 喷气技术用于民用。19591707试飞成功。60年代, 波音为阿波罗航天飞机制造了第一级火箭;1967年出售了737客机,其后747也投入运行,70年代后期研制了757767, 每架飞机可载客200, 飞行3000英里;1990年推出了双引擎、宽身777新型客机。波音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飞行器生产商,生产数量为除苏联外的世界产量的一半。目前世界定期航班总货运周转量和客运量分别达到2200多亿吨公里和11多亿人次。其中美国数量居首,次为俄罗斯。在世界客运最繁忙的10大国际机场中,有9个在美国。中国航空公司二00四年定期航班完成的总周转量为240亿吨公里,跃升至第3位,超过了航空强国日本和英国。2001年的“9·11”及其后的一系列恐怖事件对于美国和世界的航空事业带来了重创,尽管如此随着全球化的大趋势,世界航空业还是在恢复性发展。

 

1964年10月,日本东海道新干线高速列车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210公里,是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1983年法国TGV东南线(巴黎至里昂,全长417公里),全线通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70公里。德国曼海姆至斯图加特线(105公里),1991年通车。90年代意大利、西班牙、韩国也先后建成了高速铁路。19906月,法国政府发表建设高速铁路的基本计划,计划到2015年要建成总长度达4700公里的高速火车铁路。199012月,欧洲共同体发表了欧洲高速铁路网设想,要求新修9000公里时速为250公里的铁路线,同时把已有的15000公里铁路改造为时速200公里的线路。19941020日,连接英伦三岛和欧洲大陆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正式通车,这个历时近4年耗资10亿英镑的工程,使天堑变通途,成为世纪工程的壮举,标志着欧洲海陆交通新时代的到来。2004年世界上运行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新建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约4400公里,若包括运行时速200公里的线路,总营业里程已超过15000公里。这些线路仅占世界铁路总营业里程的1.5%,但却担负着各拥有国铁路较大一部分的客运量。

 

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了23万公里。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目前高速公路总长度为8.8万公里,已完成以州际为核心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约占世界高速公路总里程的一半,连接了所有5万人以上的城镇。中国名列第二,目前突破了3万高速公路。19881031日,上海至嘉定18.5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中国大陆有了高速公路。20048月底突破了3万公里,比世界第三的加拿大多出近一倍。

 

2005年19月传来消息,全球汽车保有量达到8亿辆。按全球人均计算,每8人中就有一人拥有汽车。美国每百人拥有汽车55辆,德国为54辆,平均两个人就拥有一辆汽车。在美国,每六个企业中就有一个企业依赖于汽车的生产、发送、服务或使用,汽车工业扩大了钢铁和橡胶的产量,还推动了石化、玻璃、纺织以及其他工业技术进步。中国汽车工业自上个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以来,2004年已经突破了500万辆,位居世界第四,2005年,将达到570万辆,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三个汽车大国之一。

 

1966年起货运实施集装箱化,在2000年至2004年间,世界集装箱吞吐量以平均每年10.6%的速度增长  到2003年底,我国拥有的远洋运输船舶共有2300多艘,总吨位4000多万吨,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四位。

 

(本文为《当代世界六十年》选登篇目之一)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世界历史研究/2006713日首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5673.html

上一篇:给外孙布置家庭画展
下一篇:当代发达国家发展高新科学技术的对策(《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科技篇4)
收藏 IP: .*| 热度|

1 曾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1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