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相识四十载 回首仍青年——我的大学,我的老师和同学

已有 1943 次阅读 2022-12-30 10:38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相识四十载 回首仍青年

——我的大学,我的老师和同学

 

推荐 文 黄安年的博客/黄安年的博客/2022年12月29日发布(第31817篇)

【按:本文原载2022年10月出版的北京师范大学分校82级历史系《相识相知四十年纪念册》第245-251页。感谢钱伟校友同意转载,姜虹、王清亚校友于钱伟出差期间传来文稿。】

 

钱 伟

DSCN8644.JPG

相识四十载,回首仍青年。中国共青团把28岁以下叫青年,国家统计局将34岁以下定为青年;联合国说45岁以下算是青年,世卫组织却说65岁以下都是青年;清华老教授合唱团成员均龄75岁,却唱着“愿千帆历尽、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对我们来说,少年就算了,我们相识在青年,相知于青年,回首仍青年。

校 名

我的大学虽然不知名,但校名却有着曲折发展过程。它的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11月的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分校,这也是我们1982年9月入学时的学校称谓。1983年8月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分校合并后,校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分校,校址从东大桥迁到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外馆斜街5号,即原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分校所在地。1985年3月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校址未变,一年后我留校在校本部人事处工作2003年2月它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届时我已调离14年了。大学四年其间仅这校名就变了三次,可谓曲折,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育人宗旨理念,却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校 址

师大一分校的校址是朝阳区原东大桥小学,北邻原关厢医院,也就是今天蓝岛大厦正南。校门东开,院子南是一幢仅200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楼,中间有600多平米大的空地,其中西部辟为基本标准的篮球场,需要时也可以在中线支起网架,作为排球场使用。没记得学校组织过篮球比赛,但应时的排球比赛曾经热闹非凡。虽然一分校当年只有三个班,但是大家都要在这唯一一个“标准”操场上排兵布阵、演习训练,真是难为了大家;礼让谦和、有序和谐,为单一的在校学习增色不少。西面是个二层简易阅览室,这就算是学校的教学区了。北面三分之一是行政部门区,领导们的几间临时平房办公室,还有教师食堂等其他辅助设施。附加说明一下,在校学生的午餐是在教室完成的,所以教室更要窗明几净。每天大家轮流做卫生值日,这一点完全沿袭了中学的良好习惯。

 DSCN8645.JPG

北师大二分校的校址在朝阳区安定门外外馆斜街,原外馆中学,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有工字型四层主教学楼、矩形二层行政办公楼一座,还有一个在东北面的简易二层图书馆及书库,操场则有着两个篮球场大小。

我们历史系教研室,在教学楼三层东南,上课教室按照学校安排,而大三以后调换无常。四年中,不仅经历了校名从师大一分校升级到师大分校,校址也从小学旧址升到中学旧址,进而达到大学规制,可谓“跨越式”发展过程。

DSCN8648.JPG

 

教 学

我们一分校是文科类学校,初期开设专业只有三个,中文、政教、历史。查了一下历史,在我们82级之前,它只招收了78级的668人和79级的159人,因为教室问题,停招80、81级,如此算起来,我们82级124人是一分校的第三届学生。而二分校是理科学校, 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专业系。

综合管理、人事关系上,分校是与北师大本校分开而独立的;教学业务,则归本校领导或指导。建校初期,在北京市委及市高教局领导下,在北京师范大学本校的大力支持下,分校与本校基本上实行了“三个一样”,即同届学生和师大教学计划一样、教材一样、任课教师一样,这从我们所学课程及任课教师表就可以看出。据不完全统计,总计50门课程,除去社会调查、教学实习和毕业论文3门外,其它47门课程、68位任课教师中,北师大本校教师52人,占比达到76.5%;如果再加上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和自然博物馆的外请教师3人,占比更高达80.9%;分校教师为13人,占比19.1%,授课内容基本为大学语文、外语和体育等基础公共课。

另,学校在新生入学通知书里,寄有“给新同学及家长信”,对学生大学生活提出了要求,其中提及“必(毕)竟学校设备简陋,条件艰苦,要培养合格的中学师资,需要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加倍努力,在德、智、体几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力争达到或接近师大总校毕业生的水平!”事实上,历史系78、79级学长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刻苦努力,质量有所保证,平均分数超过本校同系同课4分左右。而我们这届,因缺乏数据支持,成绩不得而知。

DSCN8649.JPG 

 

感 恩

据校史载:1978年北京市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协商,组建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分校,为北京市普通教育培养文科师资,隶属北京市高教局。随后学校成立了由陈之光(后赵先)任组长、汪馥郁(负责教学工作,由北京师范大学委派)、李利(女,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由市委委派)、章文(主管总务、后勤工作,由朝阳区教育局委派)为成员的党政合一领导小组,负责筹建和分校全面工作。

这里要说明的是,入学时的李利副校长(原任东城区领导小组成员),后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任副局长,分管干部二处、教育处。1989年3月,我入职社科院;原本去的是历史研究所,但李利副局长发现我会些计算机,就把我留在局干部二处,任助理研究员,这样她老人家成为我工作的直接领导、顶头上司。此外,当年的李捷、陈振声、霍力进三任辅导员,相继汇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我能有幸再和老师们接续前缘,实为人生之幸。俗话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生时代的副校长、系辅导员老师们,在校时对我关爱有加,工作后又是扶上马走一程,我感恩至极。

 DSCN8651.JPG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四年历史系的学习,两校授业老师的知识传授、操行教诲,辅导员老师的入微点拨等等,于我的学习课业、认知方法、做人做事等方面,均给与了莫大的指导帮助,我感恩之心永驻。师恩绵长,举要为例,也仅是沧海一粟;老师们对我的教育之情、培育之恩,实在是无以言表而铭刻在心。

 

闲 篇

我们82级历史系,同学共有42人,其中女生32人,男生10人。女生由于占绝大多数,诸事高高在上;男生则没有什么发言权,走路似都贴着边,阴盛阳衰严重。往事如烟,这个话题不堪回首,还是扯扯闲篇吧。

一话,“违约赎身费”。

上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后能留校,在我看来是莫大荣光。当时82历史系留校有些重男轻女,留校3人均为男生,张京跃留在校办公室,刘晖春在历史系做辅导员,我则在校人事处公干。届时高校清贫、教师薪低,而国家部委机关诱惑力极强;鉴于社会人才流动频繁无序,所以处于弱势的高校等单位都有自保政策。如毕业后到所在单位须服务满五年后方可提出调动,关系好的法外给个人情,交违约金后才可跳出,等等。记得当年张京跃调去建设部时,因未满五年的服务期,按规不应批准,虽校长、办公室主任都认可,以提拔为由想挽留他,无奈他去意已决,尽管当时我们月工资70元左右,他还是交了5000元“赎身”,跳了龙门奔向爱情。凡尔赛一下,事隔一年当我调离时,不知是因在人事部门工作近水楼台,还是自身贬值掉价,学校减免2000元。小人得志,一乐也。

二话,夜宿龙门涧。

1982年10月3日系里组织秋游,辅导员李捷老师带队,地点是京西门头沟区西北、有着“燕京小三峡”之称的龙门涧,同学们纷纷响应。此地距市城区100多公里,大家约定个人先去门头沟河滩站,集合后乘长途公交同行。

当时只有门头沟长途公共汽车郊区线可去龙门涧,一天上下午两趟,双向对开往返。“门头沟河滩站”早上出发,中午到“燕家台站”,下午2-3点返回门头沟,反之依然。路途远、弯道多、颠簸强,到燕家台后再步行1公里才能入涧,我们进入山涧已是正午时分。西龙门涧是在悬崖峭壁中穿行,幽深陡峭,涧沟里溪水潺潺,景色隽秀但荒无人烟,长达数十公里,许多同学刚到涧口时就有些顾虑和担心了。但大家游兴未泯,不知山涧深浅又人多势众而不惧,欣然前往。另有现实摆在面前,没有回程的公交车了,或可在农家借宿一晚,但我们一群多达十几人,根本没有农家可借用;而且一旦留宿农家,我们所有人的行程就会后延一天,家里人都不知道我们会改变行程的。其实事先计划是留宿山涧内的,所以即使有人心怯,也随大流。

那时根本没有旅游业,深山老林的村民能吃饱肚子都不易,我们大家都是自备干粮的。自带的食物也不是现在这么多品种的速食,而是自家父母做的家常、个人零嘴。那时已有方便面,大家带的最多、最好吃的就是非常简陋的方便面。事实证明,方便面是最好的野外、夜晚宿营的食物。李捷老师带的东西最全:除食物外,还带了一个小锅类容器、红药水、清凉油、打火机、盐调料等等,记忆最深的是他带了针头线脑,而且差一点出事。那个时候没有森林防火一说,入涧没有门票,也没人检查火源;有老师在,男生不能吸烟,只有老师有持火资格了。另外,女生好像有带简单化妆品、驱蚊剂类的东西。因为行色匆匆,天色渐渐暗下来,所以这第一天的行程好像没有照片,最大的遗憾是入涧时因没有过燕家台过街楼,所以没有全体合影,再出来合影时,只余七位“勇士”。

夜行龙门涧的重头戏是坐宿山洞。

找柴火,大家散去水涧边寻找,不敢走远,拾来的树枝很少而且全是潮湿的,点燃后全是烟,洞里人一通咳嗽。吃饭,用小锅煮白方便面,李老师说他带了调料盐,拿出来却是一个小纸包;简直是神来之笔,仅有一点点烛光的山洞里李老师本能地发现不对劲,收回手仔细看,小纸包里竟是针线。根本没有吃饱一说,但大家都不太饿;讨论行程,明天怎么办、如何走。背靠背摇头晃脑打瞌睡,恍恍惚惚似乎听到涧深处隐隐狼嚎,迷迷瞪瞪到凌晨分别。

当洞口升起火时,夜色已经完全笼罩住了沟涧,对面十米左右的峭壁已然看不见;飕飕的凉风在涧中呼啸而过,给蜷缩在进深只有三米左右的阴冷洞里、瑟瑟发抖的我们带来了刺骨的寒意和心中的恐惧;只有洞口的篝火噼里啪啦烧着,为大家照着亮且添着暖意。突然,一股寒风从涧里呼啸而来,不仅打着崖壁上的树枝茅草哗哗作响,而且把我们唯一照明的篝火给吹灭了,大家一阵惊慌,因为黑乎乎的、相互之间谁也看不清谁。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贾玲同学高声尖叫,拉灯!拉灯!快拉灯!!!┄┄,可能是受此刺激,贾玲没有走完后续的“长征路”当上老红军,而是打道回府了,所以照片中遗憾地缺失了她。但“拉灯、拉灯”成为我后来工作郁闷时的一剂解药良方,是为二乐也。

就在这个浅凹的山洞里,大家对第二天的行程产生了分歧。一部分坚持要看到涧内的朝阳,按计划走完尽可能远的山涧;另一部分人已经有些体力不支,加上食物稀少,希望第二天一早回撤,赶上从燕家台开往门头沟河滩的头班公交车回家。李老师让大家自由决定,他则与留下的同学在一起。印象深刻的是当天天蒙蒙亮时,疲惫的大家在李老师的多次提醒下才起来收拾东西,在涧水边抹一把脸、让男生靠边站不能回头,女生就着涧水方便一下,然后几乎把所有能吃能用、我们几个能带动的东西,都留给了继续“长征”的我们。

一半人回家了,我们留下的6人,则在李捷老师带领下直奔山涧深处。一路跋涉,所到涧沟最远处是“将军石”,因为北面有一小处空地,遂置相机于地仰小角自拍,照片背光,好在光线适中,可清晰看到7位的相貌。

DSCN8653.JPG

(左起:田玲、吴珊、钱伟,李捷老师、刘辉春、商强、王小军)

三话,所谓“洁清血”。

在1984年10月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大家献血,大轿子车数辆,拉着我们奔赴海淀区马甸献血站。在第一步抽血检测后,百多人的大部队中只有我和中文系女、马同学被叫出,单独到另外一个窗口去抽血。当时不明就里,就觉得特奇怪。好奇心驱使,透过窗口问抽血的护士其中缘由,依稀记得,她好像说你们是洁清血,就是血中杂质比较少,可以做检测底本。我本来就是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主,经她这么一说,自信心更是爆棚;回学校后也没休息,又和同学一起去打篮球了。近期的同学群里芦和英还说起献血后发的补助60元,我去买《辞海》这事。到社科院工作几年后第二次报名参加献血。家人非常支持,买了牛踺子、桂圆红枣等大补食品,那可是物质还不是很丰富的90年代初。到献血时,协和医院血液检测后告我“你不合格,回去吧”。怎么可能?我上大学的血可是洁清血啊!大夫说你血里有抗体,就是你身边有人得了肝炎类似的病(办公室中确有人得过肺结核),你抵抗力强,身体里产生抗体阻止你被传染;但是你这个血,输给别人就会传染给他。瞬间自信心跌到了谷底,班也没上灰溜溜地回家,告知家人没有献上血。家人听了挺不高兴,扔出一句“你想吃什么你就直说,别拿献血当幌子,骗吃骗喝的”,呜呼哀哉,我的洁清血呀!

DSCN8655.JPG

 

四话,“无颜”知己们。

红颜知己,指男性称呼自己的女性朋友,她是一种无论在精神上还是三观上都非常合拍的朋友;似是一种思想情人 ,一种灵魂交流的精神伴侣。蓝颜知己,是相对于红颜的,是从女性角度称呼谈得来的男性朋友,并且听起来很惬意,能给人一片蔚蓝的天空。不同于红颜、蓝颜,大学同学之间的情谊,特别是全由北京孩子组成的我们班同学,它是没有功利私心的、纯洁无色透明的“无颜”知己。

其实大学短短四年要说知己还真可能有点过,但是个人的字面理解,知道彼此的,也可以说是知己嘛。班长张玉乔,如知心大姐一样,在学习工作上总是能给你鼓励和认同;王清亚,似长两岁的兄长,90年代还他所借5万元钱,他看也不看就放到后车座上了,何其信任;刘晖春,我结婚时购买的罗马尼亚家具非常沉,是单薄的他帮着扛进家门;黄山,生活委员,我的入党同人,关爱同学、乐天活泼,唱戏有板有眼;吴珊,邻家小妹般,大院子弟且鬼马精灵;还有商强,两届宣传委员,主责黑板报、记录班级重大活动;至大学20年聚会制作82历史网页,其中王清亚出资注册且创建网页栏目,我司职扫描编辑上传,照片资料由她负责。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在那次搜集整理基础上,才有“40周年纪念册”照片集成这次“相识四十年”参与回忆梳理,乃至我们能基本还原大多数授课老师及其课程与进程。林林总总,要言不烦。

四年很短,四十年很长,我有幸在这个心境澄明、清澈纯粹的班集体里学习生活,可谓幸福满满;而与41位同学们相遇相知相识,坦荡相对互为知己,更使我受益终身。谢谢82历史系、谢谢我大学知己的同学们,有你们在真好。

 

DSCN8657.JPG

(毕业20年,82LS网页片段)

 

 

参考资料:

《北京联合大学志(1978~2000)》;

《心中的记忆》,徐永利主编;

《与改革开放同行—建院30周年回顾》。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369743.html

上一篇:1999年11月11日日记
下一篇:三上天通苑小学东侧无人便道(2022-12-30)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