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六月酷暑红学票友品红活动热

已有 4264 次阅读 2007-4-10 08:22 |个人分类:三言两语简评(07-10)

六月酷暑红学票友品红活动热

 

黄安年文 2007410

 

(按:《六月酷暑红学票友品红活动热》学术交流网学术问题研究栏目2005626日首发。)

************************************************

 

今年北京的六月是历史上罕见的酷暑季节,然而红学票友的民间品红活动同样热火朝天,尽管他们的本职工作不同,但是对于红学的爱好和研究的专注走到了一起,他们的活动没有立项、没有官助经费,所有活动均自筹资金。这些红学票友是红学研究队伍的一枝制度外的生力军,有人戏称是民间研究所,因为他们所论红学的深度和创意并不亚于现职领取皇粮的研究人员。红学研究者和红学票友间灵活多样的多侧面交往活动构成了红学走向大众化和红学向纵深发展时代的一道风景线。

 

610日在天通苑家中举行了一次难忘的红学专家与票友聚会。(见黄安年文:《红学家与红学票友一次难忘的聚会》,学术交流网2005612日首发) 614日上午红学票友、红学家、红学家属、黄叶村曹雪芹展览会研究人员一行18人驱车由植物园来到石景山到了五里坨天泰山风景区西岸之颠的慈善寺,进行田野学术考察。他们是来北京休假的香港梅节夫妇、红学超级票友版本专家杜春播耕、原民革中央宣传部长蔡义江夫妇、北师大中文系张俊教授、北大中文系陈熙中教授、中国历史博物馆张书才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员吕启祥夫妇、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生任晓辉、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李明新村长等任晓辉。我们重点参观了慈善寺内的魔王殿。慈善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天泰山,有24处殿堂,100多间房舍,是道释合一的古寺庙,为旧日京城百姓进香求子求福、许愿还愿的地方。因其环境秀美、幽静,爱国将领冯玉祥曾三次隐居慈善寺。据介绍“天台山(又名天泰山,天太山),位于石景山区西北部。主峰海拔4308米。境内山体陡峭,沟壑纵横,峰峦叠翠,柏绿松青。其东南方向有南马场水库,南有唐代古刹双泉寺,西北坡有明代慈善寺。” “慈善寺主要包括正院、东跨院两大部分。正院殿堂三进;前有韦驮殿,二进正殿大悲坛,三进后殿藏经阁。韦驮殿很有趣。在别的寺院,韦驮殿一般供奉弥勒佛、四大金刚。可在这里就不同了,这里是关羽、韦驮共处一殿,弥勒佛则请到寺外,另建一座弥勒佛殿。”“藏经阁又称魔王殿,它是慈善寺最吸引人的地方,每年318开殿一次。大殿五间二层。一层塑有魔王坐像,高1.9米,身穿黄袍,面向东南;二层是过去僧人藏经之所。”“自法海寺北行十余里的连绵山脉上,有一座东连八大处,北靠挂甲塔、西接克勤峪与三山相连的天泰山。在天泰山西侧山腰向外探出的平台上,座落着始建于明代的古刹慈善寺,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善寺虽然深居山中,但它在历史上曾引来众多军事将领,1921年至1924年间,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曾三次隐居天泰山慈善寺中,其间张作霖的代表杨宇霆、李景林、张学良,阎锡山的代表、段祺瑞的代表、孙中山的代表汪精卫、孔祥熙、徐谦、包括我党的创始人李大钊等都曾到过慈善寺拜访过冯玉祥。”

 

这次田野学术考察最有意思的是确认北京石景山地区有个天泰山(天台山、天太山),天泰山有个慈善寺,慈善寺内有个魔王殿,涉及近年来红学界中关于与曹雪芹有交往的张宜泉的《春柳堂诗稿》中写到的“登天台山夜宿魔王寺”地点在北京还是浙江或者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说的争论(见《张宜泉不是兴廉的新证据——〈春柳堂诗稿〉中的“天台山”在何处》,蔡义江文载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3期)。

 

624日下午部分红学票友和红学家在卫生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孙隆椿先生家又一次聚会,与会的有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原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解放军总装备部田永清将军、红学超级票友版本专家杜春耕夫妇、红学家蔡义江夫妇、红学家吕启祥夫妇、企业家红学票友蒲三庆等。孙部长的书房,放满了红楼梦研究的各种版本和研究书籍,红楼梦的音响制品和红学刊物与自已经编编辑整个资料集,是一个富有特色的红学孙藏本。与会各位尽兴畅谈心得,席间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无所不谈。孙隆椿、张浚生、蔡义江、田永清等先生还各显墨宝。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学术交流网/2005626日首发

 

附图:

1.红学家蔡义江及其夫人李月铃教授在植物园黄叶村。

2.香港红学梅节夫妇在植物园黄叶村。

3.西山五里坨天泰山风景区外景。

4.五里坨天泰山风景区西岸之颠的慈善寺远景。

5.天泰山风景区西岸之颠的慈善寺。

6.慈善寺内。

7.慈善寺内伏魔殿。

8.部分红学家及家人和植物园黄叶村工作人员在慈善寺前合影。

9.香港红学梅节夫妇在天泰山风景区西岸之颠的慈善寺。

10.五里坨天泰山风景区西岸之颠的慈善寺一景。

11.在五里坨天泰山风景区西岸之颠的慈善寺内小息。

12.签名本。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284.html

上一篇:再谈历史学怎样迎接新世纪的挑战问题
下一篇:当代世界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呼吁高校历史学系尽快恢复当代世界史课程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