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面对疫情,事实使谎言和非议苍白无力

已有 1702 次阅读 2020-6-30 10:54 |个人分类:个人所思所想(2017--)|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面对疫情

面对疫情,事实使谎言和非议苍白无力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0330发布(第25228篇)

2019年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至今,已宣布确诊患者人数超千万,死亡人数超50万,在美洲个别国家已出现失控现象,全球蔓延势头仍在发展,这种情况是绝大多数人始料不及的。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大问题。疫情无国界,不分国籍、种族、制度、贫富、贵贱,无关地域和气候,无关价值取向,任何国家不可能置身事外。笔者以为现在不是研讨疫情的真正源头来自哪个国家、疫情是单源还是多点爆发、哪种方法防疫最佳的时候,这些留待历史的检验。当务之急是全球行动协同应对,及时坚决阻击疫情蔓延,这才是实实在在关系全球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唯一最佳选择。”

【《全球大流行和美国滞后回应》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0325发布(第24258篇)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1225171

 

20201月以来新冠肺炎肆虐在中国,湖北和武汉地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坚决阻击了疫情快速蔓延,312,即距离宣布新冠肺炎病毒在武汉和湖北蔓延并采取极其严厉阻击措施整整50天之际,我国卫生权威部门宣布了新冠肺炎蔓延高峰在我国已经过去,我国的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也为世界其他国家争得了应对疫情的极其宝贵的几十天时间。

2020311,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世卫组织为疫情传播的严重程度及部分政府的不作为深感忧虑,新冠肺炎已具备全球大流行特征。他表示,目前全球114个国家出现超11.8万例确诊病例,共4291人因此丧生,但各国可通过防控措施,改变大流行的发展进程。谭德塞说,第一个十万患者出现用了67天时间,第二个出现用了11天,而第三个10万患者的出现则仅仅四天。今晨传来最新信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数据说全球已经超过了40万,其中中国仍为8万,而疫情的震中则在欧洲和美国。看来美国领导人浪费了中国阻击为美国提供的最佳时间,已经在全国各队社区蔓延而应对相当滞后。

笔者以为,所有国家都要从中汲取教训,美国的疫情蔓延只能主要从美国自身来寻找原因,其他均无济于事。

(同上)

 

3月中至今过去了80多天。这80多天里全球确诊数从不足百万剧增到超千万,而中国依然稳定在确诊八万多,死亡四千多。

中国的核酸检测人数累计已有9400多万,是美国2700万的三倍多。

中国是全球防疫物资的工厂和供应国。

中国正在加紧疫苗研发,并承诺产品面向全球。

中国已经走上了防疫常态化下恢复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轨道。

中国的防疫模式适合中国的国情,也为全国绝大多数人民所接受和遵循。如勤洗手、(备)带口罩、不聚集、宅家工作学习生活等,已经成为不争的常态。

在这些事实面前,任何有关中国疫情和防疫的谎言和非议显得苍白无力。中国为抗疫作出的奉献有目共睹,事实为证。坚定走好自己的路,全民动员,全国一盘棋,举国上下,立足早,战疫情,促生产,维就业,保安康,同时紧盯全球进程的新情况、新问题,汲取全球发展中的新经验和新教训,随时调整适合本国国情的防控举措。

事实同样表明,对于疫情还有许多未知的和不确定因素。还是那句话“美国的疫情蔓延只能主要从美国自身来寻找原因,其他均无济于事”如今在美国疫情、商情、民情(抗议)、选情叠加,相信美国人民有智慧来破解当今的乱象。美国的困局只能由美国人民自己来解决。而我们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

迄今全球有多种应对疫情模式,“围堵”防控模式、“群体免疫”模式、“商情”优先模式,以及其他模式,这些模式孰是孰非,已见端倪,且看后续发展影响的评估,留待后疫情时代来做历史结论。

这个世界已经变得不安宁,我们需要在不安宁、不确定的全球化中确保我们自己的相对安宁和产业链运转。2020年注定是极其难忘的一年,上半年即将结束,有信心争取一个美好的和平、安康、发展的下半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240004.html

上一篇:彭光谦、梁月槐主编《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下一篇:欲速则不达 准备持久战
收藏 IP: 111.194.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