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随笔]我在冯其庸学术馆——追思冯其庸先生

已有 2845 次阅读 2017-12-13 07:24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2017--)|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随笔]我在冯其庸学术馆——追思冯其庸先生


推荐沈晓萍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71213发布

(按:本文20171026首发在九三学社无锡市委员会,1212发布在瓜饭楼读书群上,感谢沈晓萍女史惠寄。)

距离冯先生离开我们快一年了。这段时间中,各大报刊不停地有来自学术界、红学界、艺术界等社会各界的追思文章发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红楼梦学会也都分别开展了“大师垂范大国学——冯其庸先生追思会”、“化自信学术报国——冯其庸先生追思会”、“一卷红楼万古情——冯其庸先生追思会”的追念冯其庸先生的活动。每一篇文、每一句话都是大家对冯先生的无限怀念,当我读着每一个字,倾听每一次追思活动中的发言,心中的感念之情总是不断涌现......

    我在冯其庸学术馆工作,每天关注、学习的就是冯其庸先生的著作以及他所涉猎的众领域内容,为众人讲述他的瓜饭人生、他的治学报国、他的学术担当和文物收藏。从我踏进学术馆的那天起,冯先生就是一个精神的标志,他所经历的事情、他所撰写的文章、他讲过的每一句话都在我的脑海中反复流转,转化为对他的所识介绍给所有人。

       先生走后,迟迟没有动笔,是不敢动笔,怕自己的文字过于拙劣难以表现冯先生的博大,更是因为沉浸在学习冯先生以及他过世后那种复杂的状态中,难以用只字片语表达。今天,容我细细回忆这几年向冯先生请益的点点滴滴,略拣讲述。

      拜识冯老,很晚,从20129月开始……

      那一年冯先生共回家乡两次,一次是9月下旬,冯先生与夏奶奶到学术馆看馆里的布展情况,第二次便是20121279日,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回家乡。从此以后,冯老回乡的念想便只能保留在一次次的回忆以及两位女儿、家乡人的转达中了。

去瓜饭楼

      第一次去瓜饭楼是2013427。一早,在不远处喜气的鞭炮声来到冯先生北京通州张家湾的家中。

      随着大门的打开,庭院中繁花似锦,摇曳身影的海棠迎面而来,“石破天惊”的巨石也巍然耸立,在阳光下焕发着光泽。此时南方的花都已开而始谢,而这里却是正盛时,北京这样的城市居然也能独享南方小院的风韵。

      夏奶奶热情爽朗的声音围绕着我们进入瓜饭楼中。

     因为提前到来,进门时正好看到冯老从楼上下来,便有机会陪同冯先生去房子东边的餐厅用餐。早餐很简单,一小碗清粥、一个鸡蛋。在吃早饭之前他还要吃药,药是用粥汤服下的。夏奶奶说:“年纪大了,胃口也变得很小,原来能吃很多的。现在还不能吃牛奶,不容易消化。你看他现在吃的也就是鸡蛋和粥,偶尔再吃两粒枣子。”因为我就坐在旁边,冯老一边吃早饭,一边关心问我什么时候来的北京?还问我有没有到北京的故宫博物院等去看过?他说故宫博物院的美术馆还是值得一看的。很快,冯老就用完早餐去客厅就坐,我发现从门厅到客厅的地板居然被走出一条磨得发白的“路”了。

      坐下来后,冯老便对我讲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一做释.说得有些累了,便由夏奶奶带我上楼参观书房。木质楼梯、各种石刻佛像、还有夏奶奶温暖的乡音等等。这些让我对瓜饭楼的印象:令人惊讶的丰富藏书、简单朴实的日常生活、平易近人的二老,这些都出乎我的预想。待了很久,下楼告别时,冯先生正在接一个电话,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挂完电话后更加虚弱了。不由心里一怔,冯先生有这么多烦扰,或许这还只是其一罢。

      跨出瓜饭楼的一刹那,脑海中冒出了一首打油诗:“瓜饭楼中春知晓,一碗清粥两颗药。来宾多少路明了,一通电话见烦恼。”心中默祝:二老,保重!

要多写文章

          以后的每年都有多次机会拜望冯先生。2014718,无锡日报“天下无锡人”栏目想去采访冯其庸先生,我与孙昕晨等日报记者一起前往瓜饭楼。客厅中,冯先生亲切地接待了家乡人,并提到:“昨天就是杨绛的生日,我们通了电话,她的耳朵不是很好……”,记者在冯先生的娓娓而谈中进行了“天下无锡人—专访冯其庸先生”的采访,冯先生说了很多,从年少时的贫苦到对现在无锡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肯定,也对文化无锡提出了殷殷期望。不仅感叹,耄耋之年的冯老对家乡是如此关心。

      采访完后,冯先生的女儿幽若老师拿出一份稿子,让我到冯先生身边,我一看,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随之而来的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冯先生在我写的文章《冯其庸与“江南二仲”》上进行了细致地修改。冯先生说:“我和夏奶奶知道你来都非常高兴,跟有责也说起想让你来。我看了你的文章,印象很深,你只要认真地读书、不断地写作,你会自我成长的。”

      冯先生对文章中记录的王蘧常与钱仲联老师的先后顺序进行了调整,并在文章上方用红笔备注:“王蘧常比钱仲联长8岁,钱先生一直对王先生亦师亦友亦同窗,此文应调整,王先生在前。”除此之外,冯先生还增添了一些文献中查不到的内容,如他与钱仲联老先生入院的那段交往细节等等都一一备注写在了文章空白处。冯先生是仁慈的,他的女儿也是宽厚的,我只是馆里的一个成员,冯先生却毫不吝惜地给予悉心的指导。

     回来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把这篇文章整理成稿,在报纸、和“宽堂书屋”上进行了发布。虽然工作之余的很多时间给了“宽堂书屋”,但在间隙中,谨遵冯先生所言:“文章一定要多写、多读。”也在静下心努力中。

宽堂书屋

      2013年初,当微信公众平台还未被大众所熟知时,出于对新生事物以及网络的敏感,我便开始琢磨并在网上申请了“宽堂书屋”的微信公众号,当年命名时就想着,如果把冯先生的那么多文章逐篇发布,但凡有手机的人都能看到多好,这么想也就这样去做了。没有文章的电子稿,就把冯先生的文章逐字逐句打出来,一边学习一边完善把文章一篇篇发布到网络。

      在努力制作了两年多后,“宽堂书屋”有了一定的关注量,也受到了很多关注,幽若老师把这一情况也告诉了冯先生。20155月,邮箱里收到高海英发来的一篇文章,同时我接到了冯先生的电话,他说:“小沈,手机上的‘宽堂书屋’我看到了,很好。让海英发了一篇文章给你们,这篇文章是我今年3月份写的,是年谱上的一篇序《度尽劫波见光明》,你们可以发一下。”带着接到电话后的满心感动与激情,马上编辑那篇文章。后来,虽然因为微信自动识别“文化大革命”等敏感词汇而被拒发布,但冯先生的这通电话中的鼓励与肯定令我终身难忘。

      “宽堂书屋”除了文章,后期又有了一些书画、诗词的展示以及活动介绍等综合性的内容,也把学术馆的各项活动做了更广更全面的推广,这些又考量提升了制作者对文字、版面布局等的要求,所有的空余时间也都用到了“宽堂书屋”上。今天的微信公众号也逐渐成为了媒体宣传的重要途径。2017122,冯先生过世,在无比的悲痛中,彻夜难眠,在“宽堂书屋”上发布了很多各界人士的悼念文章,有时整个晚上就是在制作,整个人在悲痛的情绪中难以调整。也是在那个过程中,忽略的之前眼睛曾动过角膜手术的事实摆到了面前。眼症急发,在医生的严令下,不得不放下所有关于屏幕的工作。逐渐恢复后,“宽堂书屋”还在继续,发布的数量不会像之前那样频繁,但会在质量上努力提高。“宽堂书屋”不仅是宽堂书屋,它包含的是冯学馆人对冯先生满满的景仰、感谢和怀念之情……

这些地方你一定要去走一走

   201511月,因为参加纪峰先生的雕塑展,又有幸去瓜饭楼探望二老。那一次,冯先生跟我说了很多,他给我介绍了王蘧常及他自己的字画,如何鉴别真假、印章等等,其中主要的是他希望我能多出去实地调查。他说:“我又看了几篇你的文章,我觉得你是个可造之材,我发现多指点指点你会发展得很快,后来你又写了吗?你还不光要写我一个人,你还要写别的。另外我跟有责讲,有责身体不好那你们就去,附近的几个地方,项羽的几个地方就在安徽,路也不远,去按照我的文章实地调查一下,这样你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对你做学问也大有好处。一个是历史文献、一个是实地调查、一个是地下发掘,三个方面都要考虑到。有的地方没有发现,你实地调查还有有效的。还有新疆,这些地方有机会你们还是要去走一走……”

       从第一次见冯先生,我便是以一种虔诚之心拜见,因为他是大家,又是一个高龄的老人,每次便用心去记录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那一次拜访完冯先生,我用几天的时间把他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去走了一遍。按照他书中记录的地方,去寻找人大的西郊校区、张自忠路的小屋以及恭王府做过红学研究的四合院…….一边走一边脑海中涌现着1954年冯先生从无锡这个城市只身一人去北京,在北方初秋的凉意中写下“一别故乡三万里,归心常逐白云飞。酒酣始觉旧朋少,梦冷正怜骨肉微。月上高城添瘦影,风来塞北薄秋衣。茫茫南国秋风起,日暮高登望子归。”诗作的情景。11月末的北京已是雪花飘扬,这也让我更好地体会了他当年的心境。在临近回无锡的前一天,我接到了冯先生的电话,他希望我能去瓜饭楼说一说这几天的所见,我应邀前往。听完汇报后,冯先生又叮咛交代:“回去之后要多读书、要多进行实地考察。”

     冯先生是一部大书。每一个了解冯先生的人都说他了不起,更是不容易,他自身的坚忍不拔、坚持奋进,他更会鼓励后学,把这种精神传播给所有的人。


家乡的学术馆

   冯其庸学术馆开馆4年半,每年的接待量有数万人次。而且影响力越来越大,广泛开展系列国学教育和文化展示交流活动,这些都离不开地方领导的高度重视、冯先生众弟子的支持和冯书记的耐心指导。以叶兆信、谭凤环、纪峰等艺术家带头的各类展览每年逐增,更有沈卫荣、朱玉麒甚至荣新江等众教授不辞辛苦到学术馆开展专业讲座,为地方文化发展助力。20168月,由中国人民大学沈教授负责联系组织的“国学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研讨活动”在冯其庸学术馆开展,活动数日,在前洲这一方小小土地上来了多个国家一百多位学界著名学者开展各领域研究活动,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和反响。2017110,当我在北京冯先生那里汇报活动情况时,虽然他的耳朵和眼睛已急剧退化,很多话都由幽若老师大声转述,但他听完后是满意的,更是欣慰的。

    今年5月份,由张庆善会长负责牵头的“一卷红楼万古情——冯其庸先生追思活动”到无锡学术馆开展的前夕,受无锡市台办的邀请,我代表冯其庸学术馆外出讲座。讲座的内容是《红学大家——冯其庸》,这几年在各个学校开展不同年龄阶段的讲座和每周在中学开展的《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阅读活动成为了我的累积,赴台讲座也做了充分的准备,讲座最后,当屏幕上呈现了1998年冯其庸先生在台湾中央广播电台的题字“抽刀断水水更流,两岸交流情深手足”的图片作为结束时,获得了热烈的掌声,此时的我,为能够成为冯其庸先生学术成就传播者深感荣幸。

   在市、区台办的支持下,冯其庸学术馆将进一步积极开展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在未来,为促进两岸关系、增进两岸同胞心灵沟通出一份力。相信,冯先生若在,也会开心的。

   冯先生走了,但他还在。他的著作一本又一本地不间断呈现;他的字画、书籍在夏奶奶和他女儿的安排下一一送至人民大学、学术馆;他的弟子们在各个领域不断涌现的卓越成就;学术馆不断呈现的文化传承重要性……. 当睿智的思考穿透精神的领地,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虽万劫而不灭求真求学之心”的形象不再是一幅遥不可及的画面,他将以一种力量向世人展开自强不息、执着奋进的人生启示,在芸芸众生的心中留下难忘而坚定的印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089402.html

上一篇:戳穿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五大谎言
下一篇:《红楼诗心----林冠夫先生追思会》与会人员合影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