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续修扬中润东德厚堂黄氏宗谱包括那些宗亲

已有 3037 次阅读 2017-6-10 17:19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10-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续修扬中润东德厚堂黄氏宗谱包括那些宗亲

----晋陵圻庄黄氏宗谱续修启示之四


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17610发布

2013年出版的晋陵圻庄黄氏宗谱(第十次修谱)给我们的续谱工作以多方面的启示。其中之一就是需要与时俱进地确定新谱的入谱对象。

    晋陵圻庄黄氏宗谱凡例》二写道:“本届续修宗谱的对象为上届颁谱后亡故以及出生的本族人氏,并接收景晖共派东序(徐)支、景文公派老大房长村(罗区)支、老二房臧墅(木桥头)支以及仙河港支合谱合祠,除仙河港支另编外,合谱支房世系世表均按圻庄黄氏大宗谱编撰排版付梓。新谱富有时代特色,废除封建意识,实行男女平等,未字女子照样挂线入谱,已婚女子(婆家娘家两头为家)愿意入谱,可酌情处理,至于立爱,男婚女嫁,出嗣入嗣,出赘入赘,出继入继,全出自愿。”“三,本届修谱始终坚持‘自愿入谱’为原则,不作丝毫强求,不愿入谱者在世系图中加注‘本届修谱,未见来搞’文字,以示不愿修谱,为供后人俟考,则保留其老谱资料”。《编纂说明》写道:“三、根据入谱自愿的原则,无意入谱者,世系世表则截至上届老谱内容为止,并加注‘本届修谱,未见来搞’,望其后辈见谅。”“四、本届续谱,因于上届谱事时间相距七十五年之遥,给采集稿工作带来诸多困难,部分徙居常州、宜兴等支,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迁落地址不详,虽经多方寻觅,未能有果,实为本届续谱之一大遗憾。”“五,为体现男女平等,不再沿袭‘唯男丁可以挂线、承嗣’的观念,女子同样可以承继。”

    按照这个入谱标准,可以理解为:

第一,坚持本堂谱的唯宗族标准,排除各种非宗族标准的因素。或者说认定是否入谱,不受入谱人政治立场和态度或司法、行政判决的影响。

第二,坚持宽泛的包容性的宗族标准,排除纯血缘承继标准。这里包含入赘宗族、入继宗族、招赘宗族等。

第三,坚持男女平等的入谱标准。

第四,坚持志愿入谱标准。

第五,坚持协商合谱标准。这里说的是旧谱未入大宗亲群,新谱合并于大宗亲的宗亲群。

以上五条中,除第五条对于扬中润东黄氏德厚堂的续修宗谱没有针对性外,其他四条均有参考价值。唯如何切实兑现有待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加以细化。

唯德厚堂宗族标准意味着,只认是否德厚堂的宗亲,不问该宗亲的政治倾向和立场(立法、行政和司法裁决)的影响。由于时代变迁,战乱和政局动荡,宗亲在不同时期受到政治影响并采取不同的中午能告知态度是和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不管采取何种态度招收什么变故,绝对改变不了血缘关系。我们不能由于某位宗亲政治立场、态度受到与社会主流不同的遭遇,而妨害认谱归宗。不能开除黄姓,更不能诛连家人。从历史上看,黄氏家族血脉相连但具体到各位宗亲的政治态度不尽一致是常态。

在第十次修谱时有无这类情况?如果有,怎样处理入谱问题需要遵循这一唯宗族原则。

是坚持宽泛的包容性的宗族标准,还是坚持纯血缘承继标准,是在审核入谱宗亲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实求实地说,如果按照纯血缘承继标准,入赘、过继、找赘、改姓、赐姓、国姓等入谱者已经脱离了“纯血缘承继标准”,或者说从历史源流看,所谓“血缘承继标准”从一开始就不一定是纯粹的;既然如此,现在更无必要严格按照“纯血缘承继标准”入谱了。何况在一代人以上的“一孩政策”下,如果按照“纯血缘承继标准”岂非扬州润东德厚堂支的黄氏宗族总人数减半了么(按照男女各50%计算),岂能振兴家族?

和上面的原则相联系的是坚持男女平等的入谱标准。当然这还涉及到清楚封建制度的影响重大问题。不能设想新中国的宗谱可以违背这一男女平等的基本人权和国策。小家、大家和国家的兴旺发达是紧密相连的。坚持这一原则,黄氏血缘关系如何体现?这也涉及我们强调的对于黄氏宗亲认同的宽泛解释,这种解释宜取宽今严古的原则。对宗亲今人从宽入谱,对祖先源流从严认祖,否则和天下黄姓全一家了,按照生物进化原理需要防止近亲繁衍了,或者说黄姓群居于一村一地是利弊参半的。笔者以为,我们不妨扩大扬中润东德厚堂黄氏宗谱的家族链,但需要注明男女方的双重族谱的血缘属性。

志愿入谱是必需坚持的原则。既然是自愿的,就得尊重入谱人的资料取舍,对于除续谱所必需的血缘联系等重要信息外,未上资料以相应符号标明。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060044.html

上一篇:靠公投或大选解决不了英国的前进方向
下一篇:续修扬中润东德厚堂黄氏宗谱的编辑体例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