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峰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显峰 科技日报记者、《显峰冷言》主笔

博文

“院士年轻化”真的是喜讯吗? 精选

已有 7974 次阅读 2009-12-9 10:03 |个人分类:观察院士|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浮躁, 院士增选, 年轻化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上周公布了新科院士名单,“年轻化”被两院不约而同当作一个新闻“卖点”。据计算,新院士的平均年龄降到了标准退休年龄以下,只有五十来岁。这大约是可以拿来回应社会上“老爷俱乐部”的指责了。
  年轻化的确是个可喜的信息。连院士队伍都如此年轻,我们的科研大军该是怎样的朝气蓬勃啊。有这样一批年轻的科研将才,中国才有追赶甚至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资本。据说人家美国的院士,平均年龄比我们的还要低,如果拿这和它的科技水平稍作联想,便可以得出一个令人期待的结论。
  但是现实不一样,美国是美国,中国是中国。美国的科学家当了院士还是科学家,中国的科学家当了院士就成“神学家”了。美国的院士不会有XX级待遇,拿了诺贝尔奖也就比别人多一个免费的车位而已;中国的院士是权威,一些人不光是自己专业的权威,也成了无所不能的权威,彷佛因为一顶“帽子”一夜之间房子也比别人大了,车子也比别人好了,说话的分量也比别人重了。
  所以这很危险。年轻的科学家早早戴上了院士的桂冠,而且这顶桂冠还是“终身荣誉”,想摘都难,那么在四下追捧的空气中,会不会萌生出明星的感觉来,会不会膨胀出权威的做派来,会不会满足于既有的荣誉而放慢了攀登科学高峰的脚步,或者相反以权威的姿态贪人之功,居功自傲。
  即便你在学术上足够严谨,足够矜持,你能不能看淡和拒绝社会对你的追捧?因为你是院士,是一些人需要的权威,那么除了本职的科研工作之外,就得背负很多额外任务:工程剪彩邀请你,项目评审邀请你,开个会议邀请你,你不光要到场还得捧场。这个时候和你一样年轻的外国同行正在实验室争分夺秒,等你忙完这一切精疲力尽回到实验室,人家已经完成了你要做的工作。
  年轻的院士还得面临另一种诱惑:被提拔。既是院士,又那么年轻,提拔你当领导既容易服众,又符合“杰出”“年轻”的原则,更重要的是一个单位的领导是院士,这是集体荣誉。那么,当你在纠缠于各种行政事务的时候,和你一样年轻的外国同行正在科研一线冲杀。
  当然,事实不一定像我说的这样糟糕。年轻的科学家当了院士,起码有一点是有益的:他会在科研上获得更多的支持。因为有“院士”这顶帽子作抵押,很多科研资源就会很放心地跑到他这里来,甚至不管他需不需要。两个同样四十多岁的年轻人,科研水平难分伯仲,在申请经费的时候,是院士的那个成功几率肯定要大很多——这是中国的现实逻辑。
  那么,这究竟算什么呢?算是对年轻科学家的选择性支持还是对院士头衔的价值兑换?那“院士”又是什么呢?

院士话题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992-277281.html

上一篇:不妨给北大一次试错的机会
下一篇:曹操墓:“不予争论”不是学术态度
收藏 IP: .*| 热度|

14 姜念云 王邦进 陈儒军 陈苏华 吕喆 贺天伟 李学宽 吕新华 鲍海飞 王季陶 ligang168168 yinglu lftkf neilchau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