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系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kunhui 关注人类思维的信息加工机制和复杂系统研究方法

博文

对网文“眨眼代表什么?”的简短评论

已有 4315 次阅读 2013-10-13 13:14 |个人分类:思维科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脑, 心理状态, 时间间隔, 信息加工, 眨眼


 一,对博文“眨眼代表什么?”的转载

  你玩电脑的时候卡机,是不是习惯去刷新桌面呢?其实你的大脑也一样。据日本共同社近日报导,《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载的一项日本最新研究发现,人类眨眼可能是为了“刷新”大脑,以给后续活动做准备。

 人平均每分钟眨眼15~20次,但如果只是为保持眼睛湿润,每分钟眨眼3~4次即可。为何要频繁眨眼,仍是未解的生理之谜。先前研究显示,尽管眨眼是无意识的,但眨眼的时刻并非任意,而倾向于可预测。例如在阅读时,眨眼通常发生在每个句子结尾处;听演讲时,经常在演讲者停顿时眨眼。

 日本大阪大学和神户未来信息通信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让受试者观看喜剧《憨豆先生》,并用核磁共振成像仪观察他们大脑中的活跃区域。结果发现,受试者眨眼时,大脑中对外界感觉活跃的区域,会瞬间切换到内省思考时活跃的区域,之后又立即还原。同时,眨眼多出现在影片情节的分隔点。

 人可能把眨眼当作心理休息点,以短暂关闭外界视觉刺激,从而能集中思维和注意力。研究者中野珠实介绍称:“通过闭眼可以将故事情节划分为若干段落,暂时关闭对外界的注意力,使信息处理更加顺畅,该研究可能有助于揭开自发性眨眼作用的谜底。”

  二、博主的简短评论:

 眨眼是人脑信息加工的一种外显行为反应,可以分成有意控制下的眨眼和无意识控制下的眨眼这二类。无意识控制下的眨眼有的是反射性眨眼,如在光的刺激下自动产生的眨眼。人类眨眼平均每分钟15——20次,本博主以为它反映的是人脑信息加工中不同信息内容之间的间隔化,离散化的时间单位。这个离散化的时间单位换算成秒,大约是2.5——3秒一个时间单位。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时间单位呢?根据本博主的研究可以用基于信息加工范式的“人类心理状态的理论”来作出说明。

 博主在其学术著作“思维过程论”云南大学出版社,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人类心理活动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理论。该理论预测人类单个心理状态的平均时间尺度在0.5——3.5秒内。以3.5秒为上限。心理状态是人类心理活动中的基本的信息加工单位,其中包含相对完整的信息输入,加工,输出过程。人类眨眼的平均间隔的时间尺度与心理状态的平均时间尺度如此的接近,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本博主以为,眨眼的时间间隔反映的就是心理状态信息加工之间的功能间隔。

 当然,这只是博主的一个猜测或解释,拥有功能性核磁共振机器的心理学专家能否验证一下。也欢迎讨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9757-732585.html

上一篇:《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信息加工机制研究》简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下一篇:阳光下的睡莲,摄于昆明大观楼
收藏 IP: 116.52.51.*| 热度|

2 曹聪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