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系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kunhui 关注人类思维的信息加工机制和复杂系统研究方法

博文

广义信息的三个历时态环节:实有、实在和实得信息及转化关系

已有 6669 次阅读 2011-5-10 17:07 |个人分类:信息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广义信息, 历时态, 实有信息, 实在信息, 实得信息

   兼容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广义信息理论将信息的存在分成三个历时态环节即与信源结合的实有信息、与信道结合的实在信息和与信宿结合的实得信息,这三个环节的信息有如下关系:
 

说明:

1、与信源结合的实有信息,在信源开放的情况下,信源中的一部分信息可以传递到信道中,由信源实有信息变成与信道结合的实在信息。

2、与信道结合的实在信息,在信道和信宿开放的情况下,信道实在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作用或输入到信宿中,由信道实在信息转变为信宿的输入信息。

3、与信宿结合的实得信息,指在广义信息事件中信宿实际得到的信息(由BE表示):B指直接实得信息,E表示间接实得信息。

输入信宿中的信息可能含有不能被信宿接受的无效成分(A表示),也可能包含可以被信宿接受的有效成分,有效部分构成信宿的直接实得信息(B表示)。直接实得信息是输入信息的子集。

在直接实得信息B中又有多种成分:其一,重复实得信息,指实得信息中部分与信宿记忆中已经存储的信息语义相同,对信宿来说是语义重复的信息输入,重复实得信息虽然从语义角度没有获得新的语义,但它有信息数量的重复,有数量重复的语用效果。其二、非重复实得的新信息,这是直接实得信息中具有的新语义的信息,是信宿中原来没有记忆过的信息,对信宿是新信息。当输入信息不含无效成分时,直接实得信息与输入信息集合的边界吻合。当直接实得信息是全新内容的信息时,重复获得的信息可以看做是0输入。当直接实得信息全部都是信宿已知的重复信息时,可以看做没有新信息的输入和实得,即直接实得信息中新信息0输入。

间接实得信息(用E表示),间接实得信息来源于信宿自身的记忆信息,是从记忆信息中被输入激活的信息(C表示)中选择出来的信息(D表示)。D是信宿自身中被激活信息的子集,当它输出到间接实得信息中时成为实得信息中的间接实得信息E,可以把E看成是对直接实得信息的语义附加。整个实得信息(BE)既是外部输入的子集,又是主体记忆激活信息的子集,实得信息由客观外部的输入与主观内部的输出共同组成。

  在简单系统的信息处理中,信宿如果是简单系统,信宿没有自身的记忆信息被激活或提取,或信宿虽有信息存储但这些存储的信息没有参与到输入信息的处理中,就是说信息处理中没有间接实得信息,(间接实得信息为0)在此情况下,信宿的直接实得信息就是整个实得信息。简单系统的信息处理一般没有间接实得信息,也没有实得信息的语义附加问题,实得信息内容由来自外部的实在信息单方面决定。信息有复制和转换,没有语义附加,没有信息创生,在信息处理中没有语义增值。

在复杂系统的信息处理中,特别是生命系统的信息处理除了直接实得信息外普遍存在间接实得信息,存在信息的语义附加现象。实得信息的语义附加来源间接实得信息。所以,在复杂系统的信息处理中,信宿的实得信息内容不完全决定于客观外部的信息输入,而是由外部客观信息的输入和信宿主体内部的信息状况双方共同决定,即图示的BE二个方面构成实得信息,B来自外部输入信息, E来自信宿自身的记忆,(不是来自外部信息输入)因此,实得信息的语义及语用是由主客体二方面共同决定的,是主客体双向决定的。

信宿获得的间接实得信息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信息内容与直接实得信息是有特定关系的,一般情况下,外部信息输入信宿以后,信宿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对象会根据与输入信息的相关关系得到一定的激活,如信息内容相同或相似的程度越高,受到的激活会越大,激活程度越高的信息被选择输出并将其语义附加到间接实得信息中的概率越高。所以,间接实得信息的语义附加是定向的语义附加,不是随机的无特定方向的语义附加。

从实有信息到实在信息再到实得信息经历三大环节,实得信息又分成直接实得与间接实得,实得信息在信宿中又经历五个子环节,这就是广义信息存在的复杂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9757-442629.html

上一篇:神秘的数字7加减2与复杂对象的生命周期
下一篇:通过知觉内省发现的现象——视觉从整体到细部的处理顺序现象
收藏 IP: 116.53.228.*| 热度|

1 黄富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