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转载]肠道菌群在慢病防控中的重要性

已有 1142 次阅读 2021-7-29 20:1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肠道菌群在慢病防控中的重要性 

2021-07-08 18:06

https://www.sohu.com/a/476304768_120992918 

我们把生活在我们肠道内

的细菌统称为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在我们人体内的总重

能够达到两到三斤

那么,为什么肠道会有这么多菌群呢?

以及肠道菌群如何防控呢?

7月1日晚7点半

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

衡山论健组委会

2021年衡山论健百家讲坛

开讲啦!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成岗 做客讲坛

为我们分享

“肠道菌群在慢病防控中的重要性”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

专家简介

张成岗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学术研究

曾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20余年。长期从事肠道菌群与慢病防控和健康管理、中医生命科学、心理认知及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工作。近年来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和证明"饥饿源于菌群"并形成"菌心说"学说和"双脑论(菌脑主吃、人脑主思、人体主动)"等观点,为理解"慢病源于肠道"并推动中西医融合与健康现代化的新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理解"人微共生(人体与微生物共生)"自然现象的合理性、必然性与科学性提供了重要线索。

获得奖项

共发表学术论文320篇,其中SCI期刊论文95篇,出版专著《生物信息学方法与实践》和《新医学·菌心说·云医院》各一部;获国际PCT发明专利2项,获中国发明专利17项;获中国计算机软件版权1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7项科研成果奖励。

担任兼职

担任中国生理学会应用生理学第25届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现代医疗保健分会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职业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

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第十届常务理事等学术兼职

关注医启康服务号

(这是一个干净的课程闹钟提醒号)

每次开讲都能提前收到提醒哦

讲座回顾

下面就开始回顾张成岗专家分享的课程

“肠道菌群在慢病防控中的重要性”

认识人体的两套共生微生物系统

两套共生微生物系统:碳代谢相关微生物、氧代谢的微生物

源于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新发展:不仅人体终生离不开微生物,而且体内微生物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慢性高发的矛盾和焦点指向了肠道菌群

人微共生体:人体中的外来生命体

人:由人体和共生微生物构成的“超级共生体”

●人体:受精卵、子宫内发育、胎儿出生

●菌群:出生后3小时开始在肠道内出现

人体是人菌共生体——两套基因组

第一套基因组(先天禀赋)

●30亿DNA碱基对

●2.5万个人类基因

●来自于父母

●在子宫完成肉体框架

第二套基因组(后天养成)

●病毒、细菌

●真菌、寄生虫

●来自环境

●400-1000万个微生物基因,是人类基因数量的150-400倍

人体微生态(肠道菌群)对健康至关重要

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多种慢病密切相关,如:

酒精成瘾性或与肠道菌群相关

肠道细菌或有糖尿病克星

肠道菌群能导致自闭症发生

肠道微生物会影响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预后

肠道菌群与新冠疫情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病毒相关

近年来肠道菌群的热点研究领域

01、肠道菌群与肥胖

如果你的肠道中含有容易导致肥胖的菌群,就很难减重,因为此类菌群很容易促进食物分解消化和营养吸收而导致肥胖

02、肠道菌群与免疫

免疫力良好的人群往往具有正常、健康的肠道菌群微生态,而免疫力不足的人群,其肠道菌群微生态往往各有各的问题

03、肠道菌群与长寿

近年来针对长寿老人的研究发现,其肠道菌群具有不一样的组成部分

04、肠道菌群与运动

有研究发现,运动员与普通人之间的肠道菌群有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与运动能力密切相关

05、肠道菌群与中医药

有研究表明,部分口服的中药是通过作用于肠道菌群之后,生成代谢产物而发挥致病作用的,而并不一定是直接作用于人体。

06、肠道菌群与老年性痴呆

在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下,有害菌会代谢产生一些有害物质,破坏肠道粘膜和免疫系统,引起肠道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会刺激促炎性辅助细胞的分化和增殖,进而通过“肠-脑-轴”等影响人体大脑,诱发脑内神经炎症,增加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07、肠道菌群与心理、精神疾病

肠道菌群可通过生成具有神经活性的代谢产物而调控小鼠的行为,提示肠-脑相互作用是自闭症发病和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

08、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也称粪便微生物移植,或粪便移植,是通过灌肠、胃喉、或口服胶囊等途径,将健康捐赠者粪便菌群转移到患者体内,帮助患者恢复肠道菌落平衡,达到治疗目的的医学疗法

09、肠道微生态调节剂

通过向人体直接补充益生元以及能够耐受胃酸的益生菌等方式,促进肠道菌群微生态的改善,从而发挥健康促进作用

10、肠道菌群与人体饥饿感

通过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提供其所需要的人体不吸收的食物,即可减少或消除人体饥饿感,在只饮水无需摄食的情况下可正常作息一周以上,具有良好的生理性减重效果

11、肠道噬菌体(病毒)

生活在肠道十分庞杂的微生物世界,可通过对肠道菌群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人体

人微共生体“存在即合理”

用自己做实验的例子

肥胖症与肠道菌群

研究发现:菌群通过饥饿感终生控制人体的食物需求——饥饿源于菌群

核心内容:人=人脑+人体+菌脑

饥饿记忆——肠道菌群负责人体对物质(尤其是食物)的直接记忆,可理解为“菌脑”和“菌心

氧气记忆——线粒体(从细菌进化而来),可表征为“粒脑”

符号记忆——人脑负责抽象、逻辑等符号记忆功能,表现为思想、意志、精神、信号等

01、“菌心说”学说

通过改善肠道菌群调控人体身心健康的理论与实践

人体是菌群繁殖场所

提出科学假说:人体饥饿的信号可能来源于肠道菌群

通过科学研究证明:人体可以暂时无需摄食而正常作息。正常人连续7-14天,每天通过喂饱菌群止饿、只喝水不吃饭、正常作息和工作

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的中药

肠道菌群是人体饥饿的第一推动力,肠道菌群为宿主编码饥饿基因,赋予宿主摄食压力和动力

02、双脑

只有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历史尺度上,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

自然界先制造菌群,在此基础上制造动物和人类

没有菌群就没有人类

肠道菌群今后研究重点

小结

肠道菌群既不是我们的朋友,也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先造菌、后造人:菌群为人类编码饥饿基因

肠道菌群才是慢病防控的主角

观众答疑

问:有无检测手段可以检测人体内的微生物的状态?

一类是实验室来检测常态肠道菌群微生物的分析,另一类是公司也可以为公众提供检测服务。

问:调节肠道益生菌和肠道菌群环境,有无较好的药物?益生菌和酸奶哪个对调节肠道菌群环境效果更好呢?

最好是调整并保持好自己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可以使用益生元、合生元等,膳食纤维、枸杞、虫草等都可以有所帮助。但每个人适合的益生菌不一样,好的话就可以持续使用,如果没有则可以选择换一种益生菌。

问:减重过程中有哪些特别有效的措施呢?

可以参考中医养生的理念,包括西医所说的轻断食,比如说不吃或少吃碳水化合物等主食,适当增加蛋白和肉类、天然植物多糖、膳食纤维等。

今天的直播回顾就到这里啦

主办单位

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

“衡山论健”组委会

中国微循环学会是国家一级学会,隶属中国科技协会,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微循环领域相关研究和学术交流;首任理事长是原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修瑞娟教授,詹启敏院士、刘乃丰教授分别为前任和现任理事长。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为中国微循环学会下属专委会,学科方向包括:肿瘤血管微循环,心脏血管微循环,脑微循环,消化系统微循环等,目前正在会员招募中。会员可以免费享受 批量患者高效管理、个人品牌运营协助、在线会议策划服务、SCI及核心论文写作指导、医患纠纷法律咨询等福利。

医学强基计划

医学强基计划,旨在加强专家与基层互动和联系,培训基层,服务基层,全面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欢迎加入我们,为基层医生授课,或免费听课。

关于我们

与全国同道交流探讨

致力于推动医院科普

推进同道医生的新见解

促进医学事业发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692-1297555.html

上一篇:[转载]医学人文再思考:叙事医学在中医领域的应用
下一篇:几位朋友的健康调理分享
收藏 IP: 125.34.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