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从“菌心进化论”到“动机进化论”,思考过程在逐步发展完善中

已有 851 次阅读 2021-6-9 07:4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这篇“菌心进化论”(发表于《生物信息学》和后来的“动机进化论”(发表于《医学争鸣》是姊妹篇,现在看起来,实际上是在阐释“双脑论”,即“菌脑主吃、人脑主思”的思考过程,对于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医药的科学化(尤其是“数学化”即四元数矢量模型,正在投稿中),形成了层层递进的思维路径,同时也为我自己深入理解充满智慧的老祖先所说的“天人相应、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和合思想”提供了螺旋式上升的逻辑验证与实践依据。


张成岗,2021年6月9号,思考于房山线地铁上,早安,北京。

菌心进化论,《生物信息学》,2018年
菌心进化论:一种对于动物进化的新理解
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XXSW201804001.html

摘要:达尔文进化论强调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念与逻辑,对动物起源与进化提供了重要解释;然而,为什么会有动物、以及为什么会进化出人类等问题,却仍无答案。在我们实验室近年来从事肥胖及相关慢病研究中发现"饥饿源于菌群"并发展出可通过控制肠道菌群向人体传递的饥饿感的生物技术之后,提出科学假说认为,和人类同样具有消化道结构的动物,很有可能也是受到肠道菌群摄食的胁迫压力而进化的,即动物和人体的消化道以"中空"的拓扑学结构为基础,形成可容纳与相应动物种类相适应的肠道菌群微生态系统。这些肠道菌群终生共生于肠道,通过向动物传递饥饿感而迫使动物摄食而生存,同时肠道菌群也通过动物摄食的营养物质繁殖自己的后代,从而提出了以肠道菌群为中心、动物受肠道菌群胁迫而协同进化的"菌心进化论",是对"宿主进化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有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来理解和诠释动物的起源、进化和发展过程,乃至促进我们逐渐理解自然界从动物进化到人类之后,有可能是在实现从菌群主导的以食物为代表的"物质需求"向人类智慧主导的"精神需求"的新跃迁。



动机进化论,《医学争鸣》,2021年
动机进化论:关于自然界从生命起源进化到人类的学术思考
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DSJY20210315004.html


摘要:生命起源与进化是地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即便是能够通过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等知晓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通常也很难理解自然界进化出复杂生命现象的目的、动机和意义。虽然有“存在即合理”的说法,但如果进化是随机的,那么,自然界又怎么会进化出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这一特殊的高级物种呢?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人类经历了数不胜数的自然灾害、疾病和战争等痛苦和磨难,其成长与发展过程实属不易。当前虽已进入21世纪,人类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获得大发展的同时,却依然面临病毒疫情、慢病顽疾、焦虑抑郁、恐怖袭击、难民危机、战争阴云等压力,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人类的出现与发展是否必须面对这些痛苦。在此前提出“菌心进化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动机进化论”的角度进行学术探讨,旨在为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提供一种新解释,有利于对人类社会未来健康美好的生活图景进行科学展望。


原文中的部分段落————(菌心进化论)
当然,在人类文明发展新阶段,我们还将进一步论证人类思想以语言、文字等代码的方式,类似于DNA一样,以“第三操作系统(OS/3)”的方式,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将在其他论文中进行系统介绍。

7 结论与展望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对于自己在地球上的来龙去脉,就一直没有停止思考和探索,不论是仰望星空,还是俯瞰大地,人们都会在赞美大自然的同时,不断地思考着人生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本文基于我们在生物医学领域慢病防控研究的原创性发现即“饥饿源于菌群”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菌心学说”,以肠道菌群为核心,重新诠释动物界的进化逻辑,对于以往的达尔文进化论所不能够解决的若干重要问题,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和升级,尤其指出动物的进化与肠道菌群的共进化之胁迫压力密切相关,从而为后续从这个角度深入研究动物的进化脉络,提供了重要线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692-1290364.html

上一篇:腹中藏书千千万,不如小小一优盘。
下一篇:[转载]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俗称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
收藏 IP: 124.64.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