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ukin 美丽的贝加尔湖

博文

武际可老师“三次大换血”的观点值得商榷

已有 5231 次阅读 2009-6-2 21:58 |个人分类:观点评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武际可老师的博文“我们再也经不起折腾了”(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5405)是难得的好文,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科学网博主的关注,武老师忧国忧民的美德令人敬仰。从留言来看,基本形成了一边倒的支持。但我对武老师文中的一些观点不敢苟同,尤其是“三次大换血”的观点,不当之处,还望武老师和广大博主板砖伺候^_^

    武老师在博文里写道:“建国以来我们对知识分子的折腾,说穿了,就是一次一次地大换血。将已有的经过多年积累认为是靠不住的老知识分子从关键岗位上换下来,换上一批毫无积累认为是靠得住,在整老一代知识分子中又崭露头角的新人。根据主要制定政策者的言论看,这样的大换血,至少已经有过三次。这三次分别是,1949年之后、1957年之后和1966年之后。我们就这三次换血,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那么请问武老师,1955年第一批当选的中科院学部委员有几个是大换血换上来的?重点大学的一、二级教授和中科院各所的所长又有几个是大换血换上来的?实际上50年代科学界关键岗位上最重要的领军人物都是老知识分子和优秀的海龟学者。

  1957年反右的确打到、迫害了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但国家也保护了一批知识分子,否则就不可能有后来两弹一星、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成功。

    文革以后的八十年代,甚至一直到90年代初,百废待兴,国家需要大批的人才,虽然邓小平提出要大力培养年轻接班人,但在科学界,仍然是40年代、50年代的知识分子占据重要关键的岗位。比如中科院院长卢嘉锡、周光召;还有一些名牌大学的校长、院长等也都是40、50年代毕业的杰出人才(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知道武老师指的关键岗位大换血是哪些关键岗位,难道科学院院长和名牌大学校长的岗位不关键吗?

    武老师在博文里又写道:“对于引进人才,特别是学成归国的人才,一般来说,是我们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人才资源,我们是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欢迎的。不过,它不应当破坏人们公认的社会经济原则,这就是同工同酬原则和公平竞争的原则。”

   在美国的终身教授可能年薪十几万美刀,你让人家回国非要拿年薪7、8万的人民币,这恐怕也说不过去吧。现在已经不是钱学森那个时代了,毕竟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果现在还要求这一代海龟具有钱老那一代海龟的思想境界和高尚情操,可能也不太适宜吧^_^

    武老师在博文里还写道:“不过,在美好的背景之下,却也有令人担忧的地方。还在若干年以前,社会上就已经显现对“海龟”和“土鳖”博士的双重标准。一位“海龟”新手,可以一次拿到数百万乃至千万的科研经费,和每年百万的薪金,而“土鳖”博士的薪金只有他们的十分之一不到。至于科研基金,那就看你的运气了。有的一生也拿不到“海龟”一次拿到的数。” 

   据我所知,有相当多的“土鳖”院长、校长占据着比“海龟”多得多的资源和经费,我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字!至于百万年薪的“海龟”,那是极端的例子,99%的海龟和土鳖在同一学校同一职称下工资基本差不多。

   最后我想说的是,土鳖海龟都是中国人,不要人为制造两者的矛盾。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615-235572.html

上一篇:中国民间最智慧最雷人的广告用语(组图)
下一篇:美国的航天飞机是一个团队干上去的???
收藏 IP: .*| 热度|

5 武夷山 贺天伟 nipy xys123 xilihutu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