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锦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e 知识背景:古文家学渊源 法学学士 经济师 哲学硕士.

博文

探寻世界上最早的哀乐——孔子与颜回事传

已有 3392 次阅读 2017-2-15 15:18 |个人分类:朝夕拾花-----诗意|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世界上最早的哀乐——孔子颜回事传

 

一、孔子对颜回的厌恶

1

孔子是很喜欢颜回的,但是他曾经不喜欢颜回。证据是论语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先进第十一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为政第二

可见,孔子是多么不喜欢颜回,认为他“没用”(非助我者也),认为他实际是傻子(愚)。

2

孔子为什么不喜欢颜回?

礼记·学记强调,教学相长,教然后知困。这是教学中的“礼”,孔子非常信仰“礼”,所以反对不“教学相长”,反对不“教然后知困”。这就要防止教学中学生对老师的崇拜、奉承、恭维、顺从。

但是孔子在教学的时候,颜回往往没有反对意见,没有问难,对孔子的话都赞成有点迷信,甚至有些奉承、恭维,这样做会妨害“教学相长”和“教然后知困”的效果。但是孔子头脑毕竟清醒,于是不喜欢颜回。

3

孔子更喜欢的学生是子贡和子路。

子贡喜欢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对孔子实施“打击”,但是孔子喜欢他。子贡也公开说,他和老师的关系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下面是子贡和孔子如切如磋的具体情形: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第一)

子路比较直率,请教孔子,反驳孔子,有时还很激烈,甚至很恼怒。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第五)

在上面这段话中,其他学生都没有互动,子路则一有机会就把问题中心转移到孔子身上,还好,从效果看,确实很好,激发了孔子,让他提出非常好的思想。

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路第十三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先进第十一)

在这两段话中,子路的态度是非常激烈的,后面一段话中竟然直接褒贬老师。

子夏也可以,孔子说过,“起予者商也”(八佾第三),意思是对自己有启发,有帮助。具体情形如下: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4

可见,孔子对学生的好恶,当然和学生的品质有最大的关系,但是学生对他在学术上的帮助是很重要的。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看师生互动如何。孔子有时很高兴,就是因为师生互动很好。孔子对颜回有所厌恶,也正是因为他有时认为颜回不爱互动,颜回只是单纯的接受者,不是反馈者,没有做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第十五)

后人说孔子是万世师表,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什么是师表。所谓师表,不是简单的师道尊严,而是师道“亲切”;不是简单地善于当老师,而是善于当学生,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从孔子和学生的关系,我们可以顺便理解什么是周礼?所谓周礼,主要不是上下尊卑,而是上下互动。孔子很喜欢《易经》,但是《易经》的宗旨可以从“泰”和“否”两卦来看到。所谓泰,就是“坤上乾下”;所谓否,就是“乾上坤下”。彖辞进一步解释说,泰就是“上下交”,否就是“上下不交”。原文是非常生动的,可以看出作者对上下尊卑不仅在批评,简直是在诅咒。

周礼又可以从《孝经》看到宗旨。《孝经》其实不是讲如何顺从,恰恰相反,是主张不顺从和自爱。“开宗明义章第一”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讲的是自爱。“谏诤章第十五”讲,“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孔子家语》关于“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的故事就说得更清楚了。所以周礼的实质绝不是以下敬上,而是以上敬下;绝不是以下礼上,而是以上礼下;也就是《孝经》讲的“不敢遗小国之臣,不敢侮于鳏寡,不敢失于臣妾”(孝治章第八)。中国人喜欢讲男尊女卑,但是在先民那里,却是“相敬”,“必敬其妻子”。“相敬”的意思是,夫妻之间“敬,相待如宾”(国语·卷十一晋语五、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必敬其妻子”的意思是,“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礼记·哀公问第二十七)

 

二、孔子对颜回的喜爱

 

1

但是孔子是很聪明的,开头他不适应颜回的做法,觉得颜回对他启发不多,但是慢慢地他学会了如何和颜回相处从颜回的言行中也得到启发,明白了颜回和他有一种特殊的互动

孔子最终非常喜欢颜回。首先是因为互动。先前孔子认为其他人对他有启发,现在认为颜回也对他有启发了;先前认为颜回“愚”,现在认为不“愚”。具体情形如下: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第二

这句话中的“愚”和“发”两字,都是和前面的话相呼应的。

2

由于师生互动是孔子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是喜欢学生与否的开关,当孔子认识到颜回的互动能力,就开始变得完全喜欢颜回。

首先是喜欢颜回的道德。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第六

其次是喜欢颜回的学术成就。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公冶长第五

颜回为什么能有好的学术成就呢?关键是他的态度和精神。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第六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第九)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子罕第九)

3

最著名的则是孔子对颜回的总体评价,就是著名的“贤哉回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段话,不仅是内容好,而且文采最好。短短一段话里面有很多修辞方法,如排比,如对偶,如对比,如反复,如咏叹。子曰: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三、世界上最早的哀乐——孔子纪念颜回

 

1

孔子和颜回在学业上互相帮助,二者终于建立了很深厚的师生关系。一般情况是“先生先死,后生后死。”但是颜回不想死,想好好学老师的知识。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但是颜回毕竟死了,是累死的。这样判断原因如下: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这句话里的“既竭吾才”,是暗示,暗示颜回感觉很累,快要死了。

颜回死了,对孔子是很大的打击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于是后人开玩笑,说孔子是同性恋,依据是他把颜回称为他的“夫人”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当然,孔子和颜回的关系到底到了什么水平,孔子自己有评价,他说,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2

孔子是非常多情的,不仅对人类充满慈悲,对所有生命都这样。例如对马和狗,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宠物。

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丘也贫无盖于其封也亦予之席毋使其首陷焉路马死埋之以帷。《礼记檀弓

孔子对学生又是如何?孔子骂子路道:“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先进第十一)好像孔子看不起子路。其实他们的关系非常好,孔子骂他,其实是爱惜他,怕他早死。可以说,一部《论语》到处是孔子对子路的循循善诱,让他自爱,例如“暴虎冯河”、“山梁雌雉”,等等。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第七)

色(有意识和感知的样子)斯举(行动)矣,翔(盘旋着仔细观看)而后集(止)。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善于变化)!”子路共(拱手,表示重视)之,三嗅而作(站起)。(乡党第十)(这段话描述了山梁雌雉警惕的样子,教育子路也要善于警觉,善于应变)

子路死后,孔子很悲痛,《礼记有很好的记载。当他听说子路在卫国身亡,被剁成了肉酱,正好孔子家里有肉酱,不再忍心吃吩咐把肉酱倒掉。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礼记·檀弓上第三

3

最感人的是孔子对颜回死亡给予的礼节。礼记有一个很简短的记载,其实内涵很丰富。

颜渊之丧馈祥肉孔子出受之弹琴而后食之。(礼记·檀弓

孔子弹了什么呢?肯定不是乱弹。这首曲子可能是孔子自己创作,我们把它叫做世界上最早的一首哀乐。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因为孔子有很高的音乐兴趣也可能孔子弹奏古以有之的一首哀乐,但是从记载角度看,也可以把它叫做世界上最早的哀乐。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因为周代礼乐比较完备,那时肯定已经有哀乐。还可能是弹奏古以有之的乐曲,但本来并不作为哀乐,但是不管弹什么,肯定可以用来表达哀思而可以作为哀乐的曲子,我们仍然把它叫做世界上最早的哀乐。虽然我们很难知道到底是什么曲子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774-1033824.html

上一篇:丰收作为一种灾害
下一篇:或许这是殖民文化在政府部门官方网站中的一个残存
收藏 IP: 118.81.17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