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y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yy 理学博士,教授,从事生态学、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

博文

一次做植被生态学研究的艰辛经历 精选

已有 6338 次阅读 2019-7-10 11:03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次做植被生态学研究的艰辛经历


          我从事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几十年了,80年代开展环境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的研究,期间由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需要,也进行了植物结构特征的研究,以及系统和进化的研究。但是主要还是以生态学研究和教学为主,植物的系统进化研究也要开展。因为,生态学是研究植物、动物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那么,研究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认识植物种类也很重要,要么,如何开展生态学的研究呢?比如上了山,不认识植物,如何进行植被生态学的研究呢?很多研究生态学的,尤其是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研究专家,特别是国外的专家,也同时是植物、动物分类学与进化研究的好手。要么不认识植物和动物,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是很有难度的。

  在20181月的下旬,我带领9名同学开始了对一个山地植物群落的研究工作,我们做的是科研项目,也是国家部门及市里定点的调查研究地,需要这些研究的数据和资料。大家约8点多开始从我们的基地出发,因为就是在距离驻地几公里的地方可以上山,因此,这几公里走路。背着各种的工具和一些设施开始前进。沿着大海边走了2公里这样,进入爬山的进程。可是大家一看,虽然有信心,但是确实山地情况太复杂了。刚走进几十米还有点容易,再往上到处是密集的树林,没有道路,而且很多的荆棘。我鼓励大家不要怕,继续前进。 

 路上有些好看的植物、花,果,在山上一边爬,一边与他们介绍这些植物的名称等内容,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对这些都很感兴趣。他们其中6名为女同学,3名男同学,前面必须要有一位同学是拿着枝剪等开路的,因为没有路,剪开的枝条和藤曼都到旁边,也作为回来的标记。一些枝条很大,不得不花一些功夫剪开,但是还是有些被刮到的和被刺到的,但是很轻。因为,这些林子是约30多年从来没有人进来过的。在自然恢复的状态下,树木比较高,而且灌丛、草本植物很多,很密。藤本植物许多地方挂满。可以说,大多数地方每前进几米,都非常的困难。

 



                               在茂密的丛林里,大家在探索着、艰苦地前行

 

 这些,对我来说经历得很多的,可是这也确实属于推进很困难的那种状况的。假如说电视上曾经播放的那些徒步旅行和一些考察的状况认为也困难,则这样的情况属于最难的那种。因为,距离到要做研究的地点还有约23公里的山地路程(歪曲的线路),以及还要开展难度够大的调查研究工作。

  走到一些地方,是很多刺的那些树木和灌丛,必须让开路的同学注意,而且做好清理。后面的同学一个拉着一个的慢慢的前行。有的地方是一个很陡的斜坡,不能绕路,因为绕路更难,到处是荆棘。只能往上爬。同学们按照我的指导,用工具刨些小坑作为脚可以踏住的地方,而且还要同时抓住一些树枝,才能勉强上去,上面的再伸手拉下面的人,(记得以前我曾带着学生必须爬上一棵树才能越过那个坡的),就这样,还非常的辛苦,有的还是滑下去了一些,下面的同学往上推。我们10位研究者才能逐个地上了那个坡。接着,就是往哪里走的问题,因为,虽然以前来过,可是5年后,植被的变化很大,只能根据GPS的指引方向去探索着前行。有的同学还拿着设备在前面探,然后告知是那个方向,队伍则继续前进。


IMG_20180120_120256.jpg

  开拓向前,那些断枝是开路时新剪的,慢慢穿过各处的密林

 中间我们也要休息一会,能坐的地方坐一下,喝几口水。然后,继续向前推进。在亚热带的深圳地区,虽然是冬季,可是爬这么远、这么有难度的山,加上多数都背着必备的行装,有一定的重量,因此还是都热得出了很多汗。还有蚊虫的叮咬,部分做防护好的同学,喷了防蚊剂的会好比较多。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斜坡,还是那个办法,我叫同学们挖出小阶梯,抓住周边的树、草等,第一个上去的,在上面拉第二个,第三个等。

  经过这样几小时的艰苦的山地攀爬,约在中午的12点这样终于到达了研究地。看着群山及山下远处的风光,伴随着吹过来的微微的山风,似乎那些疲劳都消失了很多。因为那里东北侧的山下是大海,山的另一侧也是大海,这里就是深圳有名的风景区,《美人鱼》也是那里拍摄的。其实我们已经爬的很高了,山下的人和房子都很小的。

 已经中午12点多了,原来以为可以在中午1点多做好工作,约3点返回到基地的。现在看来,不可能回去吃午饭的。因为还有很大量的工作要做呢。我们要按照植被生态学,即植物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和原理,进行800m2 的植物群落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测定研究(灌木和草本的测定面积可以小一些),(此处是国际通用的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不是不分群落概念的大样地的做法,那个做法是涵盖了多个植物群落在内的混合的样地,是不管群落的结构等概念,只是做着一大片的树林的调查,这在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上是有着很大的不同。此处不作赘述)要么上来的任务只是看着美丽景色吗?好在我的背包里里有几小袋的饼,几块糖和巧克力,平时带着备用的。我拿出来,大家一人吃几口,喝几口水,都认为增加了很多的能量了。歇了一会后,大家认为可以开工了。

 有的拉皮尺丈量的,有的拿钢卷尺测树等的指标的,有的拍照的,有的记录名称和数据。要测定各层次植物的很多项指标。还要把这么密集的树林所有的植物全部的名称搞清楚。部分不懂得,只能采集标本回去鉴定,也是我们的实验室的工作。因为,面积也相当大,因此,工作量很多,山地又难走,因此工作的时间比较长,约2点多基本完成了任务(这次的工作比以往做得快些,因为10人,分组,分不同的小片的样方同时开展工作,以往有的植物群落需要4、5小时才能完成工作的,部分群落需要第二天接着做的)做些补充后,然后准备返程。

 许多人形容下山比上山难,因为,面朝着下面,每一步都要抓好、行得稳。当我们返程的过程中,基本同样是像上山那么的艰辛,而且几次走到拐弯处,认不到路了。那些没有什么标记的地方,最容易如此。几次,是看一些可能是踏过的脚印,或者少数的折的小树枝才找到路线。而下山时,那些大石头路,那些土路,尤其是斜坡的地方,也是同样要下面的人在那扶着上面的,一个一个地慢慢的下。还有些被滑了一下,或者一些小碎石滚下的情况。也同样是满身的汗水。当大家走到山下时,已经是下午的4点多了。看到身边的大海,以及一些兴致很高的游客,我们的心里是很轻松的。往回走上2公里的路,到了一个景点的小卖铺,大家快点买点喝的喝吃的。因为,从上午的8点多出发,走了那么长的辛苦的、复杂的山路,做了那么多的研究工作,还没吃中午饭,确实是很疲倦和辛苦的。喝了些饮料,吃了些东西,精神提高,继续返程。大家走回到住地时,已经是下午的5点多了。这样一天9个小时在山地里攀爬和行走,做测定工作,大家虽然比较的辛苦和疲倦,但是还是很高兴的。因为完成了这不容易的任务。接着就是室内的很多的记录、录入数据,数据的整理,标本的鉴定,数据的分析等等工作了。 

 我做生态学研究那么多年,这样的复杂的、难爬,难以行进的山路也经历了相当多的。就算有的地方树林、荆棘和杂草没有那么密集,可是山的陡峭和路的险峻,也是很有难度的,一些路是要很小心的爬,一些路是稍不小心就滑倒的,而且许多还是石头路,那些经历太多,不想在此说了,只能有空讲一点。而年轻人、同学们不必为这次的经历而感到做植物群落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那么的艰难和有些害怕。因为,许多的山地也不是这么的复杂、那么的到处是密林而且每走一步都那么的困难。因为这次进的是保护区的范围,三十年都没有人进来过,我们在属于科研可进入区域进行研究。当然这样的山地才是很难的。而这次拿出来讲一下,还因为确实是又忘记带午饭了(其他的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带上比较好一些的午饭的),给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那么,如果10次有2、3次这样很难行进的山地,而且那么远的路的,也要爬和克服的。做工作就是要不怕吃苦。而且,相当多的研究地是相对容易进去的,不是那么高,林子也密,但是还是相对容易进的。当然要出力攀爬,做工,被蚊虫叮咬,出汗那都是会的。做什么事都是要有经历,多做,年轻人的成长也一样,做得不多,就不行,就磨练不出来。我看有些说研究生懒的,本科生耍滑头的等等的抱怨。那我认为学生就是要引导,他们当中可能有极个别明显差的以外,其他的大部分是可以教育、培养好的。而我团队的学生们我太喜欢了,因为,上述的那次研究过程,仅仅是我和他们所做的很多很多的研究中的极少的一部分。

  这些年来,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们跟我都习惯了,他们愿意吃苦,都培养出那种以苦为乐的心理和精神,他们认为那样才充实,才学到了很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在实践中掌握了更多的理论知识,他们热爱工作。我很高兴,这是我们的专业,我们的工作,也因为我们都在努力地为国家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做贡献。


             黄玉源

          2019.7.1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632-1188877.html

上一篇:山里的水
下一篇:考察北仑河口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一些感想
收藏 IP: 116.25.191.*| 热度|

13 杨卫东 李雄 高建国 周忠浩 黄永义 杨正瓴 张叔勇 李世晋 罗娜 刘利 厉彦玲 张庆费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