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科学发展阻力在个体上的现实表现

已有 2220 次阅读 2020-5-29 10:1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建设科学技术强国是我国学术界努力的目标。也是每个科学研究者的目标。

       但是,在从事科学研究很长时间后,在总结自身是否对于科学发展有极为微小的贡献时,答案是含糊不清的。

       主观上,我们希望有一个肯定的、有微小贡献的答案。但是,这个答案可能没有外部来源的依据。因此,我们祈求外部的肯定,以此来为自身的意识提供正面的支持。

       我注意到,我国早期的本科毕业生,在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工作几十年退休以后,不少人在试图获取对于自身所做贡献的肯定性意见。

       这类意见的主要形式就是发表的论文。在潜意识下,把发表论文等同于做出了科学贡献。

       我们每个人都有退休的那一天。是等到那一天以后再问这个问题呢?还是现在就问这个问题?

       我认为应该现在问。时不时的问。这个问题可以抽象的表述为:

       当我们在努力的进行自身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时,我们是在努力推动科学的进步呢?还是在努力阻碍科学的进步?

       几乎每个人的答案都是非常确定的:我在努力推动科学的进步!

       然而,这只是主观的愿望,也是主观的追求。却未必是事实。

       由于数字化革命几乎是每个科学研究者所亲身经历的实际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回顾其中的重要事件,看看那个时期努力进行科学研究的具体群体是在推动科学进步还是在阻碍科学进步。为此,进行案例举证。

       11960-1980年,数值滤波、快速傅里叶变换、等数字化处理的数学基础理论。这个群体是科学在进步的方向上的。但是,当时的数学界对于其基础理论的批判是很风行的。因此,当时努力的批判,或是努力的抵制这方面的群体所做的努力是阻碍性的。

       21980-1990年,数值模拟方面的普及性研究。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水平不高,数值模拟的结果毛病很多,批判性的、抵制性的群体也是很努力的。至少是抵制此类论文的发表。

       31990-2010年,在数值模拟的地位确定后,宣称数值模拟可以替代实际实验的声音很大,由此形成一个基于数值模拟进行科学发现的研究群体。是抵制?还是支持?还是参与呢?

       41910-2010年,基础科学理论的抽象化表述。对于学科理论,我们是努力的在本科普及抽象化的算子表述呢?还是牢固的坚持经典的微积分表述呢?往那个方向发展呢?

       51950-2010年,科学研究集团化。我们采用某个理论体系为基础?还是采用多个理论体系为基础?还是以探索的方式而有选择的采用?是否挖掘相关理论,还是采用共识性理论?

       实际上,我们在2020年的当口是非常矛盾的。对于科学研究的具体内容,我们面对的是“太多”的路线选择。

       如果选择错误,我们的努力有科学价值吗?前辈们反复的给我们讲,有价值!因为推动科学进步的一个机制就是排它法。

       如果因为我们主观的选择而因此排斥了正确的方向选择,而且在努力研究时始终维持了这种排斥,那我们的努力研究是推动进步?还是阻碍进步?

       事实上,对于研究者个人,如果相信某几篇论文的结论或某个理论,事后才发现论文或理论不可靠是自身研究失败的主因。此类不可靠的论文或理论是阻碍科学进步?还是推动科学进步?

       再进一步的问,所选理论是公认的,但是自身的研究还是失败了,采用的理论是阻碍?

       因此,自身的努力搞科学研究的价值为何的客观判据是:1. 是否与科学进步的方向一致,至少应当是没有阻碍科学进步。2. 研究的成败是我们的哲学选择是否正确,不能归因于外部的理论或是论文是否可靠。3. 如果哲学选择是正确的,则无论成败,都最低限度的属于有效的探素(排斥法),是间接的推动了科学进步。

       绕来绕去,如果我们所做的科学研究是哲学上正确的,则至少不是阻碍科学进步的因素。

       如果我们对于研究基础、研究路线等的选择和判断是“被动跟随”的,失败的责任在于自身,而不能归结为被跟随的理论是错误的。因为,科学理论本身是有局限性的。

       总而言之,客观上,如果在哲学选择上就不正确,那么此类科学研究在大宏观上的确是阻碍性的,我们主观上无法改变。

       由此也就有推论:在从事科学研究很长时间后,在总结自身是否对于科学发展有极为微小的贡献时,能够进行的有效判断就是我们是否在科学哲学上正确。

       而要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维持正确的学术哲学判断,我们唯一的道路就是消化前人的科学理论,在此基础上作出哲学判断,而不是“被动跟随”的无所作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19-1235462.html

上一篇:湍流的解析方程与湍流的普遍性质
下一篇:论文发表的热与阅读论文的冷意味着
收藏 IP: 123.54.71.*| 热度|

7 王安良 梁洪泽 朱林 宁利中 晏成和 武夷山 黄河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