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
理论研究的基本目标:传承和开拓
2019-1-9 16:16
阅读:4001

 

 

       科学理论研究在宏观上可以分解为两类:一类是为了传承已经取得确认的科学理论;一类是围绕已确立理论而展开的开拓性理论。

       虽然很多的理论研究是同时具有这两个特征的,但是,实际被普遍接受的可能只是其中的某个特征(理论)。

       要传承已经取得确认的科学理论,就需要系统性的、严格推演的、公理化的理论论述,包括采用传承效率最高的抽象数学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习题体系。

同时,既然是为了科学理论传承,还要求可读性、使用效率高、以及论述的深刻性。

在实践中,编写教科书,或者是这种风格的研究专著,实质上是属于为了科学理论的传承。它可以是面向不同的读者层次。

       历史上,多数优秀的此类科学理论教科书都是理论研究的开拓者所编写。这好理解,在研究者进入开拓研究之前,他的起点就是消化相关的已确立理论。而在完成开拓性的理论研究后,他能够选择一条更为深刻,或是有远见的论述形式。

       在我国,此类科学理论研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高校提倡的是出书。后果就不用说了。

       开拓性的理论研究,它首先要论述的是为何要开拓,那么逻辑的必然性就是对现有理论的批判。这种批判显然是得不到普遍性认可的,那么:这类理论开拓性研究能得到支持吗?显然是不能的。

       一个逻辑的怪圈就形成了: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或依据,理论开拓性没有得到重视或是有力的支持,从而没有形成开拓性理论研究群体及相应的研究结果。而由于缺乏开拓性研究,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来归纳现有理论而形成传承性理论体系。这样,不仅是传统的科学理论传承效率低下,而且是逐渐把传统理论与当前理论的内在本质联系割裂开来。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就这个认识看,我国高校教学质量提升上的最大问题就是:不重视传承性科学理论体系的研究。

       而对于开拓性理论研究,由于普遍性的采用“不承担实质责任”模式(顾问模式)的专家评议制,或是“自我提供实证材料”模式的个人申请制,此类研究基本上是不能立项的,或者是不能得到持续支持的。因此,评价或是评审制度性的:排斥理论开拓性研究。

       虽然我国的科研决策体制由早期的外行领导拍板、到科技处详细计划、再到科学研究基金制是个大进步,但是,总体上还是排斥理论开拓性研究。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也是从科学发展历史进程来看,能够全力支持理论开拓性研究的群体恰恰是研究传承性理论的群体(也就是大学教授)。能够全力开展理论开拓性研究的群体则是源于由这类大学教授而培养出的博士研究生群体。这就是:大学的学术传承(学风)。

       我国目前的科技研究方面的有关制度正在逐步的赋予大学教授有自主进行理论开拓性研究的权力,但是,缺乏研究传承性理论群体所培养的优质生源,从而面对的最为尴尬的局面是:设想目标很好,无力实际落实。

       总结以上论点:条件好的高校,应当是大力支持传承性的学术研究,把他们的研究成果体现为在4年的本科教学期间,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传承性理论(基础部分)的讲授;而研究生教学则是全面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传承性理论(专业部分)的讲授。

       这样,进行开拓性理论研究的群体才能形成。而这个群体的形成又会反馈到传承性研究群体,从而,至少在一个高校的范围内形成良性的传承和开拓体系。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肖建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19-115616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