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高绪仁膝肩髋关节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XurenKnee 膝肩髋关节关节镜、关节置换、截骨矫形方向专攻

博文

我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股骨侧骨缺损严重么?

已有 2205 次阅读 2016-8-8 23:18 |个人分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徐州二院骨科, 高绪仁, 徐州医科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髋关节专家

高绪仁膝肩髋关节专家门诊医患问答系列之:

我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股骨侧骨缺损严重么?

   

地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徐州二院骨科)膝肩髋关节专家门诊

人物:   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股骨侧有骨缺损的患者

          2 高绪仁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股骨侧有骨缺损的患者问:

     高主任您好!我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现在需要翻修了。但是您的助手说我的股骨侧有骨缺损,并且是叫Paprosky IIIA 型。这是什么意思呀?我很担心。您能不能给我详细的解释一下?谢谢!

高绪仁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回答:

      您好!您的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这是在人工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术前、术中评估和制定手术策略时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需要医患双方深入交流、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

      随着我们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因为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原因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美国每一年就进行30余万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并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需要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股骨侧翻修的原因主要有:股骨假体无菌性松动、感染、不稳定、骨溶解、假体周围骨折、假体位置不良、假体失败等等原因。

       在进行股骨侧翻修手术的时候,最常遇到的困难就是股骨侧骨缺损、剩余的骨量少的问题。

       那么怎么评估您的股骨侧骨缺损的程度呢?

       美国拉什大学医学中心髋关节专家Wayne G. Paprosky根据股骨侧骨缺损的不同程度提出了股骨侧骨缺损的Paprosky分型。


  目前,在国际上,我们在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时,评估股骨侧侧骨缺损程度最常使用的分型方法就是Paprosky分型。由轻到重分为4型。III型还进一步分了2个亚型。共分为:I型;II型;IIIA型;IIIB型;IV型。

      Paprosky股骨骨缺损分型是基于股骨骨质缺损的部位(干骺端或骨干)、股骨近端支撑骨质的剩余量(如松质骨缺损程度)、以及可以用于固定假体柄的股骨干峡部残留量。通过这三个指标就可以客观地评价骨缺损情况,并根据股骨骨缺损程度来选择相应的翻修方法。

      好的。下面我们分别看看这4型分别股骨骨缺损到了什么程度

上图: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股骨侧骨缺损Paprosky I型

股骨干骺端小量的骨缺损

近侧干骺端:完整,无明显骨缺损

骨干:完整

近端骨重塑:无

翻修方法:非骨水泥固定;近端组配式假体(如S-ROM[DePuy])或全涂层股骨假体

上图: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股骨侧骨缺损Paprosky II型

股骨近侧干骺端中度到重度的骨缺损

近侧干骺端:有骨缺损

骨干:完整

近端骨重塑:轻微

翻修方法:全涂层假体

上图: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股骨侧骨缺损Paprosky IIIA

股骨近侧干骺端重度的骨缺损,股骨干仍然有一段保持骨完整

近侧干骺端:有骨缺损

骨干:股骨干峡部100px

近端骨重塑:明显

翻修方法:直径<19mm则选全涂层股骨假体;直径≥19mm则选组配式锥形柄股骨假体


上图: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股骨侧骨缺损Paprosky IIIB

股骨近侧干骺端重度的骨缺损,股骨干仍然有一小段保持完整

近侧干骺端:有骨缺损

骨干:股骨干峡部<100px

近端骨重塑:明显

翻修方法:选组配式锥形柄股骨假体

上图: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股骨侧骨缺损Paprosky IV型

股骨近侧干骺端和股骨干都存在完全的骨缺损

近侧干骺端:有骨缺损

骨干:有骨缺损

近端骨重塑:轻微

翻修方法:同种异体骨板与假体相结合,选用骨水泥柄;或打压植骨联合长柄骨水泥假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手术术前和术中会充分评估股骨侧骨缺损的程度,从而根据不同的骨缺损程度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169-995311.html

上一篇:安徽膝关节疼痛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徐州二院骨科住院经验
下一篇:我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需要用Jumbo杯吗?
收藏 IP: 117.87.1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1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