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泽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邱泽华

博文

用钻孔应变观测研究地震波的意义

已有 5456 次阅读 2017-2-21 21:56 |个人分类:学术思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局必须搞地震预报研究。

对地震预报来说,最重要的是观测。没有观测,地震前兆就根本无从得知,地震预报就更是无稽之谈。那么,对于观测来说又是什么最重要呢?当然是仪器。特别是精确、可靠的仪器。

几十年来,中国在地震预报研究方面到底取得了什么进展?本研究所最大、最实质性的进展,就是欧阳祖熙等人研制成功了四分量钻孔应变仪。我们在JGR上发表的关于中国的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技术的文章是一个标志,表明这种中国人发明的仪器已经正式走上世界科学舞台。

继中国发明分量式钻孔应变观测后,澳大利亚和日本也先后研制了类似的仪器,已经在美国和日本得到使用。但是,他们的仪器在关键技术上仍然落后于中国的YRY-4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

回顾科学发展的历史,在所有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科学仪器中,很难找到哪一个是中国人发明的。尽管张衡地动仪确实得到国际地震学界的认可,但是该仪器并没有真正得到传承,没有在当代地震学中发挥任何作用。四分量钻孔应变仪的发明,应该是一个突破。这不仅是地震局对国家的交代,更是中国对全世界的科学贡献!只不过,客观地说,这种仪器的在国内外的观测使用尚未真正达到这个程度。

本研究所是四分量钻孔应变仪的发明单位,并且事实上负责着地震局钻孔应变观测台网的技术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这种观测技术的潜力,开拓这种观测技术的应用领域,把这种观测技术提升到最高的水平,使之成为被国内外科学家广泛使用的科学仪器,是本研究所必须的担当,责无旁贷。

充分发挥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技术的潜力,开拓这种观测技术的应用领域,最显而易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扩展观测频带。

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在长周期频段(例如固体潮的主要频段)方面的表现已经可以说是无可置疑。需要扩展的方向是短周期(例如地震波)频段。

从地震预报的观点看,钻孔应变观测向短周期频段方向扩展,具有现实的意义。已经有多个震例表明,地震前有可信的短周期异常变化。目前的钻孔应变观测的采样率为每分钟1次,这对深入研究这种短周期前兆异常变化是不利的。

必须提高钻孔应变观测的采样率,首先对这种观测在短周期频段的表现进行检验,说明这种观测的性能。在此基础上,一旦用高采样率的观测记录到类似的地震前兆,就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揭示这种异常变化的物理机制,给出关于地震前兆异常的可靠结论,地震预报研究就可能出现决定性的进展。

只有观测可靠,才可能得到可靠的科学观测结果。

钻孔应变观测的可靠性即表现在理论模型的合理上,也表现在对固体潮的观测上:观测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也就是说,这种观测不仅合理,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验证。特别对于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而言,还需要重视的是观测的自洽。

但是,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在长周期频段有优异表现,不能说明其在短周期频段也一定表现优异。只有首先通过与传统地震仪观测对比的检验,说明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在短周期观测方面的可靠性,然后将这种仪器用于观测短周期地震前兆变化,才可能给出站得住脚的科学结果。

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在长周期频段的表现,可以用理论固体潮来验证。在短周期频段的表现,要用地震波来验证。

与利用理论固体潮验证钻孔应变观测的长周期观测性能不同,验证钻孔应变观测的短周期观测性能,可以利用传统的摆式地震仪的观测,进行互相对比。我们首先要检验在高采样率条件下观测的数据是否自洽,然后要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比钻孔应变地震观测和摆式地震观测。

地震预报研究属于应用科学。应用科学从来都是以基础科学为根据的。因此,必须重视与地震相关的基础科学研究。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地震预报不应该是钻孔应变观测的唯一目的,用传统的摆式地震仪记录地震波也绝非唯一选择。应变地震仪从来就是一个科学家们希望拥有的科学仪器。

早在1961年,著名地震学家H.Benioff等人就提出了“应变地震仪”的名称。这种仪器的观测对象就是应变地震波。更早一些,1952年,H. Kolsky写了一本书:《Stress waves in solids》。北大的王仁等人把这本书译成了中文:《固体中的应力波》。其中讲的就是地震波理论。应力和应变是一对概念,有应力波就有应变波。

理论上,P波和S波都是用应变定义的:P波是“无旋波”,即应变张量的非对称部分为0S波是“等体积波”,即体应变为0。由此可知应变性质对地震波具有关键意义。

传统的摆式地震仪观测的,是一个点的位移或速度(加速度),是一个矢量。速度(加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导数。钻孔应变仪观测的是一点的应变变化。应变是位移对空间的导数,是一个张量。

实验表明,只要采样率足够高,就可以用这种仪器观测应变地震波。这是真正实用的应变地震仪。我们用YRY-4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首先给出了体波的应变变化图像。这是传统的摆式地震仪无法做到的,也是其它地震仪(例如Benioff应变地震仪)未曾做到的。正是通过对这些观测数据的细致分析,我们发现了传统线弹性理论的缺陷,进而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最终发表了专著《非对称线弹性理论》。

1883815日,美国著名物理学家Henry Augustus Rowland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发表了被誉为“美国科学的独立宣言”的演讲:“为纯科学呼吁”。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时常被问及,科学与应用科学究竟何者对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科学,科学本身必须存在。若停止科学的进步,只注意其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多少代人以来他们都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应用,却从未追问过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学。中国人知道火药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正确探索其原理,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我们现在只将这个所有民族中最古老、人口最多的民族当成野蛮人。”(王丹红/译,王鸿飞/

时代变了,我们不能再被别人看成野蛮人!

我们不仅要验证钻孔应变仪可以进行短周期频段的观测,而且要验证这种仪器可以作为地震应变仪使用。不仅要研究震前异常变化,还要对地震波进行研究。

应变地震仪不是要替代传统的摆式地震仪。重要的是,因为应变地震仪与摆式地震仪观测的物理量不同,所以这种观测一定能提供新的信息,为地震学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进一步将两种地震仪结合使用,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301-1035161.html

上一篇:两个大拇指
下一篇:从钻孔应变观测到非对称线弹性理论
收藏 IP: 123.127.64.*| 热度|

3 彭真明 吴斌 黄仁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