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史永文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d652 中华龙文化源远流长,人生的意义在于承前启后。

博文

星空模型

已有 2547 次阅读 2021-3-14 14:54 |个人分类:天文|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昨天试图从天文的角度来说“龙抬头”的原委,这里再补述一下我们星空模型,通常,把宇宙星空想象成一个球,市场上有卖的“天球仪”:

028F542C-F3D5-40A9-8DDF-F1A75538B9BA.jpeg

   要说明的是,仔细看上面的标注是按照国际上流行的十二星座法,看不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这在国际交流上是必须的。有专门的十二星座和二十八宿对照表随手可查(如同有中西医病名对照表一样)。

   因此观察天球仪的时候要想像 我们人类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星空画面跟这天球仪上面的排列整好是“相反”的,要想有更真实的视觉感受,你就要到北京天文馆的“天象厅”去看了。顺便的说大连海事大学也有天象厅,是为了给航海专业的学生讲天文导航用的。

293C1DA1-023D-4FC5-B108-A96A49C92033.jpeg

    为了在书本上讨论星空,通常这样子画,要注意这里唯有正中心是“北”(北极星):

D2186468-891B-4CAB-B5D7-06AC2A9866D4.jpeg


     为了演练昼夜星空变化的情况,人们用下面这样的工具(标注是“中西结合”的,把大熊星座标称“北斗七星”):


EEF7D720-F393-4486-BF2F-6600EDE9C504.jpeg

     使用时,把当时的时刻对准周边的日期,那么塑料开口的地方就是你当时能看到的星空,可以看出,假如你每天都是晚上八点看星空的话,星空的图像每天大约转到一度(实际略小一点点)。

     有了这些模型,也许理解“龙抬头”更容易些。


     最后说,我跟“天文”专业不沾边,但是从小听大人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觉得很有趣,1961年上初中时买了本“天文爱好者”杂志,按里面附赠的卡片自制了天球仪,到现在过去正好一甲子(六十年)了......

     我梳理这些天文知识,完全是为了自家的小东西问到的时候有备而答,也指望科学网上的专家看到了错误给予指正。


附录:

这里只给出有关“青龙”跟西方“十二星座”的对照例子,其它的也可以搜到。

F479BAED-3B0C-405E-B3A8-7A49F296CF7F.jpeg

   有意思的是,我们说的“青龙”的尾巴就是西方十二星座里“天蝎座”里的尾巴。


关于星空描述的体会:

1,先要弄明白“语境”,是在讲“二十八星宿”,还是“十二星座”,还是在讲“神话”?


2,弄明白讲话人的“观察点”:

A,站在“上帝”那位置说“星空”(天球仪外壳等标注):


9E0E34D1-658A-4176-8837-EDF4E750199B.jpeg

B,坐在“皇帝"的椅子上(坐北朝南)看星空:

2191855E-299D-412D-9D1A-ADD640E0FE9B.jpeg


C,像“孩子”一样秋夜乘凉望着北斗七星讲星空:

0E43BE18-1699-4367-ADC6-7EE0950CEF57.jpeg

练习题:河南省濮阳市的古墓有蚌壳堆的龙虎,反映了青龙白虎天象:

8764D49E-62C6-4699-B018-5454F9573D65.jpeg

                               墓主人肯定是有一定身份的,去世后还“屈尊”头向南

读者您认为这是以什么样的立场视觉(上帝、皇帝、儿童?)去摆放的呢?



后记:

     我自学天文60年(1961-2021),初步弄清楚关于星空的描述,感谢如下的书籍的作者:

BE515C12-80F2-416C-94F6-F2122C38E033.jpe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026-1276588.html

上一篇:天文说“二月二龙抬头”和“七月流火”
下一篇:[转载]德国的生活状态
收藏 IP: 223.104.176.*|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