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胜利的编辑之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nsl Email: silei10@sina.com

博文

科技写作漫谈 (34):英语的演变-II

已有 7822 次阅读 2008-7-31 07:51 |个人分类:科技写作|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大写字母

       英语中的大写字母100多年以来一直在减少。早在20世纪, 具抽象特征的词, 如‘love’, ‘nature’, ‘strength’, ‘loyalty’, ‘beauty’等, 就不再实行大写。紧接着是表示季节的词汇, ‘winter’, ‘spring’, ‘summer’, ‘fall’, 不用大写字母表示。然后是诸如‘university’, ‘professor’, ‘doctor’, ‘chemistry’的词汇不再大写, 不过用于名称时除外, 如‘Kyoto University’, ‘Professor Dreiss’, ‘Dr. Lee’, ‘Chemistry Department’.

       我们只能推测下一个被认为是不必要并且将消失的大写字母是哪些。人们可能吃惊仅仅自高自大的单数第一人称‘I’是大写, 而其他人称代词则没有了如此待遇。可以肯定的是, 令人难堪的反身代词‘I’也会终结其大写。

       很少有某个新的发现或技术事件令人如此震惊以至于可以像Internet一样被授予大写字母: Internet是一个值得用 ‘I’的特殊事物! 尽管Internet21世纪初出版的字典中保持着大写字母, 但如果大写字母不断减少的趋势继续的话, 很快我们将发现‘internet’不再大写。相似地, 当前倾向于表示为‘World Wide Web’也许即将被写作‘world wide web’.

连字符

       目前的趋势是删减连字符, 除非是使用两个单词构建一个形容词, 如: ‘English-speaking person’, ‘panic-stricken person’. 我们熟知的一些词, 如‘co-operation’/ ‘re-unification’, 已变化为‘cooperation’/ ‘reunification’, 甚至当初认为看上去太奇怪或难以发音的单词, 如‘reestablish’, 也已成为正确的形式。当代的趋势是合并原来的拼写形式为单一的单词。

逗号

       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少地使用逗号。只有当从句或短语不是出现在句子中所期望的位置或者因为要分隔一系列条目时, 才需要使用逗号。大多数科技论著的作者都同意在一系列条目的‘and’前加逗号。

语言变化的近期实例

       ‘email’这个单词的演变为正在进行的语言变化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证。这个单词形式的定期改变贯穿于语言改变之中, 当代趋势依次是:采用缩写 ® 取消大写字母 ® 省略连字符 ® 用名词代替动词。

尽管electronic mail作为术语出现于1975-1980年, Random出版社1984年版的词典中也仅仅列举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electronic music’, 并没有词条‘electronic mail’. 其后, 随着通过电脑传送邮件的日益普遍, 增加了一个大写字母创建的‘Electronic mail’词条, 似乎承认了其重要性。

       后来, 随着英语中放弃大写字母和接受缩写的后现代趋势, 1992年版Random出版社的词典放弃大写的‘E’并将词条列为‘electronic mail’, 并包括一个单列的词条‘E-mail’, 有趣的是缩写的字母‘E’大写。然而, 该词典的1997年版放弃了‘E’并且词条变化为‘e-mail’. 最后, 随着当前省略连字符构成一个单词的趋势, 2001年甚至保守的牛津大学出版社的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也将‘email’列为正确的拼写形式。现在的词典将该单词既列为动词也列为名词。这大概是术语electronic mail的完整的演变,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英语语言变化如此快速的实例。

摘编自《科技英语写作与讲演》(任胜利, 王丹红 . 科学出版社, 2007年出版)

 



论文写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899-33787.html

上一篇:科技写作漫谈 (33):英语的演变-I
下一篇:科技写作漫谈 (35):国际会议交流
收藏 IP: .*| 热度|

1 王应宽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