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与制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中任 实现计算机视觉学科与机械制造学科的完美结合。

博文

教授没有办公室的原因和对策

已有 6016 次阅读 2011-3-27 20:08 |个人分类:高校管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 办公室

  刘广明先生的大作“教授没办公室,后果很严重”,在博友中引起了“严重”反响。
   为什么大学教授没办公室?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没有融入“大牛”的科研团队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实验室、研究所应该是教授们的工作场所。其实,高校里的人均科研空间还是基本充足的,要不各所大学在学校简介里都大书特书多少多少平方?大牛们(指院士、长江学者、以及一些校院领导)等的实验室里办公室普遍是很大的,许多大牛人都有自己独门独院的建筑物,甚至不少牛人的司机和门卫都有好宽敞的房间。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方面是巍峨的建筑,另一方面是并不庞大的团队,“资源多、人手少、今天来,明天走”的现象很普遍。中国牛人大多很苦,几乎都靠单枪匹马闯下一番天地,除自己之外,团队里很少有知名的教授,大多是最初的几个兄弟和留下的“优秀弟子”。可是,咱们中国文人自古相轻,大牛们缺乏海纳百川的胸怀,教授们又具有“不为五平方折腰”的骨气,就算没有地盘,也不愿或者没法融入“大牛”的团队,只好没有科研空间。
   二、大学教研室探讨教学太冷清
     从教学的角度看,教研室应该是教授们的工作场所。同一课程组的老师可以在教研室里探讨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大纲,也可以探讨技术问题。现在国内的教研室常常是一大间的房子分割成豆腐块,教授们(也包括副教授和讲师们)倒是很少交流,远不如中小学的教研室那么热闹和充实。难怪有人感叹“大学教师什么都研究,就是不研究教学”。虽然夸张了点,但是大学教师们大多不是师范专业,对教学的探究确实太少,既然放在一起都不怎么探讨教学,那要那么多的独立空间干嘛呢?
   三、大学育人工作的误区
     从育人的角度来说,大学教授的确应该有自己的空间来和学生促膝谈心、描画未来。但是,目前,大多数大学的学生工作主体是辅导员,教授们似乎主要是教书,下课后很少和学生沟通,特别是忙于拿项目的教授们忙的不得了,哪有时间和学生谈心。既然没有时间,还要育人的空间做什么?
    由此可见,教授没办公室,后果的确很严重,原因也很复杂!怎么解决?
    1、学校应该从体制机制出发,重构大学的科研团队。建议以学术资源优化配置为突破口,把教授们都融入科研团队,这样既有利于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出现,又能出现“耕者有其田”的和谐景象。
    2、教授们要从思想方面来调整自己,多开展教学研究探讨,绝不可为了评上国家、省级精品课把大家填到表格里,然后就老死不相往来。
    3、大学里处处可以育人,人人都可以做学生思想工作,甚至一草一木都可以育人。辅导员们应该主要抓共性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动,大学教授们在课堂上也可以育人,各有侧重,各有分工,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目前,有些高校开展了专业教师班主任工作制,值得借鉴和继续探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659-426932.html

上一篇:视觉与制造交叉领域可投稿国际期刊
下一篇:襄阳好风日之一——古城春色
收藏 IP: 58.19.239.*| 热度|

6 王涛 马红孺 刘晓松 吴超 刘全慧 wgq3867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4: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