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l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lin

博文

描述物理现象不但需要建立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目前更需要给出其物理机制

已有 276 次阅读 2024-3-6 19:49 |个人分类:问题讨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牛顿曾经感慨道:“物理学,当心形而上学啊!”在几百年后物理学已高度发展的今天,在物理学重大的基本的疑难问题却越来越多而一直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深刻反思会发现,从牛顿以来一直注重于物理学中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以《几何原本》为蓝本建立起来的物理学,由于一直回避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前言所说的“实体形式与隐秘的质”,才有了如今主要物理理论的物理本质不清和发展无劲以及无实体形式作为抓手的困境。本世纪初物理学上空“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两朵新的乌云便是一例。所以今天需要对整个物理学理论体系进行深刻反思了,甚至需要大声疾呼:物理学,现在需要抓紧搞点形而上的东西吧!

       属于原理性理论的经典力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属于现象学理论的量子力学和宇宙膨胀学说等,都各行其是,都在数学和描述方面着力,都因缺乏形而上的东西,以致内在物理机制不明,进一步发展和理论统一受阻。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序言中写到:“由于古代人在研究自然事物方面,把力学看得最为重要,而现代人则抛弃实体形式与隐秘的质,力图将自然现象诉诸数学定律,所以我将在本书中致力于发展与哲学相关的数学。”牛顿谈到了某种最精细的精气的事情,它使物质粒子在近距离上相互吸引,等等。牛顿暗示,他曾想探究隐秘的质或最精细的精气,但他的学说对这类问题还无能为力。牛顿坦言,惯性起源与引力机制以及时间和空间的本质还是留给后人去解决吧。

       自牛顿以来,物理学这种把自然现象诉诸数学定律的模式,取得了非凡成就,但也存在着越来越明显的弊端。它使得自然现象的数学描述因缺乏物理机制而越来越难以理解,难以进一步发展,物理理论之间难以统一,基本物理概念之间难以建立物理联系而难以系统化,所采用的抽象的数学化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更难以物理化和物质化。

       我们尝试提出的物质粒子辐射空间本底量子新概念及质量时变关系,使物理理论的理解和进一步发展及统一有了实在根基,它像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之形而上的东西,或更像是明晰了自牛顿以来物理学一直没搞清楚其实质而极力回避的称之为实体形式和隐秘的质,据此可以把牛顿经典力学与现代物理学自然地密切地衔接起来,并从经典力学的角度,更自然地得出狭义与广义相对论的结果、推导出薛定谔方程、推得宇宙膨胀及加速膨胀及与实际观测相符的星系旋转曲线,系统地解决宇宙膨胀及加速膨胀和星系旋转曲线疑难等一系列问题,并给出一系列预测,其中之一是早在1996年,我们便发表论文指出,宇宙并非减速膨胀,而是处于加速膨胀之中。同时,也给出了牛顿经典力学未解决的惯性起源和引力机制,给出时间之矢的物质根基和空间本底的量子构成。进而能够初步建立新的量子引力和演化物理学,其理论体系的推演可以分别从6个方面和角度进行。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可以给出物质粒子辐射空间本底量子新概念及质量时变关系坚实的物理基础。

       在微观方面,物理学主流观点一直认为,作为量子力学基础的猜出来或类比出来的薛定谔方程,是不可能从经典物理学推导出来的。然而,现在看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是可以而且已经从经典物理学角度自然地推导出了薛定谔方程。其实,这也没什么神秘和复杂的,只不过是捅破一层窗户纸,换了一个新的看问题的角度而已。从这一新的角度,爱因斯坦——德布罗意关系、普朗克长度、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哈勃定律、德西特宇宙膨胀模型等,都能系统地推导出来。

        在宇观方面,宇宙膨胀及加速膨胀与星系旋转曲线更显得是物质粒子空间本底量子辐射及质量时变直接的自然的结果。而无需宇宙大爆炸和暴胀,更没有它们所引发的一系列无法解决的疑难。并把月球远离和地球膨胀自然地归属于宇宙膨胀系列,其推测与实际观测结果完全相符。

       牛顿指出:“虚假的事物可以随意想象,唯有真实的事物才能被理解”。这对近几十年物理学理论研究中出现争先恐后的随意的各种无所顾忌的臆想而实际上却难以理解,甚至根本无法理解的状况,具有警醒意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228-1424322.html

上一篇:[转载]一文搞明白“形而上学”是啥意思,有啥用?
下一篇:双缝干涉实验的最新解释
收藏 IP: 62.74.15.*| 热度|

3 杨正瓴 宁利中 钱大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2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