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带着思想去旅行——读《经济成长时代日本人怎样游世界》有感

已有 4416 次阅读 2010-10-6 10:00 |个人分类:女儿习作|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旅游, 中国人, 日本人

偶然在《凤凰周刊》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经济成长时代日本人怎样游世界?》,作者黄文炜在文中介绍对比了中日两国人民的旅游特征,其中最令我感触的一点,便是两国人民的旅行目的的差异。日本人更多地带着思想去旅游,通过旅游放松身心,反观自我;中国人则更多地把旅游本身当成了目的,通过旅游照相,表示曾“到此一游”。

在经济成长时代,日本的境外旅行多以年轻人为主,以节约为手段,以“在海外活在日本”为旨,并且通常以志愿者的身份旅行,在旅行,也在成长。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通过旅游向世界学习,充实自我,从众多的日本人写的游记中可以读出同样的思想——那就是通过游世界把当地人和自己比较,发现新自我,把异国和日本比较,发现新日本,短时间里离开日本,能够更好地认识日本,他们把这种旅行叫做‘在海外活在日本’”。

中国人旅行,似乎唯导游马首是瞻,本着“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的安全原则,上车睡觉,景点拍照,回去以后什么都不知道。似乎旅游不是为了对自己的安慰,而是对别人的任务。你看,我有照片,我来过。境外旅游就更是如此,中国人在改革开放后就一直以暴发户的形象游走于各国的旅游市场。旅游的目的就是购物、照相。

有时我在想,中国目前的旅游者恰似一个得了大奖而想法努力去花掉这些奖金的人,其花钱的模式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兴奋阶段,一定要阔绰一回,庆祝一下;第二阶段,他才会冷静地思索应该用这笔钱来做些什么,怎么做才能把利益最大化。以我之拙见,我国正处于第一阶段至第二阶段的转型期,祖国的舞榭歌台、海外的奇风异俗,我们固然流连于免税店的风光,然而也开始比较与思考,只是我们总是止于思考。我们仅差这一步,却是最关键的一步,把思想者转变为行动派的一步。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崛起只有三十年,要想赶上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的欧美,我们只有拿着放大镜看别人的优点,如果希望超越,就应先消除差距。

那么,你也曾这样幻想过自己带着思想去旅行吗?以一个流浪者的姿态,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阴,去品尝夜的巴黎、踏着下雪的北京。不要坐飞机,硬座的火车才能体味窗外逝去的风景,才有漂泊的韵味。或许这样的旅行才真正能够放松自我,超越自我。

我还是喜欢带着思想去旅行。灯光下飞驰而去的汽车,车主人为什么而心急呢?静谧夜晚,阑珊灯火,树下的姑娘又有什么心事呢?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的主角。喜欢旅行,因为可以看到不同的人,融入不同的故事。每一处擦肩而过的场景,都见证了沧海桑田,不是我在游览景,而是风景在游览我。似乎忽然懂得了孟姜女“陌上少年莫相非”的心境,体会了崔护“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理解了欧阳修“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的箴言。

我还是喜欢带着思想去旅行。诚如日本人所说,离开日本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日本。也许只有暂时的离开,才能更加清醒地看到,自己一直执着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很好,就让它更好。如果不好,就帮助它变好。旅行的意义,不只是为自己放假,还是为国家充电。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周恩来在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时,并没有认为自己只是一介书生。祖国看似很大,填充的全是你我。

汪国真先生诗云:
无论走向何方,
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
从别人那里,
我们认识了自己。
确实,旅行本没有意义,思考的多了,旅行也就有了意义。
女儿习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436-370141.html

上一篇:大学校长只宜为三件事
下一篇:大学应该有性格
收藏 IP: .*| 热度|

3 朱义峰 孙根年 吉宗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